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社稷永固,国泰民安”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海内皆臣”砖

发布时间:2021-10-29 12:12:27   浏览量:

杨涛

西周时期,砖已经作为实用建筑材料使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铭文砖。西汉时,制砖技术相对成熟,砖文也日趋精美。西汉宫殿官署中常有吉语砖,篆体精美,装饰意味浓厚,表达了皇帝贵族对生活的种种美好愿望,如长乐宫“长乐未央,子孙益昌、千秋万岁”字砖,建章宫“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字砖等。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海内皆臣”残砖也是宫殿用砖,体现了中央集权、以农为本、保障民生等政治理念,其释意为何?源自哪里?时代又为何?

铭文释读

这5块“海内皆臣”残砖系中国文字博物館从山西运城调拨而来,整合这几块残砖的特征,可知砖为灰陶质,整砖长26厘米,宽30厘米,方形砖以边栏和十字界格划分为4竖行,每行3个字,共12字,镌刻阳文雅正小篆:“海内皆臣,岁登成孰,道毋飤人”。

“海内皆臣”与“岁登成孰”

逐句分析这12字,“海内皆臣”意即海内臣服,天下一统。这也是清末学者甚至现今仍有人把其时代定为秦代的重要原因。嬴政用武力征服诸国,如《战国策》云:“今欲并天下……臣诸侯,非兵不可。”考古发现此砖出土于汉代文化层,否定了其为秦制,但其标榜大一统的内容明显延续了秦的遗绪。

秦始皇陵西侧的“骊山飤官”建筑遗址出土了刻有“骊山飤官”“骊山飤官左”等篆文的陶器,“飤官”即食官,是陵寝内掌管供奉饮食之官。同样,狮子山楚王陵旁的殉葬墓是西汉因循商周丧葬制度极少有的情况,殉葬墓中铜印“飤官监印”,证实了殉葬者为楚王属官—食官监。此二“飤”字,皆为官职的限制性定语。

《说文》释飤:“粮也。从人、食”,段玉裁注:“以食食人物,本作食,俗作飤,或作饲”;
《玉篇》释“飤”与“饲”同;
学者陈直认为:“西汉人谓自食曰食,食人曰飤……”。综上所述,“道毋飤人”中“飤人”直译为需要喂食的人,即道路上乞讨、饥饿不堪者。

出土地

“海内皆臣”砖主要出土于山西夏县禹王城及洪洞古城两处。

夏县禹王城砖为12字砖,洪洞地区出土12字砖和16字砖两种,且夏县、洪洞两地“海内皆臣”砖字体风格不同。夏县禹王城砖单字呈瘦长形,长宽比为4:3,篆书书体较婉约纤细。

1960年,张德光先生在洪洞古城进行勘察,他在调查报告上认为“海内皆臣”残片为12字砖之残部,我们今天看来这显然是有误的。此次出土的第12号残片“万”字比较完整,“飤、人、岁”仅有字体的一部分,但很显然,12字砖中是没有“万岁”二字,此次出土的残片乃为首次发现的“海内皆臣”16字砖的残损部分。

排除了为12字砖残部的可能性后,我们再把目光看向洪洞12字砖与16字砖的字体。洪洞16字砖的单字为篆书,字体方正,除1960年代出土23块外,2006年古陶文明博物馆陆续征集“海内皆臣”16字砖20余件。洪洞12字砖出现在马骥、任平的考察报告中,报告附图的12字砖篆体方正、严谨,且风格与洪洞“海内皆臣”16字砖一致。

中国文字博物馆所藏12字砖残片篆书风格明显与洪洞篆书的方正严谨迥然不同,且与夏县12字砖一样皆为竖版4行,形制和书体一致,可以推测调拨的这批“海内皆臣”残砖为夏县禹王城出土。

年代探讨

清光绪年间(1875—1908),高鸿裁先生收藏一方“海内皆臣”12字砖,金石学家皆认为此为秦代遗物,王懿荣先生也认为:“翰生所得,订为秦制。”“海内皆臣”12字砖为秦砖的观点自清末延续至今,学者马非百称“秦12字砖”,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海内皆臣”12字砖时代亦定为秦代,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展厅中亦将其定为秦代。

认为是秦砖的原因有二:其一,内容上表述的大一统思想。“海内皆臣”中君临天下的豪情符合秦嬴政灭六国后的气势,也合乎《琅邪台刻石》对嬴政功绩的讴歌:“……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其二,从篆文的书写上看,砖文小篆颇为工整端庄。在西汉时期,文字的隶变潮流中,此砖铭文仍保留了典型的秦代小篆书体特征。选取“臣”“登”“道”等字与《泰山刻石》相应文字对比,发现汉砖篆体与峄山刻石极为神似,颇得秦篆遗法。

