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范文(通用6篇)

发布时间:2022-01-02 14:31:31   浏览量: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与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6篇

第1篇: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XX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一、XX农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大,特别是2006年,国家经济增长幅度较大,财政收入空前增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策下,国家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项目贷款上的态度也更为开放。

2、企业形象及公共关系

XX企业多年来在农业开发方面的产业积累,加上良好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使XX在铜仁具备了农业开发无可比拟的优势,铜仁地区支持农业开发,XX是众心所归。

3、产业积累

XX农业通过12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资产积累,4500亩林业基地、140亩八官溪生态植物园、1350吨气调保鲜库及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资产近亿元。这样的资产积累和农业基础建设,在铜仁乃至全省、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

二、XX农业总体战略方向

形成以农副产品市场平台为核心,由农产品贸易、加工、基地建设三套车拉动,辅之以农业观光(结合基地及旅游开发)的农业发展格局,使XX农业成为引领铜仁农业实现产业化格局的集团公司,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明星企业。五年内,实现年营业额过亿,并通过资产积累和产业包装实现上市。

三、战略发展原则

1、规模化:要么就大办农业,就么就不办。要有相当的规模才可能发展下去;

2、现代化:实行现代农业经营,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实行农业的工业化;

3、科技化: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与进国内一流的专家合作,引进现代农业技术;

4、外向型:不能将眼光局限在铜仁,将市场概念扩大到全国,与深圳布吉等大市场形成对接,与国外市场联结,如向日本出口,用其种子,按其种植标准,达到合格。形成外引内联。

四、XX农业组织架构

五、战略实施

1、XX农副产品市场运营

主动利用和发挥政府力量、气调库的配套优势,不拘一格地走市场产品多元化的道路,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将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做活做势。

具体经营方向可考虑粮油贸易、水果蔬菜批发、开办铜仁农特产品超市,同时引进花卉、化肥、农业机械等经营类别。

第2篇: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日期:2016年05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特制定本纲要。

  一、战略背景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

  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宇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持续改善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二、战略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紧扣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我国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

  深化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三)战略目标

  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攻克制约国防科技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国防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三、战略部署

  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有力推动发现科学规律。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四、战略任务

  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

  (一)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

  1.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加大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等自主软硬件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2.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对传统制造业全面进行绿色改造,由粗放型制造向集约型制造转变。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发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核电、高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和产品。

  3.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实现种业自主为核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人多地少水缺的瓶颈约束,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系统加强动植物育种和高端农业装备研发,大面积推广粮食丰产、中低产田改造等技术,深入开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肥料等技术研发,开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广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低成本技术和模式,发展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安全溯源技术,建设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向全链条增值和品牌化发展转型。

  4.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突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瓶颈,开发深海深地等复杂条件下的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开展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综合技术示范。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攻克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5.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用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和产业化路径,发展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产业。建立大气重污染天气预警分析技术体系,发展高精度监控预测技术。建立现代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开展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与环境应急技术研发应用,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6.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开发海洋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适用技术,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构建立体同步的海洋观测体系,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蓝色经济发展。大力提升空间进入、利用的技术能力,完善空间基础设施,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开发应用,完善卫星应用创新链和产业链。

  7.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加强重大灾害、公共安全等应急避险领域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

  8.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挑战。促进生命科学、中西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卫生、生殖健康等技术保障能力。研发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装备和生物治疗技术。推进中华传统医药现代化。促进组学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发展精准医学,研发遗传基因和慢性病易感基因筛查技术,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开发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技术,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制化,发展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显著提高人口健康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

  9.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拓展数字消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网络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重点产业的创新设计能力。

  10.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高度关注可能引起现有投资、人才、技术、产业、规则“归零”的颠覆性技术,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力争实现“弯道超车”。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发展,重视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发挥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

  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对关系全局的科学问题研究部署,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产业创新的整体水平,支撑产业变革和保障国家安全。

  1.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围绕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大对空间、海洋、网络、核、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明确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创资源。

  2.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对人类科学探索的贡献。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推进变革性研究,在新思想、新发现、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上积极进取,强化源头储备。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支持一批非共识项目,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

  3.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的特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大型共用实验装置、数据资源、生物资源、知识和专利信息服务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装备自给水平。建设超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先进信息网络支撑体系。

