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吴思敬学术年谱(1978-2020)

发布时间:2021-11-08 11:32:41   浏览量:

王士强(整理)

1978年

3月II日,《读<天上的歌>兼谈儿童诗的幻想》发表于《光明日报》。

5月,《读高士其的科学诗》发表于《诗刊》第5期。

7月9日,《为文艺的趣味性恢复名誉》发表于《北京日报》。

1979年

6月18日,《艺术的生命是真实》发表于《人民日报》。

12月8日,《标语口号与诗》发表于《中国青年报》。

1980年

7月24日,《让人讲自己的话》发表于《北京日报》。

8月3日,《要允许“不好懂”的诗存在》发表于《北京日报》。

9月20日至27日,在北京定福庄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参加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诗歌理论座谈会”,在会上做关于诗歌现代化的发言。

1981年

1月,《说“朦胧”》发表于《星星》第1期。

4月,《时代的进步与现代诗》发表于《诗探索》第2期。

8月,《新诗讨论与诗歌批评的标准》发表于《福建文学》第8期。

1982年

9月,《向平凡处开掘黄金——读赵恺的诗》发表于《诗刊》第9期。

11月5日,《爱的诗篇——读<奇怪的客人>》发表于《人民日报》。

1983年

1月,《呼唤民族之魂——读邵燕祥的<长城>》发表于《长江》第1期。

10月,《学习写诗应注意什么》发表于《青年科学家》第4期。

1984年

1月,《他寻找纯净的心灵美——读顾城的诗》发表于《诗与评论》,香港国际出版社出版。

7月,《追求诗的力度——江河和他的诗》发表于《诗探索》总第10期。

1 985年

1月29日,参加“北京市诗歌研究会”成立大会。张志民出任会长,下设七名理事,为理事之一。

3月,《谈新诗的分行排列》发表于《诗刊》第3期。

8月4日,《诗美奥秘的新探求——读<诗美艺术>》发表于《工人日报》。

11月,《用心理学的方法追踪诗的精灵》发表于《诗刊》第II期,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第1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6年第1期转载。

11月,专著《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著198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1986年

4月,《诗歌评论的写作》收于《文学评论的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6月28日至30日,参加北京作家协会等主办的“新诗潮研讨会”,就“新诗潮”的价值和展望做发言。

7月25日至31日,在呼和浩特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新时期文学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做题为“新诗潮与新生代”的大会发言。

9月,《痛苦使人超越——读梁小斌的<断裂>》发表于《星星》第9期。

1987年

2月,专著《诗歌基本原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该著1992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2月,《诗的运动观》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第2期。

3月,《超越现实超越自我——江河创作心理的一个侧面》发表于《诗刊》第3期。

10月27日至29日,参加北京作家协会等主办的“新诗潮研讨会”并做发言。

10月,专著《诗歌鉴赏心理》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

3月,《情感的控制》发表于《诗神》第3期。

5月至7月,《诗歌创作心理场的实质与效应》于《未名诗人》第5期、第6期、第7期连载。

11月8日,在北京作家协会参加与台湾诗人罗门、林耀德的座谈会。

11月30日至12月3日,参加北京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89年

5月,《诗歌创作中心理平衡的追求》发表于《文艺学习》第3期。

6月5日,《诗歌创作中的我向思维》发表于《文论报》。

11月,《诗歌创作中的潜思维》发表于《北京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1990年

4月,《批评是发见的事业——读<文学的审美积淀>》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第4期。

6月2日,被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新诗研究中心聘为“特约研究员”。

6月24日,《明净的生命之火——读林莽的诗》发表于《工人日报》。

7月31日,《心灵的传记——读白木诗集<目光潮>》发表于《人民日报》。

本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1年

6月,《走向哲学的诗——读<赵恺诗选>》发表于《诗刊》第6期。

10月23日至26日,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并做“官方诗坛与青年诗人创作的断裂”的大会发言。

11月,《闪烁的光透明的雾——<新意度集>读后》发表于《读书》第11期。

1992年

8月28日,《京华诗坛的几片新绿》发表于《北京晚报》。

11月,《哲理·悟性·生命——<北京文学>近期诗作漫议》发表于《北京文学》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转载。

1993年

5月18日,参加“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研讨会”,就食指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進行发言。

