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关于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精选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22-01-02 14:29:08   浏览量:

纲要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āng yào,本义是原指网上的大绳。汉代郑玄《诗谱序》中说:“举一纲而万目张。”又引伸为事物的关键部主持,如大纲。“要”是重要的意思,与“纲”有异曲同工之意,又有“要点”之别。“纲”“要”并用,即为:提纲挈领的要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5篇

【篇一】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XX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一、XX农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大,特别是2006年,国家经济增长幅度较大,财政收入空前增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策下,国家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项目贷款上的态度也更为开放。

2、企业形象及公共关系

XX企业多年来在农业开发方面的产业积累,加上良好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使XX在铜仁具备了农业开发无可比拟的优势,铜仁地区支持农业开发,XX是众心所归。

3、产业积累

XX农业通过12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资产积累,4500亩林业基地、140亩八官溪生态植物园、1350吨气调保鲜库及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资产近亿元。这样的资产积累和农业基础建设,在铜仁乃至全省、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

二、XX农业总体战略方向

形成以农副产品市场平台为核心,由农产品贸易、加工、基地建设三套车拉动,辅之以农业观光(结合基地及旅游开发)的农业发展格局,使XX农业成为引领铜仁农业实现产业化格局的集团公司,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明星企业。五年内,实现年营业额过亿,并通过资产积累和产业包装实现上市。

三、战略发展原则

1、规模化:要么就大办农业,就么就不办。要有相当的规模才可能发展下去;

2、现代化:实行现代农业经营,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实行农业的工业化;

3、科技化: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与进国内一流的专家合作,引进现代农业技术;

4、外向型:不能将眼光局限在铜仁,将市场概念扩大到全国,与深圳布吉等大市场形成对接,与国外市场联结,如向日本出口,用其种子,按其种植标准,达到合格。形成外引内联。

四、XX农业组织架构

五、战略实施

1、XX农副产品市场运营

主动利用和发挥政府力量、气调库的配套优势,不拘一格地走市场产品多元化的道路,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将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做活做势。

具体经营方向可考虑粮油贸易、水果蔬菜批发、开办铜仁农特产品超市,同时引进花卉、化肥、农业机械等经营类别。

【篇二】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日期:2016年05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特制定本纲要。

  一、战略背景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

  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宇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持续改善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二、战略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紧扣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我国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

  深化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三)战略目标

  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攻克制约国防科技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国防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三、战略部署

  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有力推动发现科学规律。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四、战略任务

  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

  (一)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

  1.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等自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2.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对传统制造业全面进行绿色改造,由粗放型制造向集约型制造转变。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发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核电、高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和产品。

  3.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实现种业自主为核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人多地少水缺的瓶颈约束,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系统加强动植物育种和高端农业装备研发,大面积推广粮食丰产、中低产田改造等技术,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肥料等技术研发,开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广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低成本技术和模式,发展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安全溯源技术,建设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向全链条增值和品牌化发展转型。

  4.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突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瓶颈,开发深海深地等复杂条件下的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开展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技术示范。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攻克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5.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用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和产业化路径,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产业。建立大气重污染天气预警分析技术体系,发展高精度监控预测技术。建立现代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开展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与环境应急技术研发应用,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6.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开发海洋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适用技术,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构建立体同步的海洋观测体系,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发展。大力提升空间进入、利用的技术能力,完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开发应用,完善卫星应用创新链和产业链。

  7.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加强重大灾害、公共安全等应急避险领域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

  8.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挑战。促进生命科学、中西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生殖健康等技术保障能力。研发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装备和生物治疗技术。推进中华传统医药现代化。促进组学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发展精准医学,研发遗传基因和慢性病易感基因筛查技术,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开发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技术,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制化,发展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显著提高人口健康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

  9.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拓展数字消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网络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重点产业的创新设计能力。

  10.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高度关注可能引起现有投资、人才、技术、产业、规则“归零”的颠覆性技术,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力争实现“弯道超车”。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发展,重视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发挥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

  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对关系全局的科学问题研究部署,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产业创新的整体水平,支撑产业变革和保障国家安全。

  1.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围绕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大对空间、海洋、网络、核、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明确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创资源。

