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基于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12-28 15:51:42   浏览量:

张伟

摘 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何对其进行保护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实现了融合,推动了文旅产业化发展。文物不仅是文化的承载者,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针对文旅融合,文物的保护利用要明确路径,注重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物保护;文物利用;创新途径

我国许多地方的博物馆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具有多重价值。文物的保护利用是博物馆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物保护利用有了新的方法。如何发挥文旅融合的优势,研究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1 文旅融合的意义

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业与旅游业加快了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方式成为吸引大众出行的主要形式,对于发展旅游业、拉动经济、提升文化古迹的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风景名胜为主的模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旅游业如何融入增加新的内涵成为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文旅融合满足了大众对文化的潜在需要,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式。我国历史悠久,在发展中遗留下来大量的文物古迹,而我国地域辽阔,文物古迹分散在全国各地,仅靠国家财政难以有效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此外,相当多的文物古迹由于缺少宣传不能被社会关注。文化旅游不仅能吸引游客、获得收入用于保护文物古迹,文化与旅游在融合后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解决了保护文物的资金需求,还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播。

2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作用分析

2.1 有利于树立博物馆品牌形象

博物馆作为向市民提供文化学习教育、文旅休闲的公共平台,可以满足群众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中,在解决温饱生活之后,会有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会有消费升级的转变。大众会有更多意愿去参观博物馆,也会购买文创产品作为纪念。文创产品可以展现博物馆的形象,体现出审美价值。比如博物馆制作的文物模型可以装饰家居,可以作为办公用品等。文创产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大众加深对博物馆文物的认知,有利于树立博物馆品牌形象。

2.2 有利于推动博物馆的对外宣传

博物馆借助文创产品可以集中展现本馆的特色,展现藏品信息,这些对于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具有辅助作用。文创产品的视觉表现力可以加深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博物馆多属于公益性的服务型单位,采用免费参观的形式,其运营要依靠财政拨款,故其参与市场程度并不高,缺乏有效的盈利手段,博物馆的影响力受到了限制。文创产品的开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上的开源,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3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

3.1 转变传统的陈列模式

观众走入博物馆,是希望可以了解历史、获得知识、探索奥秘。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实施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是博物馆提供服务的窗口,对于保证藏品的内涵、满足观众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打造博物馆的形象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从博物馆的布展方来看,一些博物馆仍局限于建馆初期的“倾其所有”,沿袭固定的模式,采用了陈列为主、临时展览为辅不变的模式。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文物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是文物保护利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文旅融合,博物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要对传统的陈列模式加以创新,不断增加新的内容,陈展设计要融入更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比如针对珠海博物馆的设计,利用声、光、电等新的技术手段,弥补藏品展陈原有的缺陷,可以提升观众的体验,打造出具有主题特点、设计新颖的陈列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此外,由于社会的发展,要想更加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不能仅利用几个固定式的陈列及临时变化的展览。固定陈列仅可以表达出博物馆的本业脉络,博物馆要将其作为基础注重挖掘,注重提炼文物的内涵,完善藏品的考古信息,保证展览的更新节奏,以提升文物资源的吸引力,让更多观众走入博物馆。在文化和旅游结合的背景下,博物馆要扩大陈列的范围,在保证主题陈列得以创新的同时,厅馆内的标牌、展板、照明、色调等细节设计要特别注意,注重人性化关怀,还要尽可能为观众提供休闲区域,打破博物馆原有的服务形式,营造出新型的文化体验。

3.2 文化旅游功能的强化

博物馆有数量众多的文物,既要实现文物保护,还要兼顾研究文化与传播文化等社会责任。长期以来,博物馆的管理多针对展厅摆列的文物和版面上,讲解内容与形式也是一成不变的,服务功能固化,不能满足大众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难以实现文化教育功能。针对文旅融合,博物馆要紧密结合文化旅游,丰富其内涵,激发观众的热情,促使其可以接受更加多样的文化内容,以提高博物馆的功能,丰富博物馆的内涵。

针对文旅融合,博物馆可以与学校联合。2015年发布的《博物馆条例》指出要将教育功能放在博物馆的首位。教育部门也特别利用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为博物馆提升教育功能提供了发展机遇。博物馆要有意识对接教育部门,利用文物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博物馆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到博物馆参观都是循规蹈矩,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马观花参观。博物馆要想发挥教育功能,保证教育成果,博物馆的工作就要贴近学生。博物馆要结合学生成长中不同时期的需求,考虑其认知能力,将教育与学生的需求衔接。博物馆针对教育方可以组织各种研学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等,与学校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博物馆,将其打造成“第二課堂”。开辟出面向学生的展厅,免费开办专题展,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缩小学生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结合文物举办专题讲座,培养“小小讲解员”,开展“做一天博物馆人”专题体验活动,以增强学生“爱家乡文化”的意识,培养其对博物馆的兴趣。还可采用“模拟考古”体验实践活动,打造出沟通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让其体会到历史的演变,掌握发现历史的方法。