  (三)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1.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东部地区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柔性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和新兴产业。

  2.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提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统筹和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北京、上海等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3.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推进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增强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四)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

  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发挥国防科技创新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1.健全宏观统筹机制。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律,构建统一领导、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军民科技战略规划、方针政策、资源条件、成果应用,推动军民科技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2.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建立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机制,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应用等创新链一体化设计,构建军民共用技术项目联合论证和实施模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科技创新体系。

  3.推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推进军民基础共性技术一体化、基础原材料和零部件通用化。推进海洋、太空、网络等新型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展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推动军民标准双向转化,促进军民标准体系融合。统筹军民共用重大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双向开放、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4.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健全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国防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国防科技成果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放宽国防科技领域市场准入,扩大军品研发和服务市场的开放竞争,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完善军民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管制机制。

  (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 1.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

  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3.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4.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市场化运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

  5.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完善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转移通道。

  (六)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面向2020年,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油气田、核电站、水污染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

  面向2030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快启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项目,在量子通信、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和新能源、脑科学、健康医疗等领域,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面向2020年的重大专项与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并根据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进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及时进行滚动调整和优化。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持久发力,久久为功,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开发重大战略性产品,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实现跨越。

  (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

  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

  (八)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创客经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l.发展众创空间。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模式,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建设多种形式的孵化机构,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共享空间,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

  2.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适应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推动分布式、网络化的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面向小微企业的社会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让大批创新活力旺盛的小微企业不断涌现。

  3.鼓励人人创新。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品牌性创客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五、战略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一)改革创新治理体系

  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

  建立国家高层次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国内外科技创新动态,提出重大政策建议。转变政府创新管理职能,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对于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应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合理确定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创新需求凝炼、任务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中央政府职能侧重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地方政府职能侧重推动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

  构建国家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进和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建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制度,推动科技资源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引导各地树立创新发展导向。

  (二)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

  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

  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

  (三)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

  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提高我国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以卫星、高铁、核能、超级计算机等为重点,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

  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丰富和深化创新对话,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亚太互联互通蓝图,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

  (四)完善突出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

  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实施绩效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优化结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逐步由申报制改为提名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发展具有品牌和公信力的社会奖项。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探索将反映创新活动的研发支出纳入投资统计,反映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突出创新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改革完善国有企业评价机制,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五)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健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审查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国际调查和海外维权机制。

  提升中国标准水平。强化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我国产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强化强制性标准制定与实施,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全面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准入水平。支持我国企业、联盟和社团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研制,推动我国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推动质量强国和中国品牌建设。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中国优质品牌国际化。

  (六)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

  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修改不符合创新导向的法规文件,废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综合配套精细化的法治保障体系。

  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突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强化需求侧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制度,利用首台套订购、普惠性财税和保险等政策手段,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提高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产品价格中的权重,让善于创新者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倡导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家个性的学术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保障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加强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六、组织实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党全国必须统一思想,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谋划,系统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加强领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纲要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和审议,指导推动纲要落实。

  分工协作。国务院和军队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纲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协同、形成合力。

  开展试点。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进度安排,制订年度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对重大改革任务和重点政策措施,要制定具体方案,开展试点。

  监测评价。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创新调查,建立定期监测评估和滚动调整机制。

  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让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创新积极性。

  全党全社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为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3篇: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研究论文

临床医学1506 袁佳莉 3150432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经过几千名专家学者、政坛人物历时两年,召开了20多次座谈会听取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专家的建议。在广泛达成共识、汇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纲要》,经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讨论,审议通过的战略纲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纲要》提出,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这表明国家急需新型创新概念,颠覆传统思想,根本上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此同时,要加固市场,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环境,进行制度创新。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业转型的技术供给。

《纲要》提出了六大转变:

1、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2、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

3、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4、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5、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

6、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因此,《纲要》也为六大转变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方案:

1、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

2、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

3、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

4、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5、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

6、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

7、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8、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创新发展是当今国际竞争的重头戏。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创新是民族之本,国家实力归根到底是由创新能力决定的。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才能国家强。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未来将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新兴产业。

希望不久后的中国,将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强国。

第4篇: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省农民福利增进研究
作者:王红
来源:《北方经贸》2019年第03期