  2.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对人类科学探索的贡献。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推进变革性研究,在新思想、新发现、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上积极进取,强化源头储备。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支持一批非共识项目,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

  3.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的特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大型共用实验装置、数据资源、生物资源、知识和专利信息服务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装备自给水平。建设超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先进信息网络支撑体系。

  (三)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1.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东部地区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柔性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和新兴产业。

  2.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提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统筹和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3.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推进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增强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四)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

  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发挥国防科技创新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1.健全宏观统筹机制。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律,构建统一领导、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军民科技战略规划、方针政策、资源条件、成果应用,推动军民科技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2.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建立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机制,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等创新链一体化设计,构建军民共用技术项目联合论证和实施模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科技创新体系。

  3.推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推进军民基础共性技术一体化、基础原材料和零部件通用化。推进海洋、太空、网络等新型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展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推动军民标准双向转化,促进军民标准体系融合。统筹军民共用重大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双向开放、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4.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健全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国防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放宽国防科技领域市场准入,扩大军品研发和服务市场的开放竞争,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完善军民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机制。

  (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 1.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

  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3.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4.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市场化运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

  5.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完善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转移通道。

  (六)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面向2020年,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油气田、核电站、水污染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

  面向2030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快启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项目,在量子通信、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和新能源、脑科学、健康医疗等领域,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面向2020年的重大专项与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并根据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进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及时进行滚动调整和优化。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持久发力,久久为功,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开发重大战略性产品,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实现跨越。

  (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

  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

  (八)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创客经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l.发展众创空间。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模式,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建设多种形式的孵化机构,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共享空间,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

  2.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适应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推动分布式、网络化的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面向小微企业的社会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让大批创新活力旺盛的小微企业不断涌现。

  3.鼓励人人创新。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品牌性创客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五、战略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一)改革创新治理体系

  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

  建立国家高层次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国内外科技创新动态,提出重大政策建议。转变政府创新管理职能,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对于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应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合理确定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创新需求凝炼、任务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中央政府职能侧重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政府职能侧重推动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

  构建国家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进和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建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制度,推动科技资源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引导各地树立创新发展导向。

  (二)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

  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

  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

  (三)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

  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提高我国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卫星、高铁、核能、超级计算机等为重点,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

  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丰富和深化创新对话,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亚太互联互通蓝图,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

  (四)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

  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实施绩效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由申报制改为提名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发展具有品牌和公信力的社会奖项。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探索将反映创新活动的研发支出纳入投资统计,反映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突出创新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改革完善国有企业评价机制,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五)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健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审查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国际调查和海外维权机制。

  提升中国标准水平。强化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我国产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强化强制性标准制定与实施,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全面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准入水平。支持我国企业、联盟和社团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研制,推动我国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推动质量强国和中国品牌建设。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中国优质品牌国际化。

  (六)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

  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修改不符合创新导向的法规文件,废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综合配套精细化的法治保障体系。

  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突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强化需求侧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制度,利用首台套订购、普惠性财税和保险等政策手段,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提高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产品价格中的权重,让善于创新者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倡导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家个性的学术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保障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加强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六、组织实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党全国必须统一思想,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谋划,系统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加强领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纲要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和审议,指导推动纲要落实。

  分工协作。国务院和军队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纲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协同、形成合力。

  开展试点。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制订年度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对重大改革任务和重点政策措施,要制定具体方案,开展试点。

  监测评价。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创新调查,建立定期监测评估和滚动调整机制。

  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让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创新积极性。

  全党全社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为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三】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XXXXXX

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应用科学: 地理学(一级科学)

城市地理学(二级科学)

关 键 字: 数字城市

日 期: 二零一二年三月

XXXXXX

XXXXXX

目 录

前言

一、数字城市概论 2

1、数字城市及其架构框架 2

2、数字城市的功能 4

3、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6

二、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 8

1、数据获取技术 9

2、数据传输技术 9

3、数据存储技术 9

4、数据处理技术 9

5、数据应用技术 10

三、数字城市发展意见 10

1、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可视化结合的意义 10

2、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可视化的发展步骤 11

3、数字城市发展的人才储备 13

四、数字城市未来发展 15

前言

1、数字城市概论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派生概念,也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受科技、政府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数字城市及其框架结构