博物馆还要注重与旅游深度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成为新常态,旅游规模在持续扩大。博物馆要拓展其休闲娱乐功能。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观光游,博物馆旅游体现出文化旅游,所藏文物代表了地域文化,能满足观众获取知识的需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珠海博物馆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契机,通过研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与“游”的多层次融合。博物馆通过“学中游”与“游中学”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面对如何研、如何学、如何游,博物馆的发展要明确定位,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开发新的合作项目、拓展平台等,以更有效传递文化。博物馆扩大服务范畴,馆藏资源要基于综合性利用,研发出具有风格的文创产品,以提升文物的价值。

3.3 优化博物馆的职能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成为大众向往文化的场所。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博物馆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利用也让大众对于博物馆的服务职能充满了期待。面对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的出现,博物馆要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博物馆要将现有资源与互联网渗透,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向社会提供检索、下载、使用藏品资源等多种服务。借助网站、App、公众号等渠道,多层面、多方面展示文物,创新文物传播方式。博物馆要注重与媒体的合作,策划出精品节目,让博物馆融入文化生活中。比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推出,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提升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博物馆还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分析观众的差异化要求,借助馆藏资源,开发多种服务项目,让观众能有选择地学习、体验。面对文旅融合,博物馆要将公众需求作为核心,结合时代特征,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水平。

3.4 文物要“活”起来

近几年的发展中,“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博界发展的方向,许多专家学者为此提出了展出要让文物“苏醒”,展览的实施要“流动”,要让文物充分“活”起来,这些对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一些专题展览由于实施方式的突出,实现了让文物“说话”,不仅充实了展览内容,也实现了传播文化、传播历史的作用。博物馆藏品的内在价值易受到学术界历史学家、考古专家的认可,对于普通观众,难以理解藏品的价值。专题展览的实施要考虑到普通观众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的障碍,要考虑到如何借助展出将藏品资源加以转化变为文化教育资源,以实现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展览的实施要有利于观众提高认识水平,实现知识的积累,借助实施要提升对藏品的解读效果。藏品陈列语言表达要消除学术语调过多、单调枯燥的不利影响,要结合普通观众的认知习惯,考虑到其理解水平,选择贴近于普通观众的语言与理解方式来体现藏品的内涵。博物馆专题展览藏品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如何提升其传播教育作用。比如珠海博物馆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览的藏品设计架起了向观众传播知识的桥梁,使观众从被动到主动理解,让观众在共鸣中受到教育。

3.5 突出参与体验

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博物馆的展出形式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中还要借助丰富的展陈形式,突出不同观众的参与体验。博物馆的专题展览要将藏品内在的知识采用通俗的方式展示出来,要保证专业性和学术性;博物馆的展出要充满知识,与观众实现沟通,实现展出的教育价值,让观众能了解传统文化。展览的实施要将藏品的文化要素向观众传递,实现展出主题思想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具体实施中,学术研究人员应与展览构思人员进行合作,实现学术成果与展览的结合。在实施中要考虑到文字说明、图片、影像资料如何实现组合,展出要基于观众的需求,借助针对性的讲解或说明,将复杂和高深的学术内容通俗化,让观众可以获取到专业知识。文旅融合背景下,珠海博物馆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览专题展览的陈列设计考虑到了不同群体的需要。展览的实施注重挖掘观众的兴趣点,以此作为构思与实施的切入点,借助观众的参与体验以唤起对展出藏品的兴趣。藏品展出提升了观众对瓷器关注度,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突出了展出的教育价值。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是对发展历史的浓缩概括,是对内在文化价值的集中表达。展览的实施抓住了藏品的特质,向观众传递出内涵,保证了展览的价值所在。

3.6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山西省文物系统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山西南部重点保护工程霍州署,征集了千余件文物展品,打造成官署文化的地标式建筑,集历代官制、官服、官印等为一体,为当地休闲旅游发展增加了亮点。新绛县对大益成纺纱厂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并建成了大益成纺纱厂博物馆,方便公眾了解山西民族工业发展史。如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建立了晋国博物馆,从此掀开了尘封三千年的古晋国历史,向公众揭示了晋文化的发展根脉。2017年始,山西省政府相继推出了基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文物保护利用为主题的“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曲沃县实施了古建筑认领保护活动,已有6家民营企业累计投资2亿多元加以修缮,实现了合理利用,如大悲殿已经被认领者开发为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文化展览。曲沃县将认领古建筑统一规划,再现古建风韵,扩大了影响力。平遥依托古城遗存,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成旅游热点。

4 结束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物保护任重而道远。博物馆要利用文旅融合创造的发展机遇,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付森.文旅融合发展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创新理念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112-113.

[2]任赟娟.文旅融合下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凝视及其智慧开发—以甘肃彩陶为例[J].社科纵横,2019,34(1):46-51.

[3]黄璐.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研学产品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6):56.

[4]王春山.“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挑战与思考[J].博物馆研究,2019(4):9-13.

猜你喜欢文旅融合创新途径文物保护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文化性融入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14期)2019-10-20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时代人物(2019年9期)2019-08-30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文旅融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11期)2019-08-07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旅游学刊(2019年1期)2019-03-29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今日财富(2019年35期)2019-01-14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大科技·C版(2018年7期)2018-10-21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大东方(2018年11期)2018-10-15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居业(2016年5期)2017-01-11高校师德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研究教师·中(2016年6期)2016-08-23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艺术百家(2015年2期)2015-07-07

相关热词搜索: 文物保护 路径 视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