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李文静
摘要:为考察教师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对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采用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和中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对浙江省宁波市慈溪育才中学八年级段部分任课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情感理解能力与学生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及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学生情感投入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2)教师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均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及三个层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教师情感沟通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行为投入水平。
关键词:教师;情感能力;初中生;学习投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12-05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师角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不仅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教师更新课堂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课堂管理水平和能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有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情感需要是人的全面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须顾全学生的情感需求,因此,在课堂和课外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卓越的情感能力。
(二)学生角度
近几年,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核心素养”成为其关键因素,其自主发展层面重在强调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发挥其自主性,学会学习,达到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了解其自身主动性发展的情况,不仅使“核心素养”具体化,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层意义的学习。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意味着他们也开始步入了人生中的青春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狂风暴雨期”和“心理断乳期”。其身心急剧变化,自尊心增强,渴望得到尊重;感情具有两极性,丰富、强烈但缺乏自控性。在课堂和课外学习时,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宽容,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易对教师产生叛逆心理。
新课改多次强调,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不要过多占用学生课外时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投入水平,优化课堂效率,落实“健康、正直、智慧”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上,为了使课堂效率最优化,教师不仅关注教学进度,还要顾全学生学习状态。除此之外,在课外学习时,教师的情感状态也会影响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在课堂和课外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教师需要有较高水平的情感能力。因此,探讨教师的情感能力和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是我校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相关研究的评析
屈玉君 [1] 认为课堂学习投入指的是在学校课堂学习活动背景下,学生主体在行为、情感、认知方面表现出的积极自主的参与过程,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大多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生态环境)考虑得较多,而微观层面(课堂环境)考虑得较少,作为课堂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对学生投入水平的相关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基于人体特征开展的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只强调教师指导方式等单独性因素,缺乏情感因素方面的研究。
目前学者们对教师能力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大多停留在认知层面,鲜有涉及情感层面[2],再加上初中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对教师情感能力如何影响初中生学习投入水平的研究,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则显得尤为重要。
(四)研究意义
1.理論意义
第一,不仅扩展了教师情感能力领域的相关研究,完善了情感能力的体系框架,还具体细化了教师情感能力的四个维度(情绪管理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情感创造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的研究。
第二,基于个体特征,从学生的因素出发研究学生学习投入情况,丰富了从课堂和课外学习过程中探讨学生投入水平,使学生投入水平的相关研究更具全面性、系统性。
第三,探究教师情感能力的四个维度与初中生课堂学习投入的三个方面(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之间细致、具体的相关关系。
2.现实意义
第一,从教师的职业角度出发,教师情感能力是从情感角度优化教学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感,减少职业倦怠,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提高教学水平,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为教师培训内容提供了新视角;
第二,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教师高水平的情感能力,使学生感到理解和尊重,寓教于爱,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新课改提出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要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价值最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重情感因素的运用,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师生情感一致性易营造和谐适宜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基于教师情感能力的角度探讨初中生学习投入情况,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教师角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的课堂纪律,还应运用自己的情感能力,关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真正从心里喜欢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使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目的。
2.学生角度
生活中经常听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只要喜欢该科目的老师,就喜欢上他的课,学习效果也好。如若对这个老师有偏见,那老师教的这门科目压根就不愿意学,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师生情感一致性,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在和谐适宜的学习氛围下不仅能够加深学习投入程度,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研究程序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浙江省宁波市慈溪育才中学八年级段部分学生和部分任课老师(语数英科)。向学生共发放“中学生学习投入问卷”1516份(每位学生填四份,227男,176女),收集问卷1472份,剔除无效问卷212份,得到有效问卷1260份(85.60%)。向部分任科教师发放“教师情感能力问卷”32份(8男,24女)。
2.研究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对学生发放的问卷采用邹敏[3-4]编制的“中学生学习投入问卷”。该问卷共35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包括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及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在0.80以上,表明问卷的信度较好,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教师发放的问卷采用张庆、潘发达、王柳生[5]编制的“教师情感能力问卷”,该问卷共有42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问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教师情感理解能力、教师情感创造能力、教师情感沟通能力。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0.83,重测信度为0.68~0.76。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情感能力的一般特征