(1)数字城市的定义

目前,数字城市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城市,由于其规模、结构、功能、经济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和层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迄今为止,对数字城市的定义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广义上的数字城市,认为数字城市是信息化的城市,即是一个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技术系统;另一类是狭义上的定义,综合运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检测管理,并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从两种定义的描述上来看,前者更关注城市功能的实现,即从其内部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后者则从空间维度来表现一个城市,更侧重于真实反映一个城市的外在面貌。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城市信息化。

综上所述,根据现代城市结构理论和信息科学的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数字地球的思想,可将数字城市定义为:数字城市是依靠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城市地理空间和社会活动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处理,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深度开发与利用,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与服务功能的开放的城市综合信息系统。

(2)其它数字城市定义

百度百科: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数虎图像:数字城市是将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社情和各种社会服务等复杂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基础技术,整合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基础信息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社区,实现全市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公众服务信息化数字化。

(3)数字城市的框架结构

数字城市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城市。因此,数字城市应该涵盖现代城市各个层次的内容,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信息技术系统、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

从总体上看,数字城市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完成城市系统的数字化描述,构建数字城市运行的综合数据平台;而应用层主要完成城市信息的施效阶段,即实现城市信息化。

基础层:

数字城市的基础层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综合数据平台,以及数字城市基础建设中涉及的技术和保障体系等内容。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也是数字城市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利用是城市综合数据平台的核心任务之一,如果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数字城市的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数字城市是以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一个概念,离开了基础层,数字城市只能是空中楼阁。基础层反映数字城市的基础建设,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应用层:

应用层是数字城市的信息处理层,也是数字城市信息的利用和价值实现阶段。根据信息的生命周期理论,信息的价值是通过信息的利用体现出来的。不管是一体化的城市管理还是智能化的生活建设,信息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信息。

在数字城市这个人机交互系统中,信息运动的最终目标是问城市管理、规划和决策服务,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服务。

2、数字城市的功能

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能力。功能是系统对外部的影响,是系统对环境的作用和输出。信息系统的功能是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和维护,实现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因此可将数字城市的功能划分成两部分:城市数字化功能和城市信息化功能。

(1)数字城市的数字化功能

根据信息科学的理论,数字城市是以城市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因此,数字化是数字城市的基础功能,没有数字化,数字城市就是空中楼阁。数字城市的数字化功能由数字城市的基础层完成。

(2)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功能

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功能是城市信息施效的实现。根据城市信息的分类可以将城市信息分成地理和基础设施信息、社会经济环境信息和决策信息,据此,可以将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功能分成城市地理和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城市综合应用系统和城市决策服务系统三个部分。

3、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以数字化来推动城市信息化。实现与数字地球接轨。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能带动城市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还能实现城市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从而提高城市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1)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

1)数字城市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结构与功能

2)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4)提高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

2、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

数字城市建设是将整个城市涉及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人文资源等,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采集和获取,通过计算机实现统一地存储、管理和再现。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高度综合。

1、数据获取技术

数据获取,也称数据采集,是信息生命周期中的第一环。数据获取技术的广泛应用关系到整个数字城市建设的效率。在与城市有关的所有数据中,空间数据占绝大多数,因此,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数据获取技术主要是针对空间数据而言,包括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和城市活动空间数据。主要的数据获取技术有:

(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2)卫星定位技术

(3)遥测技术

(4)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获取技术

(5)城市空间数据的智能化获取技术

2、数据传输技术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UII)建设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数据传输完全依赖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UII包括:①固定互联网建设,主要是宽带网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宽带网;②移动互联网建设,主要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的建设。主要的数据传输技术有:

(1)宽带网技术

宽带光纤网、宽带卫星通信

(2)移动互联网技术

WAP(无线应用协议)、蓝牙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四代移动通信(4G)

3、数据存储技术

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数据不仅包括遥感数据,而且包括非遥感数据,如遥测和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数据,数据量是巨大的。数据存储技术,特别是有关数字城市的海量存储技术是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的数据存储技术有:

(1)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存取技术

(2)多媒体海量数据压缩与复原技术

(3)空间数据仓库

(4)空间数据交换中心

4、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再处理三个过程,其中数据预处理技术是连接数据存储与数据处理的桥梁,而数据再处理则是从数据处理到数据应用的纽带。数字城市中的数据处理技术涉及数据标准、数据管理等多方面的复杂技术。主要的数据处理技术有:

(1)超媒体与分布式计算技术

超媒体网络GIS技术(WebGIS)、分布式计算技术

(2)空间数据知识挖掘技术

(3)元数据

5、数据应用技术

数字城市建设是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和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应用服务。数据应用技术是建立在数字城市基础技术之上的综合技术,属于应用层的范畴。它是在完善了网络、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各种经过处理的数据的应用技术。主要的数据应用技术有:

(1)多种数据的远程融合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

(3)空间智能体技术

(4)数字神经网络技术

3、数字城市发展意见

1、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可视化结合的意义

虚拟现实和三维模拟是数字城市可视化表现的主要形式。在数字城市中,人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仿真技术来逼真地描述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通过模拟系统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在这里,虚拟现实的意义绝不只是追求人类视觉效果的感受,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模型、模拟、仿真、定位感知和自动化处理等技术来解决在真实环境中需要巨大代价的实验与问题的求解。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2、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可视化的发展步骤

第一阶段,三维数字城市辅助审批是最当前规划工作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而且应用提升效果显著、手段创新意义重大。随着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规划管理其它工作需求研究越来越透彻,结合越来越紧密,辅助规划管理工作的效果就越来越显著,意义就越来越重大。

例如下图(数字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第二阶段,在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建设三维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在理论上遵循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并结合管理学的思想来定义这个管理平台,使得这个平台能够满足城市实体运行管理机制的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可以应用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多个方面。典型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所有的城市生活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例如下图(管道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阶段,物联网与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的结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对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实时更新数据。

例如下图(物联网的构想):

3、数字城市发展的人才储备

(1)部门发展阶段和数字城市的未来

基于中心数字城市的发展,现在处于整个数字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正处于向第二个阶段迈进的转型期,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三维数字化展示。在这个关键的时期首先是认清数字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本部门所具备的技术积累,我们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城市三维数字化的技术积累,但是数字城市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对数字模型进行数据信息的进一步加载和分析,实现所有模型都具有实体物体所具有的属性信息(GIS空间位置信息、命名信息、管理数据信息、故障检修信息等等)。再进一步发展要实现对所有物体的感知,也就是物联网,实现物体加载信息的实时更新,更进一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感知,使对城市管理更上一层楼,让企业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让居民生活更方便。

(2)针对数字城市发展要解决的技术

第一阶段要解决的技术环节:

1)标准和规范

2)规划知识的梳理

3)三维数字模型的建设

4)景观布局

5)演示动画的制作

第二阶段要解决的技术环节:

1)标准与规范

2)物体模型的GIS空间位置数据定位

3)海量多媒体数据加载技术

4)数据索引技术

第三段要解决的技术环节:

1)数据获取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 术、遥测技术、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获取技术、城市 活动空间数据的智能化技术)

2)数据传输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

3)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海量数据压缩与复原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空间数据交换中心)

4)数据处理技术(超媒体与分布式技术、空间智能化技术、数据神经网络技术)

5)数据应用技术(多种数据远程融化技术、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空间智能技术、数字神经网络技术)

6)数据安全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反病毒技术)

7)标准和规范(技术标准、系统安全标准、数据共享标准与规范、数据共享机制)

(3)人才储备的计划p

1)三维数字模型制作人员(已具备,提升技术阶段)

2)vrp和citymaker后期程序开发人员(信息加载技术、信息索引技术)

3)信息技术处理人员(GIS数据获取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应用技术、数据安全技术)

4)虚拟物体与现实物体衔接技术的研发人员

5)传感技术研发人员

【篇四】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纲要

为贯彻落实民航局关于集团公司战略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推动战略落地,统领后续工作,促进目标实现,根据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制定本纲要。

第一部分:集团公司战略目标

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到2015年,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将成员机场建设成为国内各层级的领先机场,将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场管理集团。