        摘要:现通过实地走访,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江苏省农村老年人福利水平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省农民福利现有情况,发现农民福利水平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专业技能、完善养老模式等几方面建议,进而提升江苏省农民福利。

        关键词:乡村振兴;江苏省;农民福利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3-0042-02

        一、引言

        党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农民福利水平。至2017年我国居民幸福小康指数达84.7分,相比2016年提高2.8分,是继“十二五”规划后达到的最高涨幅。由此可见,国民幸福感在不断提升,而江苏省农民福利也发生着变化。农民福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子女占据较大比重。在农村,“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植人心(耿德伟,2013),认为子女越多,生活越是有所保障(Angeles,2010)。但是,研究表明,子女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张欣,2017)。生育子女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孩子的成本,随着成本的增加,居民会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Schultz,2001)。在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家庭消费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陈冲,2011),居民福利水平也会随之变化。

        现通过梳理相关福利文献,发现学者很少会深入研究家庭子女数量对农民福利的影响,而对子女数量与收入差距的共同作用对农民福利影响的研究更是鲜有。因此,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农民福利的现有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增进农民福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不仅可以为以后的工作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后续工作者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发展现状

第5篇: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1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 )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分值:4.0/得分:4.0)

  A.制度创新

  B.管理创新

  C.技术创新

  D.科技创新

2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要提高到( )以上。(分值:4.0/得分:4.0)

  A.40%

  B.50%

  C.60%

  D.70%。

3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 )。(分值:4.0/得分:4.0)

  A.高端

  B.中高端

  C.中低端

  D.中端

4 到(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分值:4.0/得分:4.0)

  A.2010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

5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分值:4.0/得分:4.0)

  A.制度创新

  B.管理创新

  C.技术创新

  D.科技创新

6 到(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分值:4.0/得分:4.0)

  A.2010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

7 双轮驱动就是( )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分值:4.0/得分:4.0)

  A.改革和开放

  B.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

  C.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D.渐进式创新和跃迁式创新

8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分值:4.0/得分:4.0)

  A.科技

  B.技术

  C.创新

  D.人才

9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 )。(分值:4.0/得分:4.0)

  A. 国家创新体系

  B. 社会创新体系

  C. 企业创新体系

  D. 高校创新体系

10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分值:4.0/得分:4.0)

  A.2.0%

  B.2.5%

  C.2.8%

  D.3.0%

11 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分值:6.0/得分:6.0)

  A.坚持双轮驱动

  B.构建一个体系

  C.推动六大转变

  D.突出一个重点

12 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 )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分值:6.0/得分:0.0)

  A.数字化

  B.网络化

  C.智能化

  D.绿色化

13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分值:6.0/得分:6.0)

  A.尊重知识

  B.崇尚创新

  C.保护产权

  D.包容多元

14 六大转变之一是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 )统筹配置转变。(分值:6.0/得分:6.0)

  A.产业链

  B.创新链

  C.资金链

  D.信息链

1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值:6.0/得分:6.0)

  A.紧扣发展

  B.深化改革

  C.强化激励

  D.扩大开放

16 六大转变之一是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17 推动教育创新,完善中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18 当前,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19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差异化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20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第6篇: 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山东省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一、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潍坊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总体指导思想的实现,充分发挥潍坊市区位、交通、人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以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以“政府引导,营造环境,市场导向,企业运作”为发展原则,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统筹规划,加快构建潍坊市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构筑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健全物流政策环境平台,加速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物流枢纽的有效转换,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对潍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把潍坊市建设成山东半岛乃至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

(二)总体构想

根据潍坊工商企业和专业市场布局及今后发展趋势需要,突出潍坊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强劲、商品经济发达、公铁交通便利的优势,合理规划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建设好3个物流基地、6个物流中心和4个配送中心,形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向东,服务山东东部,以青岛为龙头,承接国际物流;向西,服务山东西部,面向全国物流。

1.以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为重点,培育开放、公平、有序的物流市场;

2.以深化对外开放为先导,以市场换发展,重点引进国内外着名物流企业,采取多种投资和合作方式,促进它们参加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建设;

3.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完善物流节点和线路的空间布局,构筑高效率的物流网络;

4.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提高潍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

5.以物流政策平台建设为支撑,提高潍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法治化水平;

