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凝视与被凝视:土味短视频中的小镇青年实践

发布时间:2022-03-05 11:24:19   浏览量:

常榕莎 王文慧

【关键词】凝视;土味短视频;小镇青年

一、背景与问题

受益于互联网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中国短视频用户预计在2021年增至8.09亿人。[1]通过短视频平台的赋权,大量的小镇青年参与到影响内容的生产与观看中,并通过土味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2]

目前学界对“土味短视频”还未有明确定义,如果从创作者和观看者的角度出发,“土味短视频”是由三四线城市或乡村地区的“小镇青年”创作的用来表达内心情感和释放自我的影像内容。[3]小镇青年通过夸张表演、怪异装扮和社会语录吸引用户眼球,“Giao 哥”“郭老师”“咆哮的阿良”等都可作为代表博主。

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单元,生活在其中的人需要被及时关注。本文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下,小镇青年群体展现了怎样的土味视频化生存方式,又向社会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心理诉求。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凝视理论

“凝视”(Gaze),常被国内学者译为“注视”、“凝望”、“盯视”等。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最早关注“注视”问题,“一个人在‘我思时,不仅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他人。我们‘我思时,是在他人之中发现自我。”[4]拉康对“看”这一行为进行了着重分析,在拉康看来,主体建立在匮乏、认同、自我的诞生和想象上,人的主体不过是一个幻象,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福柯主要对“凝视”中双方的权力关系进行探讨。

伴随着媒介技术发展,摄像、电影、广告等媒介产品为“凝视”理论的运用提供了更多研究对象。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中隐藏的权力运作关系也成为了“凝视”理论研究批判的对象。土味短视频展示着小镇青年的生活空间,该空间也被视频用户所凝视。借用凝视视角分析土味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文献数量较少,本文借助凝视理论视角分析土味短视频和小镇青年群体的勾连关系。

(二)小镇青年与土味短视频

小镇青年成为近年来被频繁提及和关注的群体。小镇青年年龄在16-40岁之间,他们长期生活在县乡镇村。[5]近年来,学者对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群体的形象已有关注。短视频的普及,助推了村民从失语的“他者”到自我言说者的转变。[6]小镇青年与短视频的互动使得他们的生活状态及思想动态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得以呈现。短视频中的内容生产影响着小镇青年的生活实践及拍摄创作,比如网络流行语。[7]同时,网络短视频为小镇青年提供了身份认同的虚拟空间,小镇青年在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不断寻求身份认同,并且乡镇青年正是在这种文化实践中,积极自我表达,他们的声音也对主流文化叙事构成了一种有益的补充。[8]可见,目前对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研究大多是阐释性文章,缺乏新时代背景下深层次的心理与情感探究。

笔者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7位符合小镇青年群体特征的对象进行访谈,他们都是土味短视频的用户,了解土味短视频的内容特征,通过访谈以期了解他们在观看土味短视频时的内心深层想法。

三、土味短视频中的小镇青年形象

欧文·戈夫曼指出,人们日常生活一切社会行为,都是社会情境和个人表演的产物。[9]要想在众多土味短视频中出彩,“土味”网红会采用精心设计的表演来迎合用户期望,比如“杀马特”这样夸张怪异的服饰妆容、“奥里给”这样的台词,事实证明它们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有百万粉丝的土味短视频博主不在少数,本文根据网络知名度和代表性,选择了郭老师、脚艺人赵样帅和华农兄弟三位小镇青年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三人在网络上较有影响力。截至2021年5月,在抖音平台上郭老师有712.6万粉丝,粉丝量庞大;华农兄弟有396.4万粉丝,而且被众多媒体报道过;赵样帅有38万粉丝,他创始的脚艺人视频在网络引起模仿热潮,即用踢腿来耍帅。明星郑恺一段与团队一起踢腿的视频获赞487.7万,“李斯丹妮式脚艺人”“张含韵变身脚艺人”也成了热门。另一方面出于三人呈现出不同的土味风格。郭老师以刻意的展示丑、表演丑作为卖点,呈现粗糙、奇异角色形象,她在视频中常说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话,甚至形成了独特的语调,被网友戏称为“郭言郭语”;她将猕猴桃读作“迷hotel”,草莓读作“粗莓”,令人发笑,引起网友们模仿。华农兄弟以竹鼠养殖出名,最初只是借助网络视频宣传自家养殖的竹鼠,作为知名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他们的视频中表露了广大乡村青年质朴自然的性格特征,也呈现出更多乡村风景。脚艺人的创始人赵样帅采用仰拍的视角,以农村土路为拍摄场景,一只手拿着自拍杆,穿着一身黑色西服,佩戴墨镜,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节拍的一个个甩腿动作,呈现了一位“土到极致就是潮流”小伙形象。