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2009~2012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推进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精干相关业务,形成聚焦主业、主辅互动的业务格局,集团公司成为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机场管理集团。发挥首都国际机场龙头作用,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打造优秀管理团队,在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机场建设等方面创新管理实践,引领机场行业管理标准发展,巩固在国内机场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到2012年,集团公司成员机场中,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位于全球前三名;两家干线机场成为旅客吞吐量全国前十位的


区域门户机场,并进入全球前百位;六家机场成为全国重要干线机场;同时以干带支,形成六个支线机场群。集团公司成为拥有一批领先机场,临空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的大型机场管理集团。

2012年各项主要指标为:

——发展指标:集团公司航空主营指标复合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集团公司年旅客吞吐总量超过1.7亿人次、货邮吞吐总量超过300万吨。其中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8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万吨。

——机场安全服务指标:集团公司所属成员机场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总计不超过0.1;成员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总平均值达到4.4①,最低值不低于4.2。其中首都国际机场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不超过0.09,ACI旅客满意度达到4.8。

——效率指标:集团公司劳动生产率②比2009年增长4%;总资产周转率③达到18%;单位产出能耗比2009年降低10%。

——效益指标:集团公司总收入达到25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5%;机场管理业务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其它业务(金融、地产、建设、商业等)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

二、第二阶段为2013~2015年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要求,发挥规模优势,推进管理创新,推


行精细化管理,管理效率不断提升,集团公司形成良性发展格局。在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机场建设等方面拥有一大批富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专家群体,形成国内外机场管理实践的知名品牌。集团公司成为机场行业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到2015年,集团公司成员机场中,首都国际机场发展成为旅客吞吐量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两家干线机场成为全国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进入世界排名前50位,各省(区)机场集团形成干支良性互动格局。集团公司成为拥有一大批领先机场,临空产业业务布局基本完成的大型机场管理集团。

2015年各项主要指标为:

——发展指标:集团公司航空主营指标复合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集团公司年旅客吞吐总量超过2.3亿人次、货邮吞吐总量超过420万吨,其中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300万吨。

——机场安全服务指标:集团所属成员机场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总计不超过0.08;成员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总平均值达到4.6,最低值不低于4.4。其中首都国际机场不安全事件万架次率不超过0.08,ACI旅客满意度达到4.9。

——效率指标:集团公司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增长25%;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8%;单位产出能耗比2009年降低15%。

——效益指标:集团公司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机场管理业务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5%;其它业务(金融、地产、建设、商业等)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

第二部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以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和机场建设为主业,以临空产业为辅助的发展战略。发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龙头作用,着力提高机场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机场安全和服务品质,提升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提升机场资源价值,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集团公司主业

集团公司主业包括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和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主业以机场管理为重点,以机场服务保障和机场建设为支持,充分发挥首都国际机场的龙头作用,实现管理经验、经营理念、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带动成员机场共同发展。要不断提高成员机场安全、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航空运量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断提升资源价值,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机场管理

机场管理是对机场空侧、陆侧相关设施设备和生产运营活动实施管理的相关业务,主要包括机场规划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和品质管理等。机场管理要提高科学规划能力,完善机场功能,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机场安全保障和管理水平,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环保、节能、人性化、信息化机场,提升机场综合管理的社会美誉度。

机场管理是集团公司其他业务发展的基础和平台。要落实《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深化机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对机场安全运营实施统一协调管理,搭建公平、高效的机场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服务;要结合自身特点,培育核心能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创新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机场公益性和收益性的协调发展。

(二)机场服务保障

机场服务保障是立足于满足机场服务保障功能需求,促进机场资源价值提升的相关业务。坚持按照“支持机场、服务机场”和“合理开发资源、有偿使用资源”的原则,坚持专业化经营方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重点扶持优势业务,锻造世界知名的机场专业化品牌。其中:机场服务业务要坚持“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品牌化发展”原则,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旅客满意度和机场美誉度,促进机场商业资源价值最大化,为集团创造更高的收益;机场保障业务要按照“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原则,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为机场运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机场建设

机场建设是集团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主要包括项目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承包、专业施工安装等。机场建设业务要抓住民航机场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托集团公司,强化国内领军地位,稳步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打造工程设计咨询、科技研发与创新、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等核心竞争力,有效延伸机场工程价值链;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和国际技术合作,提高工程总承包能力,对接资本市场,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品牌。