6月,《诗歌创作中的理性加入》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第6期。

9月,《1980-1992:新潮诗论鸟瞰》发表于《美学与文艺学研究》第1辑。

10月,编选的《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

1月,《<英儿>与顾城之死》发表于《文艺争鸣》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2期转载。

4月2日,在中华文学基金会参加“中国当代诗歌史写作和《诗探索》新刊座谈会”。

5月6日至8日,参加由《诗探索》编辑部组织的“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

8月,《虚静浅说》发表于《山花》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9期转载。

10月,编著的《冲撞中的精灵——中国现代新诗卷》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年起,任《诗探索》主编(与谢冕、杨匡汉),该刊自2005年起分为理论卷、作品卷,独自担任理论卷主编。《诗探索》自1994年至2020年每年4辑,已共出版百余辑。其间出版社数度变更,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九州出版社、漓江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995年

1月,《说迷狂》发表于《诗神》第1期。

5月,《当代诗歌:思考及对策》发表于《作家》第5期。

5月20日,筹备并参加由《诗探索》编辑部主办的“当代女性诗歌:态势与展望研讨会”。

8月24日至28日,筹备并参加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等主办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

1996年

7月,《启蒙·失语·回归——新时期诗歌理论发展的一道轨迹》发表于《诗刊》第7期,《新华文摘》第9期转载。

7月,主持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76-1996:中国新时期诗歌发展史略》获准立项,2000年1月结项。

8月,《诗与梦》发表于《绿洲》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转载。

10月,专著《心理诗学》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1997年获第六届全国教育图书展优秀专著类图书奖;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7年

3月,《魔鬼与上帝进行的永恒战斗——诗歌创作内驱力说略》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第3期。

7月,《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发表于《文学评论》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9期转载。

9月,《诗歌创作中的表象思维》发表于《求是学刊》第5期。

1998年

3月14日,《诗歌内形式之我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9月,获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等颁发的“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建设奖”。

11月9日至13日,在重庆师范学院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0届学术年会”。

8月,与张建业共同主编的《文学原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9年

3月,《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需要的诗句——九十年代诗歌印象》发表于《东南学术》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7期转载。

9月,编选的《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主潮诗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年至2001年,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2001年至2003年,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2000年

1月,《舒婷: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发表于《文艺争鸣》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7期转载。

4月,《中国女性诗歌:调整与转型》发表于《诗潮》第3-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8期转载。

5月23日,《90年代诗歌主潮》发表于《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6期转载。

11月,《裂变与分化:世纪之交的先锋诗坛》发表于《文艺研究》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转摘。

11月4日至9日,在广东肇庆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当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1年

1月,《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发表于《粤海风》第1期。

1月,《跨越精神死亡的峡谷——论食指的诗》发表于《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第1期。

3月,《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发表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7期轉载,《新华文摘》第8期摘要转载。

7月,论文集《诗学沉思录》由辽海出版社出版。

8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9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1月1日至9日,在韩国尚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做学术报告

2002年

4月,《叶硬经霜绿,花肥映雪红——<他们>述评》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9期转载。

5月,《20世纪新诗理论的发展途径》发表于《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9期转载。

5月23日至26日,在韩国东亚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11月8日至10日,在广西师范大学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主持开幕式并做大会发言。

11月,论文集《走向哲学的诗》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11月,《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发表于《文学评论》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转载,《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转载。

2003年

1月,《李金发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7月,《多维视野中的大学生诗歌》发表于《江汉论坛》第7期。

8月,《中国新诗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形态》发表于《中国诗歌研究》总第2辑。

9月21日至10月9日,赴美国,其间访问纽约福坦莫大学,并与美华文学学会进行学术交流。

12月5日至12日,在中国台湾佛光大学参加“两岸现代诗学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

2004年

1月,《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发表于《河南社会科学》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5期转载,《新华文摘》第10期转载。

3月,《新诗已形成自身传统》发表于《文艺争鸣》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第8期转载。

3月8日至18日,访问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学术报告。

5月,主持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获准立项,2011年11月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10月15日至18日,在辽宁师范大学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3届学术年会”,主持开幕式并做大会发言。

2005年

3月,《西部诗歌审美意识的超越——姚学礼诗歌印象》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5月,《20世纪新诗思潮述评》发表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8月,编选的《牛汉诗歌研究论集》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9月,《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发表于《文学评论》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2期转摘。