6.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潍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三)指导原则

1.依托第二产业,服务工商物流

2.立足腹地经济,挖掘物流潜力

3.着眼全局,与省市总体规划协调并进

4.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增强物流辐射范围

5.整体规划,有序开发

6.整合存量资源,发挥整体优势

(四)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0年,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

(1)初步建成立足潍坊、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形成以青岛为龙头、以潍坊为集疏中转枢纽、从国际物流-青岛物流-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山东各区域物流(潍坊、青岛除外)的双向物流链(见图1-1)。

图1-1 “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物流链

(2)建成功能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以信息化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物流业促进潍坊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物流发展政策平台;构建三大物流基地、六大物流中心与四大配送中心,形成分别定位服务于全方位物流需求、本地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城市物流需求三个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见图1-2)。

(3)整合全市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实现物流组织形式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培植信息化、网络化与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组织体系。

(4)形成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圈和畅通高效、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5)大力促进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高于16%(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根据估算目前潍坊市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这一比例)。

2.短期目标(2005-2007年)

营造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制订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和各子系统规划及实施方案,加速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组建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集团,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建设配送中心,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到2007年,初步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构架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现有基础上下降3%,第三方物流成为潍坊物流产业的重要力量。

图1-2 潍坊现代物流体系框架-山东半岛物流枢纽

3.中长期目标(2008-2010年)

全面建设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实现物流产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机结合;做强做大第三方物流;强化物流组织与管理,提高物流业的管理水平。规划到2010年底,形成潍坊市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网络,利用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各类物流服务商提供物流作业和信息服务支持平台。同时,培育5-8家能够带动潍坊及山东半岛地区现代物流业全面发展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把潍坊市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充分辐射周边城市,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再下降3个百分点,物流产业成为潍坊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促进潍坊第三产业及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潍坊市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一)总体规划

1.总体布局

以三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重点,以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为骨架,全面打造潍坊现代物流——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平台:潍坊港物流基地主要承担海运物流业务,形成领航之势;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主要承接国际物流业务,服务于山东东部城市;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承接潍坊西部物流,两者形成潍坊物流的两翼。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重点,不断完善集陆、水、空于一体的货运通道网络,潍坊现代物流就像一架“巨型航天飞机”,将在齐鲁大地上展翅翱翔。

2.服务范围(见表2-1)

表2-1 潍坊市物流服务范围规划

服务区域

服务对象

物流基地

全方位(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第二产业

物流中心

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以区域物流为主)

商贸流通

配送中心

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以市域物流为主)

城市生活

(二)物流基地

1.潍坊港物流基地

(1)规划依据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潍坊港位于莱州湾白浪河入海口以西,水上距天津新港150海里,距大连港184海里;陆上距青岛200余公里,距潍坊中心城区70余公里,可方便进行潍坊及周边城市与国内港口、国际港口的海上运输。同时潍坊港与济青、东红等高速公路和央赣、新海等干线公路相连接,公路快速集疏运网络已初步形成。

✍工业物流需求迫切。潍坊港地处“三北”(寿光、寒亭区、昌邑三地北部),有全国最大的原盐生产基地和海洋化工基地,距淄博、东营、滨州、济南等地市较近,直接腹地广阔,货源充足。尤其是山东海化集团的纯碱产品出口量非常大,潍坊港正在新建两个5000吨专用泊位为其提供出口物流服务。

✍发展水运前途广阔。一直以来铁路运力紧张,无法满足运输需求,为保障客运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运输,一般物资的铁路运输需求更是难以得到满足;公路尽管方便快捷,但其运价偏高,导致物流成本难以降低。而水运满足需求能力强,且成本很低,因而发展水运有利于潍坊市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港口物流设施不断完善。潍坊港现有两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按5000吨设计)和1个3000吨级滚装泊位,2003年续建两个5000吨级散装纯碱出口专用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达到197.4万吨。港口各种装卸、仓储、通信、供水、生活等物流及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生产、代理、查验等服务机构比较健全。潍坊港现为国家二类开放港口,2004年下半年将升级为一类开放口岸。

✍港口业务增长迅速。与1999年相比,2003年潍坊港(原潍北港)吞吐量增长了295%(见表2-2)。从港口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不难看出,经济发展对潍坊港口的业务需求不断增大,而潍坊港物流基地建立后将对潍坊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表2-2 潍坊市1997-200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 单位:万吨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潍北港