二、集团公司辅业

集团公司辅业主要包括临空地产和金融等。要发挥集团优势,借助机场发展带来的经济外部效应,依托主业平台,不断增强竞争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效提升集团整体盈利水平,为主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成长空间和利润支持。

临空地产是以机场为依托,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相关土地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和经营的业务。临空地产要发挥集团整体规模优势和机场区域资源优势,合理安排业务布局,统筹开发土地资源。要提升整体策划、项目管理等核心能力,形成成熟的临空地产开发和经营模式,实现机场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目标,促进机场建设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金融是为机场主业发展提供利润支持的业务。按照“有取有舍、稳健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主要发展证券、基金管理、期货经纪等成熟的金融服务业务;要发挥财务公司作用,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服务功能,促进集团产融结合;稳健发展航空运输销售代理担保和内部担保业务;要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把集团优势和市场专业能力紧密结合,创建战略性投资和策略性投资相结合的价值型投资组合,反哺主业发展。

第三部分:集团公司战略举措

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机场管理条例为契机,确保持续安全,倡行中国服务,发挥综合优势,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确保持续安全,提升服务品质

(一)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加强安全理念、队伍、制度、责任等四个体系建设,构建集团安全文化。

(二)全面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标准,强化运行协作、监管机制,持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四)全面推行服务标杆管理,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持续改进服务短板,提升顾客满意度。

(五)积极发挥安全管理委员会、运行管理协调委员会、旅客服务促进委员会等平台作用,全面提升机场安全服务管理水平。

二、发挥规模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一)充分发挥首都国际机场“第一国门”的辐射作用及其管理、技术和资源优势,带动成员机场和专业公司共同发展;联合各方力量,推进北京、武汉、重庆等机场的枢纽建设,积极争取首都机场国际枢纽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工作。

(二)各机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市场开发力度,加强与航空公司的战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机制,实现共同发展。

(三)贯彻落实机场管理条例,充分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积极落实对机场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对机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支线航空发展和航空货运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引进航线航班,不断拓展支线航空市场,继续推进支线机场公益性职能复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控机制

(一)实施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管理模式,强化集团战略协同效应。

(二)对接国内外机场先进标准,制定各专项业务管理评价体系,作为对专业公司和成员机场相关业务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评价的依据。

(三)建立集团公司战略、成员企业经营和员工绩效三位一体、协调匹配的目标考核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引导成员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规范可控的成本管理体系。

(四)全面推行“FIDIC条款+行政指挥+项目总承包”的工程管理模式,推行招投标集中采购制度,推行项目代建制,统一组织实施机场建设项目。

(五)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全面推动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工作,开展对各成员企业的管理审计,加强对重要子企业和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审计监督;强化法律合规审查,加大对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置和重大合同的管理力度;完善内控机制,加大企业资金、投融资、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管力度。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价值

(一)整合集团公司优势资源,形成机场管理、机场建设、机场商业、地产和金融等集团业务板块组合。

(二)调整股份公司资本结构,做强做大股份公司,进一步发挥股份公司作为集团公司资本运营平台的作用,对接资本市场,优化京津航空资源。

(三)优化专业化发展模式。机场搭建高效运营平台,积极促进专业公司发展,通过推行标准管理,落实“四者”定位。专业公司坚持专业化经营方针和市场化改革方向。

(四)整合金融企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进临空土地开发,拓展机场资源价值;推动证券公司、建设集团、地产集团等企业上市前期工作,拓展集团公司资本运营平台。

(五)理顺华闻传媒等历史遗留股权问题,清理各成员企业不符合集团战略和盈利要求的股权投资工作;地服公司、空港配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退出持有天勤保险、沈阳机场和大连机场等企业的股权。

(六)将首都国际机场T3D、GTC以及配套设施归位股份公司;完成天津、武汉两机场扩建形成固定资产的划转工作。

(七)加快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工作,盘活低效存量资产。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升全员素质

(一)制定并实施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做好关键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工作。