但是考古发掘的结果却推翻了“海内皆臣”12字砖为秦代的观点。

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海内皆臣”砖出土于汉代文化层,发掘报告指出:“(中城)城内布满汉代文化层……这里发现过‘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12字砖。‘半两钱范,近似西汉初年的吕后半两。”汉初政权经历过高祖刘邦、慧帝刘盈、吕后临朝(经前后两少帝)、文帝刘恒、武帝刘彻等,吕后时期八铢半两的发现,为12字砖的年代提供了一个模糊地指向,可具体是哪个时期呢?

“海内皆臣”砖绝非普通仕宦人家所能拥有,必然为皇家宫殿或行宫才能使用,山西禹王城是否有西汉行宫呢?禹王城距离其东南方夏县约7公里,距离其西南方安邑约17公里。现在古城属于夏县辖区,但“晋以前有安邑而无夏县……”,即西汉时期并没有设置夏县,禹王城归安邑县管辖。《读史方舆纪要》载:“秦为安邑县,河东郡治焉。两汉及魏晋因之”,说明禹王城一带在在秦汉时期设河东郡,一直沿用到北魏。

1975年,山西洪洞县城农民平整土地时出土了一件西汉青铜器—“安邑宫铜鼎”,鼓腹,蹄足,铜鼎口径16厘米,通高23厘米,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甑、铜勺。西汉时期的铜鼎已从殷商时期祭祀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其外壁刻铭文3行:“安邑宫铜鼎一,……/四年三月甲子,……/ 佐奉常工乐造,第卅一”,内容虽只是西汉器物常见的“物勒工名”,但为我们确定安邑宫的地址和具体时代提供了重要信息。

“安邑宫铜鼎”从侧面肯定了西汉时期在安邑确设有行宫—安邑宫,而史书文献中却没有对“安邑宫”的记载。此外,禹王城内有一正方形的夯土台(禹王台),每边长70米,台高8米,从剖面可见土层下部为早期夯土,厚6—9厘米,夯窝直径5厘米,其夯台大小、夯层厚度、夯筑形式都与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的中心建筑相一致。这种规模宏大、夯土坚实的建筑规模绝非一般官吏所能拥有,且为西汉安邑辖区内唯一规模宏大之建筑,推测应为史书中未记载的“安邑宫”。

“安邑宮”建立的时间可以从几个方面得到线索。其一,“佐奉常工乐造”中“奉常”为秦汉时期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景帝中元六年,更名太常”,由此可知此铜器铸造于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之前;
其二,“四年三月甲子”,依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算,汉景帝中元六年之前符合“四年三月有‘甲子日”条件的帝王有景帝、吕后以及文帝三3个时期;
此外,禹王城中城出土“八铢半两钱”为汉初吕后专权时期极为特殊的钱币,《汉书》载“(吕后)二年……行八铢钱”,仅使用了五年,前面提到的“四年三月甲子”在吕后时期为吕后四年三月十八日,在“八铢半两钱”使用的时间范围内。从以上3点可知“安邑宫”建立的时期应为汉初吕后时期。

小结

中国文字博物馆所藏“海内皆臣 岁登成孰道毋飤人”铭文砖,其铭文体现了西汉统治者的政治理念:继承了秦“大一统”的思想,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概括为“海内皆臣”四字;
归农着本,把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
关注民生,强调百姓能吃的饱饭,不至忍饥挨饿。《容成氏》描述了理想国度:“……邦无飤人,道路无殇死者”,从上古到战国到秦汉,“道毋飤人”成为衡量政治成功、邦国繁盛的重要标志。

“海内皆臣”砖出自汉代文化层,结合“安邑宫鼎”的出土,确定禹王古城的禹王台即未见史籍的安邑宫,残砖即出自汉初吕后时期的安邑宫。

(作者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吕后西汉时期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伙伴(2020年3期)2020-04-14西汉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0年12期)2020-01-11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小溪流(画刊)(2019年8期)2019-10-09开心一刻作文通讯·初中版(2019年2期)2019-04-15一战时期蛰豪战(10)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9年12期)2019-03-02吕后的精明之败和周勃的糊涂之胜杂文选刊(2017年9期)2017-09-06人必其自爱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45期)2017-03-06吕后精明不逊刘邦领导文萃(2016年6期)2016-12-26路温舒编蒲抄书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苏武守节儿童故事画报(2015年8期)2016-01-27

相关热词搜索: 国泰民安 博物 海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