本年,主持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诗歌史研究资料选辑”获准立项,2017年3月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2006年

3月,《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发表于《南开学报》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7期转载。

9月,《面向底层:世纪初诗歌的一种走向》发表于《南方文坛》第5期。

6月,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9月,《一切尚在路上——新诗经典化刍议》发表于《江汉论坛》第9期。

10月19日至25日,在韩国首尔参加韩中诗人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11月2日至5日,在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4届学术年会”。主持开幕式并做大会发言。

11月17日至20日,在日本东京驹泽大学参加“从‘诗意的生成机制看中国现代诗”学术研讨会,并做学术演讲。

2007年

2月,《“新世纪文学”,还是“世纪初文学”?——关于当下文学命名的思考》发表于《文艺争鸣》第2期。

4月,选编的《南永前图腾诗探论》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5月,《图腾诗:民族诗歌发展的一种可能》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第3期。

7月,《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发表于《文学评论》第4期。

9月,《论邵燕祥40年代后期的诗歌创作》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12期转载。

2008年

1月,《穆旦研究:几个值得深化的话题》发表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5期转载。

5月4日至7日,在澳门大学参加“第二届当代诗学论坛”,并做学术报告。

6月,《当下诗坛的中年写作》发表于《文艺争鸣》第6期。

9月,《风前大树:彭燕郊诗歌论》发表于《文学评论》第5期。

10月2日至6日,在美国波士顿参加“第二届西蒙斯中国诗歌国际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

10月24日至27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反思与创新: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主持开幕式。

2009年

1月,《五四精神与中国新诗》发表于《中国文艺家》第1期。

3月,《建构中国的现代史诗》发表于《当代文坛》第2期。

6月,與简政珍、傅天虹共同主编的《两岸四地中生代诗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7月,《心理定势与诗歌鉴赏》发表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10年

5月,《新诗:呼唤自由的精神——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发表于《文艺研究》第3期。

6月26日至6月28日,参加“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和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主持开幕式,并提交论文《仰望天空与俯视大地》。

7月26日至27日,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国新诗理论研讨会”。

10月,《仰望天空与俯视大地——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一个侧面》发表于《文艺争鸣》上半月刊第10期。

10月,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海南师范大学参加“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主持开幕式并做大会发言。

201 1年

1月,与宋晓冬合编的《郑敏诗歌研究论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8月8日至12日,参加“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主持诗歌节“高峰文化论坛”。

9月,《还原殷夫的艺术个性》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9期。

9月23日至26日,在台北教育大学参加“中生代诗人:两岸四地第四届当代诗学论坛”,在研讨会上做“当下诗坛的中年写作”的发言,并在闭幕式上做会议总结。

10月15日至20日,参加“第三届中国诗歌节”,并在诗歌节论坛做“新诗已形成自己的传统”的发言。

10月,论文集《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2月19日至21日,在厦门大学参加“中国女性文学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讲话,在闭幕式上做学术总结。

2012年

4月25日,参加中国诗歌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當选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6月,与赵敏俐共同主编的《中国诗歌通史》(11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时担任其中“当代卷”的主编。该丛书于2014年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5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9月,《吉狄马加:创建一个彝人的诗国》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第5期。

9月24日至10月4日,应荷兰莱顿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柯雷教授邀请,赴莱顿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11月2日至3日,在郑州参加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与《河南诗人》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

11月,《中国当代诗坛:谢冕的意义》发表于《南方文坛》第6期。

12月,《“看一支芦苇”——辛笛先生百年诞辰怀想》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2期。

2013年

8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出席“第五届闻一多诗歌奖评审会议”,任评委会主任。

8月28日,《刘福春和他的<中国新诗编年史>》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11月,《在苦难中打造的金蔷薇——邵燕祥诗歌论》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7期转载。

11月,论文集《吴思敬论新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2月18日至22日,在青海德令哈参加“首届大昆仑文化高峰圆桌会议”,做题为“大昆仑文化与当代诗歌精神的建构”的发言,同时被授予“大昆仑文化杰出文艺理论奖”。

2014年

6月5日至7日,在香港岭南大学参加“两岸四地第六届当代诗学论坛”,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致开幕词,并在会上做题为“郑敏的诗歌与诗论”的发言。