(二)建立一体化、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规划,科学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指导成员企业完善管理、技术和操作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出资人认可、群众认可、市场认可结合起来,完善并建立科学的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交流、培养、评价、激励机制。为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四)充分发挥机场管理学院对集团战略实施“助推器”和“四个平台”的作用。把首都机场管理学院建设成为持续提升组织领导力和“软实力”的摇篮。全面加强集团面向未来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六、创新企业文化,增强竞争实力

(一)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企业文化手册》和《企业文化推广实施方案》,形成较为完备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宣传推广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修订与文化理念相抵触的管理制度,统一集团标识和文化主旨。

(三)督导成员企业完成企业文化的整合对接,形成集团“一主多元”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

(四)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

(一)系统开展员工满意度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一线员工素质教育计划和员工关爱计划。建立有市场竞争力、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绩效管理,建立员工的工作积累、工作业绩与工作收入挂钩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员工职业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注重解决在职员工和离退休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场建设;制定《节能减排发展规划》,鼓励成员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和节能目标责任制度;推动新能源、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

(三)制定集团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设立集团专项科技基金,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高在行业标准、机场安全运营、机场信息技术等运用领域的科技水平;启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机场应用的专项研究,健全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计划管理和运行机制。

【篇五】广东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2016-07-07?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迫切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机遇,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继承创新、突出特色。把继承创新贯穿中医药发展一切工作,正确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永葆中医药薪火相传。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拉动投资消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开放中发展中医药。统筹兼顾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注重城乡、区域、国内国际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进一步放大医改惠民效果;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防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着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水平显着提高,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中医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建设,支持康复医院设置中医药科室,加强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科研实力强的省级或地市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

3.促进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4.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举办民族医医院,鼓励民族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药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药质量,加大开发推广力度,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5.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6.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7.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

8.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器械器材。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9.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10.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强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支持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和论坛。

(三)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11.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将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纳入国家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编撰出版《中华医藏》,加强海外中医古籍影印和回归工作。

1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加强对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保护。

13.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传统中医师管理制度。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四)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

14.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中医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统筹利用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中医药相关科技创新工作,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15.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针对疾病新的药物靶标,在中药资源中寻找新的候选药物。

16.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通过同行评议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转化应用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

(五)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17.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完善中药材资源分级保护、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建立国家级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普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中药材资源调查制度。在国家医药储备中,进一步完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立中药材科技园、博物馆和药用动植物园等保育基地。探索荒漠化地区中药材种植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18.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制定中药材主产区种植区域规划。制定国家道地药材目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引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支持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建立完善中药材原产地标记制度。实施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推进行动,引导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推进精准扶贫。

19.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造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实施中药绿色制造工程,形成门类丰富的新兴绿色产业体系,逐步减少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物质的使用量,严格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

20.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相连。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21.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使更多古代中医典籍进入世界记忆名录。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22.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提升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七)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23.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各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进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本着政府支持、民间运作、服务当地、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支持中医药机构全面参与全球中医药各领域合作与竞争,发挥中医药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国家援外医疗中进一步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

24.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突破海外制约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的法律、政策障碍和技术壁垒,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准入。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公共资源保障。鼓励中医药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扶持中药材海外资源开拓,加强海外中药材生产流通质量管理。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积极发展入境中医健康旅游,承接中医医疗服务外包,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对外整体宣传和推介。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推动颁布并实施中医药法,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部门规章,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管理、中药审批管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等领域相关法律规定,构建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指导地方加强中医药立法工作。

(二)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为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安全,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重点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推广与应用。系统开展中医治未病标准、药膳制作标准和中医药保健品标准等研究制定。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与质量管理。加快中药数字化标准及中药材标本建设。加快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加强中医药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中医药监督信息数据平台。推进中医药认证管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三)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落实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降低中成药虚高药价,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继续实施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质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发展需要,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用地供给。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中医药临床科研领军人才。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以及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等各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系列,合理设置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岗位。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探索适应中医医师执业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名校和学科。健全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制度,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

(五)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按照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作部署,在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中,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对患者处方真实有效性的网络核查机制,实现与人口健康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通。完善中医药信息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全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体系。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强化统筹协调,研究提出中医药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政策落实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本规划纲要实施分工方案,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具体实施方案,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

(二)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相关热词搜索: 广东 纲要 发展战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