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当代医学教育中“医教协同”的现状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3 17:39:41   浏览量:

李光飞 徐炜 蒋敬 徐小乐

[摘 要] 医教协同是当代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以苏州大学为例,从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大学附属医院使命担当、临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多个方面调研了“医教协同”理念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现状,指出目前存在院校医学教育由医学部管理、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由附属医院管理、两者呈分段式管理体制,并且附属医院临床教师重视临床和科研工作、相对忽视教育教学等情况,通过思考相关改进举措旨在深化医教协同,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医学教学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关键词] 医教协同;医学教育;医师规范化培训;健康中国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苏州大学2019-3I工程项目“微课程项目——外科学”

[作者简介] 李光飞(1986—),男,江苏苏州人,医学硕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骼代谢研究;徐 炜(1974—),男,四川成都人,医学博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党委组织处处长,主要从事关节疾病与医学教育研究;徐小乐(1971—),男,江苏东台人,公共卫生硕士,苏州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主要从事医学教育与医院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157-04   [收稿日期] 2021-03-12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性地步”。医教协同概念重启,代表着医学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国家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1]。

“医教”是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简称,主要包括卫生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4个主体;“协同”指协调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资源,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医教协同”不应只是教育和卫生部门的协同,还要有培养(医学部)和实训(附属医院)的协同,从而形成一个广义概念上的“大协同”[2]。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要围绕质量和未来发展双管齐下。本文以苏州大学为例,调研了医教协同在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并通过思考相关改进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质量。

一、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现状

1.学校医学教育体系框架为:院校医学教育(职前教育),由医学部管理;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职后教育),归口各附属医院管理;职前和职后教育呈两段式管理体制,分别由学校和医院负责,形成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两个体系。

2.职前教育仍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忽视了医学教育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并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未给予充分的培养,以至于在职后教育中成為“操作匠人”多,而具有敏锐捕捉能力和促进医学进步的医学家匮乏。

3.大学医学部统筹后期临床的能力不强,临床学院(医院教学部门)在附属医院中的话语权不高。

4.大学医院管理处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都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条线管理及医学部区块管理的情势下,抓手缺乏,职能迷离。

(二)思考

1.医教协同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关键环节。医学部、附属医院在开展医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医学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助力新思想产生。

2.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完善学校、医学部、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充分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加强对医学教育的组织领导,为医教协同提供组织人力资源保证。

3.借鉴兄弟院校医学院建设的新经验、审视大健康视野下的医学新发展,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医学部)改革,再定位、重赋能,理顺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之间的关系,明确运行管理机制和路径[3]。

二、强化医教协同背景下附属医院的使命、担当

(一)现状

附属医院直属或非直属于大学,既是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特殊公立医院”,又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高校机构”。两个组织目标不同,各有所求。

1.利益分歧。在学校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双重管理下,校院之间存在行政管理体制壁垒,行业条块及部门利益影响着医教协同的效率。

2.初心难定。附属医院在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踌躇,在应对社会医疗需求的紧迫性和未来医学人才培养、前沿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之间尚未找到最佳平衡点。

3.文化差异。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与医院“病人至上”的信念差异,往往会给医学教育带来困扰,临床实践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与维护病人权利就是现实中存在的冲突。

(二)思考

1.附属医院要主动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和任务,其发展需要加强和重视本科生、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培的培养质量,重视学生实践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4]。

2.临床学院建设过程中,附属医院要巩固好办学主体的思想,更好地承担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在责任硬化中创造更好的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3.强化对医学教育的统筹管理和同质化管理,组织开展对附属医院的合格性评估和准入考核,制订附属医院医教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引导附属医院通过医教协同带动高水平临床医疗服务。

截至2019年,苏州大学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共有19家,其中直属附属医院共4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筹建〕),总开放床位数大于2万张;附属医院中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总体不多。附属医院是临床教学基地的主体,是医学教育的重要承载体,是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场所。医教协同概念重启,有助于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反思发展过程中的得失,附属医院绝不仅是诊疗机构,附属医院应担当其医学教育主导下的医疗使命。

三、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一)现状

1.学院与学校临床技能中心的协同不够。学校(医学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是非实体的教学部门,各临床学院(附属医院)及临床实习基地为各自独立的支撑平台,除用于全日制医学本科生的教学外,还要完成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任务和其他专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任务。

2.目前,学校临床技能中心软硬件建设水平落后于国内北、上、广、深一流大学医学院,实验室设备陈旧,影响临床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体验感均受到影响。

3.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目前对于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应急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训练不足。

(二)思考

1.集中精力建设临床教学示范基地,为临床医生、医学生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搭建平台,提升临床技能训练的强度和难度[5]。

2.明确医学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各附属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功能定位及各自的教学目标,完善配置,优化体制,产生协同效应。

3.在医学部建成一个集教学、训练、考核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的、国际先进的医学模拟中心。在附属医院全面开放临床技能实验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以基本临床技能训练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分阶段逐步提高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临床技能大赛。

四、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一)现状

1.附属医院临床教师既承担着医疗任务,也承担着临床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各种现实原因(包括追逐功名、职称评定、科研成果回报红利丰厚等)使医疗、教学、科研的天平在不少教师内心不自觉地发生着往医疗和科研方向倾斜,从而严重影响了附属医院教师投入临床教学的积极性,成为促进提升医教协同的显性障碍。