6.2

2.5

71.6

73

141

207

282.5

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200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经过近几年的运营,潍坊港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完善了渤海湾南岸的港口布局,打通了潍坊的海上运输通道,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为潍坊特别是“三北”货物的进出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条件,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拉动了“三北”海洋化工、浅海开发、运输、餐饮、旅游、劳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2)布局规划

主要由海洋化工物流和散杂货物流两部分组成:海洋化工物流位于潍坊市海化开发区海化街西;散杂货物流位于潍坊港务局所属的新港区。“十一五”期间,将建成4个5000吨级专用泊位和4个10000吨级通用泊位,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实现一类口岸开发功能,开通货物滚装航线。

借鉴国外物流节点和国内已实践证明较好的深圳市物流节点的建设经验,按类比法估算,其物流设施规划用地112.5~119公顷,但考虑到国家土地政策的限制,同时结合潍坊港实际物流需求,潍坊港物流基地规划用地85~95公顷。其中,海洋化工物流主要面向山东海化集团提供物流服务,规划用地30~35公顷;散杂货物流规划用地50~60公顷。

2.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

(1)规划依据

✍区位优势。基地的一部分位于潍坊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区位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济青、潍莱两条高速公路穿越其中,东西横贯山东半岛的胶济铁路复线沿高新区而过,客货运输便捷。基地另一部分——国际集装箱物流区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接合处,紧靠济青高速公路和206、309国道,是山东半岛外贸货物进出口青岛海岸的交通枢纽和集疏中心。

✍资源优势。潍坊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已建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站内堆存、装卸、仓储、搬运、检测等各种中转设施齐全完整;海王医药物流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也即将动工;潍坊百货集团中百配送中心现有立体仓库3.1万平方米,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于一体,建立了覆盖山东全省延伸到邻省周边地区的分销配送网络;其它各种物流基础设施也正处于规划建设中。

✍开发区环境建设优势。从硬环境看,开发区拥有便捷的交通,充沛的电力,发达的通讯,优质的水源,完善的社会配套设施;从软环境看,健全的政策法规、优质高效的诚信环境,符合国际惯例的办事程序、高质量的服务等。

✍物流潜在需求巨大。高新开发区充分依托市区雄厚的科技经济资源优势,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且高新区的发展态势良好,为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国际集装箱货物中转需求增长迅速,潍坊地区2001年国际集装箱进出口量达8万TEU,五年内将迅速增长到30万TEU;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药品年销售量达120多亿元,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广;中百配送中心年商品配送额达8.9亿元;农产品出口加工区服务山东东部并面向国际市场,物流潜力强劲。

(2)布局规划

基地内设置出口加工物流、医药物流、国际货物物流、中百日用品物流、纺织品物流等物流功能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规划用地115~125公顷。

出口加工物流区位于出口加工区内,主要面向山东东部提供产品加工配送服务和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出口物流服务,物流规划用地18~20公顷。

医药物流以海王医药物流为主体,位于潍县中路东南角,主要是为山东省内各大医院、药店等提供药品配送业务,物流规划用地18~20公顷。

国际货物物流区位于寒亭区郭家官庄霞飞路南段,处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的西北角,紧靠济青高速公路和206、309国道,依托潍坊国际集装箱中转站,物流规划用地12~15公顷。

动力机械物流面向潍坊市及周边城市的机械工业提供物流服务,重点客户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巨力集团等动力机械企业(包括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物流规划用地20~25公顷。

日用品物流主要以中百配送中心为主体,培育发展日用品专业配送中心。位于潍坊高新开发区胜利东街甲1号,物流规划用地8~10公顷。

其它物流功能区主要包括:轻工物流、建材物流、纺织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等,物流用地规划总面积35~40公顷。

3.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

(1)规划依据

✍区位优势。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位于开发区的东南部,胶济铁路、309国道横贯东西,具有规划物流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为开发区工商企业及周边区域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开发区内各种配套设施已基本齐全,物流基地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较好。原万方物流园区位于物流基地的东南角,拥有潍西集装箱联营货场,3条铁路专用线和仓储基础设施;中邮公司在此拥有分拣中心、停车场、仓库及其它邮政服务设施等。