7月,《“北大三剑客”:西川、海子、骆一禾》发表于《文艺争鸣》第7期。

7月15日至19日,参加“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做题为“诗歌:让心灵自由飞翔”的发言。

10月,《论北岛》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0期。

11月,《诗人与校园》发表于《艺术评论》第II期。

1 1月,主编的《诗人与校园——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研究论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2015年

2月,论文集《中国当代诗人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5月,受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届研究员。

6月26日至7月3日,在瑞士洛桑大学、巴黎法兰西学院等进行座谈、研讨。

7月,《诗歌星空中的一块发光体——胡风诗歌理论述评》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8月7日,《民族精神的诗化》发表于《人民日报》。

8月,与李文钢合编的《苦难中打造的金蔷薇——邵燕祥诗歌研究论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10月,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上、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2019年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0月31日至11月1日,参加“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术研讨会”。主持开幕式,并做题为“新诗形式的底线在哪里”的发言。

2016年

3月,《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诗学史意义》发表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10月,《“诗林中的一棵大树”——张志民和他的诗》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0期。

11月,《一只踩着赤色火焰的火烈鸟——论唐祈的诗》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11月27日至29日,在澳门大学参加“第八届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百年汉语新诗与澳港台中生代诗歌学术研讨”。在会上做主旨报告,在闭幕式做学术总结。

2017年

1月,《“金针度人”的诗人诗评家》发表于《文艺争鸣》第1期。

3月,《论杨键》发表于《扬子江诗刊》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7期转载。

4月,《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发表于《中国文艺评论》第4期。

5月23日至26日,赴意大利巴勒莫大学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两岸四地第九届当代诗学论坛·百年新诗:历史变迁与空间共生学术研讨会”,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并做学术总结。

6月,与许敏霏合编的《诗林中的一棵大树——张志民诗歌研究论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9月12日至15日,参加“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诗歌论坛做题为“诗人与他的时代”的发言。

11月,主持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获准立项。

12月10日至14日,在韩国庆尚北道青松郡参加“第一届韩中诗人会议”。

2018年

5月17日至19日,在台湾淡江大学参加“第十七届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发表题为《辛笛论》的学术报告。

6月23日,參加“第二届昌耀诗歌奖颁奖典礼”,被授予“第二届昌耀诗歌奖·特别荣誉奖”。

7月,《在传统与现代间行进的诗学(1949-1976》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11期转载。

9月20日,参加“新诗百年纪念大会学术论坛”,主持开幕式,并在第一分会场做“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的发言。

2019年

5月20日,《刘士杰:在诗歌评论路上行走四十年》发表于《中国艺术报》。

5月,主编的《中国新诗总论1950-1976》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9月,《雷平阳诗歌的两重世界》发表于《南方文坛》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II期转载。

10月19日,参加“《中国新诗总论》研讨会”,主持开幕式,并在会上发言。

11月27日至29日,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诗歌座谈会”,作为第三组召集入主持小组讨论。

12月4日,《战士的品格诗人的胆魄——郭小川百年诞辰纪念》发表于《光明日报》。

2020年

1月17日,《诗人的母亲》发表于《光明日报》。

5月,《古远清这位独行侠》发表于《名作欣赏》第5期。

8月19日,《艾青:永远和正直、勤劳的人在一起》发表于《光明日报》。

11月1日至8日,参加“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在会上做题为“抗疫诗歌:良知的呼唤与人性的考量”的发言。

11月,主编的《<诗探索>之路》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11月28日,参加“《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主持“《<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丛书》首发式”。

12月,《面对新时代,诗人何为?》收入诗刊社选编《全国诗歌座谈会会议论文集》,作家出版社出版。

整理:王士强,天津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编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 com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诗学社会科学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11期)2020-11-28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留学(2020年6期)2020-04-15朝鲜古典诗学的独立品格东疆学刊(2019年4期)2019-11-25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当代法国文学批评中的诗学途径今日财富(2019年30期)2019-11-16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北方文学(2018年24期)2018-11-06《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京创刊牡丹(2018年34期)2018-01-25当代文学风格与特色探究东方教育(2017年20期)2017-12-26社会科学总论全国新书目(2009年24期)2009-07-17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4-04-22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3期)2004-04-21

相关热词搜索: 年谱 学术 吴思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