2.截至2019年,学校直属附属医院(附一院、附二院、附儿院)中临床医生总人数为2826人,其中有教学职称人数为965人,比例为34.15%;其中,副高及以上医疗职称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教学职称人员的比例为32.23%;正高职称中,正教授的比例为18.97%。这些数据表明,附属医院临床医生中有教学职称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并且随着临床职称的提高,对应教学职称人数的比例却在下降。甚至发现,不少副高职称和正高职称的临床医生,其教学职称仍然为讲师。究其原因,这不仅与副教授、正教授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有关,而且与临床医生主观上对教学不够重视相关。

(二)思考

1.附属医院本科教学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师资实施统一管理,建立医院教学人才库,强化师资岗位胜任力,建立师资遴选、考核和退出机制,分类分层培养和管理师资;加强基础和临床师资的双聘,建立跨学院、跨学科、基础和临床结合、整合式的医学教育体系。

2.附属医院要制订教学激励、奖励政策[6]。对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成果、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以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等,实施不低于同档次科研的奖励直至重奖。

3.注重临床技术职称与教学职称的协同。

(1)教学职称在附属医院中的作用要有明确、实质的体现。上海交大、南京医科大学等学校明确出台政策:科主任必须具备教授职称,治疗组长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升主任医师必须要有副教授职称,升副主任医师必须要又讲师职称。(2)目前,学校的职称评定指标更多的是科研考核指标,教学指标很少、很低,这也是附属医院的教师狠抓科研、不重视教学的根本原因。提高教学能力,两个抓手必须运用好:一是职称晋升,二是经费投入。

4.注重临床教师与苏州大学的协同。(1)合格、高质量的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前提。临床教师既非师范专业,又无高校教学为本的工作氛围。仅仅依靠教师岗前培训、普通话考核通过就走上大学讲台,距离“立德树人”的标准还有待提升,必须持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及教学能力培训。(2)教师的身份認同感:仪式感上的“苏大人”,包括教工卡、苏大工号、校园网络登录身份认证、苏大邮箱等。这些不仅是形式上的认同,也会让教师习惯主动关心学校新闻,融入校园文化。(3)完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日常教学工作记录,也是教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现状

附属医院作为医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应体现出卓越医师的培养基地作用,现实层面,规培有以下三点“不实”。

1.医院层面基础不坚实。对住院医师规培重视程度不高,政策执行不到位,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缺乏制度性,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机制缺失等。

2.科室层面平台不扎实。科室教学不规范,查房、病例讨论“走过场”,出科考核流于形式。部分科室整体临床技术实力不强,不能完全达到培训要求。

3.师资层面制度不夯实。带教规范和师资培训等方面没有具体要求,对带教质量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部分临床带教师资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准确,对培训要求掌握不全面,培训内容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截至2019年,学校附属医院共有附一院、附二院、附儿院、附三院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2019年,各规培基地学员规培通过率为:附一院为99.06%;附二院为97.66%;附儿院为100%;附三院为97.75%。

(二)思考

1.医学部进行顶层设计,使院校教育和毕业后规培有效衔接,完善医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医学部层面统一对住院医师进行入口临床能力测评,保证新入职医生的临床能力和水平,确定医学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和方案[7]。

2.学校在规培医院层面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附属医院考核指标,附属医院在规培科室层面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科室考核指标[8]。加强附属医院间教育工作的交流互鉴,建设毕业后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沉淀优质教学资源,打造毕业后医学教育精品课程。

3.對跨院轮转学员的培训与考核管理等加以规范,从而解决大学系统内跨院轮转问题,推进校内优质医疗和教学资源互补、共享。

4.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待遇。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费来源渠道分别归口卫生、教育系统,两者同工不同酬,学生容易形成心理落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效果,要协调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待遇平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延伸,是高校医教协同的平台。高校与附属医院之间“医教协同”机制,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促进教改,服务医改”的新功能提供重要的协同创新。

六、结语

医教协同,应对接国家“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把科学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始终贯穿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与医学部及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一起同向用力,聚焦“双一流”建设,努力把医学教育能力和医学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姚常房,张磊.医学院校教育应重视医教协同[J].中国卫生,2017(5):99.

[2]孙松,朱文.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医教协同改革政策过程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17-18.

[3]杜培革,王焕琪.关于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推进医教协同发展的思考——以北华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7(5):101-104.

[4]张荣波,许礼发,吴静,等.医教协同、科教并举在校院合作中的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6(18):40-43.

[5]高丽娜,宋慧勇,姚萍.医教协同教育的系统约束与多维协同探析[J].教育在线,2017(2):149-150;157.

[6]何珂,伍蓉.医教协同推进高校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创新——以复旦大学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67-68.

[7]刘谦.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15-16.

[8]焦红兵,邹小丽.“医教协同”模式下住院医师规培基地360度评估体系构建的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3-4;33.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Coord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in Contemporary Medical Education:
Taking Soochow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Guang-fei1, XU Wei1, JIANG Jing2, XU Xiao-le2

(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4, China; 2.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

Abstract:
The coord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edical talents. This paper takes Soochow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the undertaking of the mission of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teachers, and medical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concept of“medical education cooperation”in med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t present med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naged by the medical department, and medical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 are manag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s, which are managed separately, and clinical teachers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than med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deepen the coordin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Key words:
“coord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doctors; “healthy China”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如何借鉴企业医院管理经验现代企业(2021年1期)2021-03-12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意林·作文素材(2020年15期)2020-09-06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介入医学杂志(英文)(2019年1期)2019-10-19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文献分析①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5期)2019-07-25预防是打败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24期)2018-05-15刍议培育医学生体育健康观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12期)2018-01-2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中文信息(2017年9期)2017-11-08政策南风窗(2017年15期)2017-08-16“健康中国”离不开中医药中国名牌(2017年8期)2017-06-29当前农民工医疗状况分析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

相关热词搜索: 协同 现状及 当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