✍政策环境优势。为了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区建设,潍坊市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等,为外商创造了宽松的投资软环境,也为物流企业的运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潍坊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对开发区物流规划的重视。潍坊市外商投资开发区是潍坊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潍坊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在开发区范围内行使管理职能,并享有省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对开发区物流规划十分关注,因而在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规划中,将开发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对象来考虑,以求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开发区发展需要。随着潍坊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区规划建设的进行,开发区内的工商物流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及早为其规划建设物流基地,有利于开发区内工商企业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

(2)布局规划

基地内设置铁路集装箱物流、中邮物流、商贸物流、燃料物流及其他物流功能区。物流基地位于潍坊外商投资开发区的东南部,胶济铁路、309国道横贯东西,东起长松路,西至杏乐路。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的规划用地80~90公顷。

铁路集装箱(散杂货物)物流以原万方物流园区为主体,位于物流基地的东南角,依托潍西集装箱联营货场,建立公铁联运综合运输型物流中心。通过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潍蒋路与外省连接,物流规划用地25~28公顷。

中邮物流主要面向山东半岛提供邮政服务,属于专业配送中心,物流规划用地15~18公顷。

其它功能区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展示中心、商贸物流、燃料物流等,物流用地规划总面积38~45公顷。

4.功能规划(见表2-3)

表2-3 潍坊市三大物流基地的服务功能

协调

管理

招商

引资

政策

落实

信息

服务

物流

整合

经济

开发

配套

服务

潍坊港物流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

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

5.服务范围(见表2-4)

表2-4 潍坊市三大物流基地服务范围

物流基地

服务区域

服务对象

潍坊港

物流基地

国际物流、

区域物流

海洋化工物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散杂货物内外贸物流(以内贸为主)

高新技术开发区

物流基地

国际物流、

区域物流、

市域物流

国际集装箱货物中转物流,动力机械物流,出口加工物流(包含向山东东部配送、向国际市场出口),医药物流(覆盖山东全省),日用品配送,以及纺织、轻工、汽车配件、建材等物流服务

外商投资开发区

物流基地

区域物流、

市域物流

燃料物流(服务山东西部),铁路集装箱(散杂货物)物流(服务山东西部),中邮物流,商贸物流及其它物流服务

(三)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1.物流中心规划依据与区位布局

(1)航空物流中心

主要提供仓储、分拣、配送、深加工、保税加工等物流服务,物流规划用地12~15公顷。

(2)金宝物流中心

金宝物流中心主要提供汽车交易、汽车配件、建材(以钢材为主)配送等物流服务,物流规划用地20~25公顷。

(3)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主要面向潍坊市区提供肉类、水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配送服务,物流规划用地4~6公顷。

(4)南方物流中心

地处潍坊城区南部宝通街与水库路路口东南侧,东西可直达济青、潍莱高速公路路口,距离商品城、工业品城、汽配城、电子城和纺织品城不足三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南方物流中心规划面积20公顷,拟建库房20000平方米,硬化货场150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车辆300多部,设计年货运量60万吨。

(5)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中心

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中心以潍坊市兴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潍坊市中天棉麻有限公司、潍坊中农化肥销售有限公司、潍坊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潍坊市供达经贸有限公司等为主体组建,针对潍坊市及山东省内的农资配送,物流规划用地15~20公顷。

(6)钢材物流中心

设置金属材料配送中心和钢材流通加工中心,物流规划用地8~10公顷。

2.配送中心区位选择与布局规划

(1)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位于奎文区二十里堡车站一街7号,主要以中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规划发展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规划用地3~5公顷。

(2)快直送配送中心

位于奎文区健康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东南角,以潍坊快直送运业有限公司为主体规划建设,主要业务是公路运输、仓储服务及货物装卸;物流规划用地4~6公顷。

(3)鲁东图书配送中心

位于寒亭区,由山东省新华书店投资建设。主要承担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淄博等六市40多个县市学生用书供应和图书、电子音像制品、办公文化用品的配送业务,物流规划用地15~18公顷。

(4)人民商城配送中心

位于潍坊人民商城内部,以小商品城物流中心为基础建设人民商城配送中心,以货物仓储、中转、配送、物流信息等业务为主,物流规划用地4~6公顷。

3.功能规划

(1)物流中心功能规划(见表2-5)。

(2)配送中心功能规划(见表2-6)