对32名八年级段部分任课教师在教师情感能力及各维度进行描述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教师情感能力总的平均分为160.16。从各个维度比较来看,教师情感沟通能力(43.34)平均分最高,其次是教师情感创造能力(42.78)和教师情绪管理能力(41.69),教师情感理解能力平均分(32.34)最低。由于教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需要恰当的评价、加强情感沟通,不能一成不变,因此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情感沟通能力成为教师情感能力中更加重要的能力。
(二)初中生学习投入的一般特征
对403名八年级学生学习投入及各维度进行描述统计,具体情况见表2。
结果显示,学习投入总的平均分为141.88。从各个维度比较来看,认知投入平均分(56.31)最高,行为投入平均分(31.78)最低。认知投入主要指学生的学习策略,既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也包括学习过程采取的元认知策略。行为投入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和课外两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从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层面投入得较多,行为投入水平相对较低,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知道得多,做得少”。
(三)教师情感能力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对教师情感能力的总分及各维度和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总分及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教师情感理解能力与学生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及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学生情感投入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r=0.327)。即情感理解能力较高的教师能使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投入,体现在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层面。
除此之外,教师情感能力、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情感创造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均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及三个层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教师高水平的情感能力会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及行为层面均有较好的投入。
(四)教师情感能力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教师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在变量间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情况见表4。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学习投入及三个层面(认知、情感、行为)为因变量,教师情感能力及各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4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教师情感沟通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行为投入水平。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教师较强的情感沟通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投入。
四、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在教师情感能力各维度中,情感沟通能力均值最高,由于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教师需要恰当的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与其进行情感沟通;从初中生学习投入结果发现,学生在认知投入方面均值最高,行为投入方面均值最低,在课堂和课外两大学习过程中学生较多停留在认知层面,具体行为表现投入较低。
教师情感能力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情感理解能力与学生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及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学生情感投入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教师情感能力及其他维度均与学生的学习投入及三个层面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理解能力较强的教师能使学生在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层面有较好的学习表现。教师高水平的情感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情感创造能力、情感沟通能力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投入认知、情感及行为。
教师情感能力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教师情感沟通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行为投入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教师较强的情感沟通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投入。
总之,教师的情感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投入之间联系紧密,教师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建议
针对本研究结果,为了使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学习效率,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学校角度
教师的培训项目中,学校除了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还应加强有关教师情感能力的培训,特别是教师的情感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因为它们与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密切相关。
2.教师角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日常教育教学中,不要轻易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除此之外,还应提升自身的情感理解能力,增强同理心,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师生情感一致,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研究不足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本研究调查的是学生在语数英科目上的学习投入,还需全面调查在其他科目上的学习投入水平;
第二,为了与学生的问卷相匹配,从样本数量上来说,问卷数量有点少,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的代表性不是很强;
第三,学生在填问卷的过程中,虽然采用随机及时间间隔的方式填写,但是由于一个学生要填写四张问卷,不免出现疲劳效应。
参考文献
[1]屈玉君.课堂人际环境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影响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周静. 论教师情感能力的提升[J].教育评论,2011(4):46–48.
[3]邹敏.中学生学习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9.
[4]邹敏,谭顶良.中学生学习投入结构研究[J].教育导刊,2014(5):32–33.
[5]张庆,潘發达,王柳生. 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 社会心理科学,2010,25(Z1):119–125.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学习投入初中生教师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教师信念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学周刊(2019年11期)2019-04-10地方高水平大学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实证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2期)2018-09-17内在动力、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关系研究时代金融(2016年35期)2017-04-27秋天在哪里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教师发展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2015-12-26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学周刊(2015年10期)2015-10-21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14期)2015-07-22 相关热词搜索: 初中生 投入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