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批判与对话:感受为本取向的个案工作课程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01-24 21:12:08   浏览量:

万婧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判与对话:感受为本取向的个案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与探索” (项目编号:jgxmyb18088)

摘要:个案工作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满灌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而以感受为本的教育模式可以回应存在的局限,它强调了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关注了学生个体化的发展,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的方式进行,本文试图理解和探索此模式。

关键词:批判;对话;感受为本;个案工作

目前,大多院校对个案工作教学改革普遍研究的方向是强调“情景式”、“体验式”教学的融入,以此探讨如何将个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然而笔者多年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教学实践及反思发现:仅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远远不够;个案工作的教育只关注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也远远不够。一名合格的社工首先应该是满意自己的,是具有专业价值观实践能力、敏锐的自我反思能力及社会洞察力的。而这些能力的实现需要把个案社会工作知识的讲授变成与以往知识和价值观的对话过程,需要把单纯的实践教学转化为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是怎么感受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和技巧的,需要着重关注讲授者及学生本身的经验和感受。个案社会工作强调“以生命影响生命”,而实现感受为本的教学模式,需要以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的方式来完成。

一、个案工作课程教学应有之“意”

个案工作是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的一项专业服务活动,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优质的个案工作服务需要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过硬的专业技巧,而核心在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与人打交道的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是最难而且模糊的服务活动,绝不是一本书、一篇论文所呈现的那么简单。

早些年,笔者开展个案工作教学采取的是理论讲解加沉浸式体验的模式,发现学生往往能够将个案工作的定义、理论、价值观、需要注意的专业技巧背得烂熟,能通过情景模拟在社工实验室中运用技巧,看似掌握了要领,但在学期末布置的实际真实个案实践任务中,往往束手无措,课堂中再三强调的比如“案主自决”等技巧,往往被打破,易以自我内在架构看待案主的问题,道理都懂,操作不会。这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个案工作,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审视自己,缺乏批判性,也没有真正反思自我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关系。另外,专业敏感性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它需要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批判力、道德实践能力和情感的敏感性,而这些能力的養成,一定是需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关注他们的所得、疑惑、反思和探索。

个案工作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共同创造的意义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有能力创造,老师和学生的经验同等重要。每个人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尊重学生个体化。以开放、宽容而愉悦的氛围展开交流。通过交流,深化对个案工作的理解和自我经验及价值观的审视。“对话”成为教育的核心。以感受为本,感受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快乐。把教学本身作为个案工作的实践。

个案工作课程应该是批判性、反思性的过程,反思是一种经验式的学习,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同时具备“不批判”与“批判”的能力,坚持“价值中立”尊重案主个体化的“不批判”原则及坚持对自我的审视,对自身价值观偏见的批判,对社会非理性观念的批判,对人云亦云的流言的批判,具备社工应有的批判性思维。

二、感受为本取向的个案工作课程教学模式

厦门大学童敏教授将后现代思想所强调的人的日常对话基础引入到个案工作的教学中,强调从感受入手,让学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警觉他人的不同价值视角,并借助消除单向价值视角的一致或对立的虚假理解和感受,接近他人。这里的感受是指学生是如何感受社会工作教育者讲授的个案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又是如何相互交流的。

感受包括信息的接受,也包括对信息的处理和反馈。对话交流是最好的表达感受的方式,对话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感受,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巧的不解和怀疑,包括对自我、对人际沟通、对世界认知的疑惑和不足之处。在对话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厘清专业价值取向。在对话过程中达到对知识和专业价值观的真正的内化。

三、感受为本取向的个案工作课程教学新模式的运用与探索

笔者近两年实践了感受为本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倾听并理解他们的疑惑和“有意思的想法”、“不知道对不对的想法”,也在教学中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时常与学生以“批判性”的态度,更加理性的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从期末学生呈现的报告来看,学生专业素养进步很大,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成长。于是,笔者也对此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课程目标的设置:

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视为主要的上课形式,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醒觉,改变态度,提升专业技巧。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情感、认知与反思能力,透过对话、体验和实际的经历来学习,以一种个体化的方式去体会和处理问题。

课程设计:

小班教学,将对话教学作为上课的主要方式,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开启一个对自我、社会工作技巧及案主问题的批判性反思和对话空间,也培养一个互助、支持性的学生小组;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个案社会工作的实践,完成实践报告和反思报告,让他们在真实案例中得到成长。

课程评价

以学生的感受为课程的主要评价体系,在学生的课程反馈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我们强调以对话为主要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传递就不重要,它依然具有不可忽略的基础性意义,体验式的教学在个案课堂中依然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模式的探索,回应了两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此模式对老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审视自己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值得提出的是,新模式的开展亦需要学校的支持,学校层面应该打破对固有教学方式的规定,给教师足够的创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童敏.两种个案社会工作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04.

猜你喜欢批判对话关于高中文化生活课教学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思考东方教育(2017年20期)2017-12-26新闻照片的语义学结构与真实性研究速读·下旬(2017年9期)2017-09-11纳兰性德七绝《怀古》二十首的批判思想文教资料(2016年26期)2017-02-22用“对话”架起道德养成的桥梁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三多”,构建词语教学的精彩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11期)2016-11-14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高中语文教学师生平等对话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8期)2016-08-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商(2016年23期)2016-07-23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2期)2016-05-19

相关热词搜索: 为本 个案 取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