表2-5 潍坊市物流中心功能定位

货运

配载

储存

装卸搬运

包装

物流信息处理

流通加工

增值服务

航空物流中心

金宝物流中心

农副产品

物流中心

农业生产资料

物流中心

南方物流中心

钢材物流中心

表2-6 潍坊市各配送中心功能定位

仓储 保管

流通

加工

信息

提供

增值 服务

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快直送配送中心

鲁东图书配送中心

人民商城配送中心

4.服务范围

潍坊市六个物流中心的服务范围见表2-7;四个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见表2-8。

表2-7 潍坊市物流中心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

物流中心

服务区域

业务范围

主要客户

航空物流中心

区域物流

邮政快件、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和海鲜及农副产品的仓储和运输服务

山东各城市的中国邮政,胶东半岛高科技企业等

金宝物流中心

区域物流

汽车及其配件的采购、仓储和配送,旧机动车的集中、加工、仓储和配送,建材(以钢材为主)的采购、仓储和配送,服务辐射山东全省

山东省各大汽车及配件销售网点、建材(主要是钢材)销售网点和消费大户,旧机动车的出售与购买者

农业生产资料

物流中心

区域物流

潍坊市及周边城市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储存和配送

各供销社、农资连锁超市和农村市场

农副产品

物流中心

市域物流

农副产品的集中、加工、仓储和配送

潍坊城区及周边县市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和市场

南方物流中心

市域物流

潍坊市工商企业的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业务,各种货代业务

潍坊市工商企业

钢材物流中心

区域物流

主要负责潍坊市及周边城市金属材料的采购、加工和配送业务

上游的鞍钢、攀枝花、邯郸等钢铁企业和下游山东省内的工商企业

表2-8 潍坊市配送中心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

配送中心

服务区域

业务范围

主要客户

生鲜食品加工

配送中心

市域物流

蔬菜、瓜果、肉类等生鲜食品的加工和连锁配送,范围覆盖潍坊市及周边城市

潍坊市及周边城市各大商店、超市等

快直送

配送中心

区域物流

为省内外、国内外企业在山东及潍坊地区所经营的普通货物提供仓储、配送、中转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潍坊市及周边城市,潍坊市区提供24小时送货服务

上游:可口可乐、台湾旺旺、波司登、娃哈哈、北京三元牛奶等企业;

下游:山东及潍坊地区的商店、超市等

鲁东图书

配送中心

区域物流

学生用书供应和图书、电子音像制品、办公文化用品的配送

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淄博等六市

人民商城

配送中心

市域物流

小商品的仓储、配送等,同时也提供货运、货代、信息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潍坊市及周边城市

主要是人民商城中各种业态的零售商店,同时涵盖潍坊市内及周边城市的商店、超市、商品市场等


三、潍坊市物流信息网络平台规划

(一)潍坊物流信息共享模式

企业间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规范性较差,实现难度大,维护困难,转换成本高,虽然内部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但内部信息系统做好了并不一定就能使物流系统的效率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而由政府规划建设覆盖全市、统一开放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更能实现物流信息的通畅、共享,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从而更好地整合全市物流资源,体现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图3-1)。

(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体系结构

1.总体结构

如图3-2所示,其中,行业信息平台泛指除物流业务信息平台外有物流需求的为特定产业或产品服务的信息平台。

2.一级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各行业信息平台和物流业务信息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统一存储。通过和二级平台的接口建设,拟定数据规范和通信协议,实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二级平台间的数据交换、信息查询、物流市场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

3.二级平台

包括行业信息平台、物流业务信息平台、政府职能部门支撑信息平台和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平台。

行业信息平台是为特定产业或产品服务的信息平台,如以蔬菜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蔬菜交易电子信息平台,以铝产品为主的铝材市场(中国铝材网)等。

物流业务信息平台支持物流企业的业务处理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行业信息平台以外的其它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提供相应的物流信息服务。它是潍坊市物流信息网络平台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企业、物流用户和政府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场所。

政府职能支撑信息平台是由对物流运作提供相关业务数据支持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集成、管理和交互的网络空间。

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平台汇集了与物流业务运营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以实现政府对物流市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

4.三级平台

由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等物流提供商和企业用户的内部信息系统组成,它们的建设和实施涉及到具体的物流业务范围及其功能。


四、潍坊市物流发展政策建议(一)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

1.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树立高屋建瓴的发展思路

潍坊市各级管理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充分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影响,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积极推广使用现代物流。

2.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

由市政府牵头组建潍坊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贸易局。建议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贸易局、计划委员会、交通局等有关部门的主管领导任副组长。

3.引导成立物流行业组织

由市政府引导成立潍坊市物流协会,统一对外组织、参加现代物流会议和推广现代物流活动,并协助市政府管理物流行业。

4.建立物流信息统计制度,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组织专门的力量,开展潍坊市物流业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潍坊市物流资源的基础数据,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地方物流信息统计制度,为潍坊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5.政府采取有利措施,促进现代物流技术装备和设施在企业的应用

潍坊市要重视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内部的现有物流技术装备改造与现代化物流技术装备及设施的引入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实际需要,逐步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等技术。

(二)制定与完善潍坊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行业规则

1.制定积极的物流产业政策

重视物流产业发展,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将人、财、物等基本要素适当向物流产业倾斜;贯彻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本位、追求市场主体利益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基本方针。

2.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扶持

参照潍坊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完善对现代物流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对于物流相关项目,在项目正式启动后的一定时期内,根据其投资的项目所属产业、行业政策,按规定给予最大限度的税收优惠。

3.提供用地优惠

将物流基地用地列入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在物流基地内列入市政府规划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新增用地,土地出让金及市政府基础设施配套费按标准下限征收。企业以原划拨土地为条件筹集资金和设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按规定补交最低标准的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作价出资。企业经批准对旧仓库等设施进行易地改造,新建物流中心时,原土地由政府依法收回重新出让,所得土地出让金返还企业用于抵缴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应缴的土地出让金。

4.给予用电价格优惠

优先保证重点物流企业电力供应,不轻易拉闸断电。凡属现代物流企业,其用电电价享受大工业的电价优惠。物流企业使用的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加工设备,以及列入省市规划和重点扶持的物流基地、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大型中高级批发市场、物流龙头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用电,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

5.制定物流市场和行业规则

工商局要在交通部门协助下,参照交通部有关注册运输企业的规定,制定现代物流企业的准入规则,明确物流企业的注册资金、经营项目、人员要求与注册手续等。建立物流服务的质量标准及行业规范,具体包括物流企业质量保障制度、物流服务的质量标准与监督体系、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和公布有关物流服务内容等一系列规定。

6.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收费管理

加强收费管理,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对违反国家规定设置的收费站点,要立即停止收费并限期拆除相应设施。

(三)分层次全面推进潍坊市物流发展

1.以深化开放促进物流枢纽建设

潍坊物流企业应该因势利导,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实施“洋为中用”战略,在短时期内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提高物流供给水平,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2.全面推进物流基地建设

在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和境外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同时兼顾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结合。物流基地的建设要坚持先改造,后重建;先整合,后规范;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经营;滚动发展和跨越发展并进的原则。

3.完善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由部门或地方制定的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的有关规定,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4.构建现代物流企业体系

一是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二是工商业物流“裂变”或加速其物流外包;三是第三方物流功能提升;四是外资物流引入。

5.积极推进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扩大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潍坊市设立物流企业;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参与潍坊市物流设施的建设或经营。

(四)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在加快建设高覆盖率宽带接入网中,推进潍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各物流信息专用系统的建设,企业业务交易支持系统、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等的互联互通、业务融合和整合。建设一个与国际互通、标准统一、接口开放、功能通用的基础物流数据平台,各基地及物流与配送中心、各类用户,都能通过各自的网络与信息平台,方便地进行权限访问和基础物流数据及信息交换。

(五)营造良好的物流研发和人才环境

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物流技术、管理、策划的专业人才教育体系,满足对物流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一是鼓励与有条件的高校合作办学,大力培养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二是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现有物流人才或聘请国内外物流专家,举办多种形式的物流讲座;三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物流和配送专门人才。

同时,做到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并重,根据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吸引物流人才的优惠政策,不失时机地引进高级物流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 江苏省 纲要 发展战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