我知道郭老师,“郭言郭语”,还能经常在新闻上见到,我一直以为她年纪挺大的,其实她也就二十多岁,就是感觉她整个人的行为言语都透露着一种很精神和疯的感觉。(A03访谈者)

网络短视频为小镇青年的表演提供了“前台”,短视频博主往往会沉浸于以身体为符号的“角色扮演”中。一个土味短视频走红,背后就有众多用户模仿,进而形成病毒式传播,如土味短视频中身穿紧身裤、脚穿豆豆鞋的“精神小伙”穿搭,以及郭老师的“郭言郭语”。小镇青年在土味短视频中更多呈现的是乡土青年的身份,并没有与大城市相结合,这一方面是小镇青年对融入城市化进程受挫的自我安慰,另一方面是通过无厘头的荒诞方式对精英文化的解构。

四、他者凝视后的土味短视频

(一)高雅文化浸润后底蕴丰富

“他者凝视”可以理解为一种抽象的觀看权力,“自我表达”在这种无形压力的冲击下慢慢改变。随着用户的审美疲劳,土味短视频最初走的路不断改变,猎奇夸张的风格并不是永恒之路,优质内核才能使之长久不衰。华农兄弟的视频中展示了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满足城市人群想回归乡村生活而不得的观看愿望,因此华农兄弟才能够持续走红。

可能审美的差异,也可能是他们创作的视频质量良莠不齐,我觉得还是来自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物给了土味短视频标签化的指认,对乡土小镇青年土味视频文化,除去不良影响,也是他们的一种发声权力吧。土味正能量也是能起到好的作用的。而且每个人生活状态都不一样,我也没资格评价他们的生活状态,人家自己快乐就挺好的了。(A04访谈者)

在国家网信办、广电总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完善针短视频平台内容规范的法律法规的形势下,小镇青年在创作与拍摄土味短视频时要保证视频内容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求。

(二)土味正能量呈现

最近,小镇青年创作出许多传播正能量的土味短视频,具有教育意义。比如某一短视频中,一女孩为了不让盲人老奶奶过马路踩到水,把外套脱下放进水里让老奶奶踩着过,背景音乐配以“正道的光”。相关弘扬孝悌、正义等正能量的视频数量众多,在一个个土味正能量短视频中,且不论剧情、演员演技如何,其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了网友的认可和好评。小镇青年通过土味短视频传递出普通人积极向上的态度,也展现了他们的积极追求。

我觉得,土味视频给我带来的有搞笑,也有正能量,就比如说冬泳怪鸽,他的生活条件不是特别的好,可他面对生活特别的有活力,有个年迈的父亲,还有一个生病的弟弟,在别人眼里可能他就是一个“怪人”,但是他面对的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A01访谈者)

我不是很认可小镇青年都涌去拍视频。因为我觉得,可能有人拍短视频是为了挣钱,但是也有人真的是为了宣传小镇。我看土味短视频也不是为了吸收有用的知识去的,只是为了好笑,所以我也没打算在里面学到什么东西,也没有觉得它不好,因为它至少满足了我的娱乐需要。对土味短视频的态度,它不用被完全摒弃掉,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更大的改善空间。(A05访谈者)

依托于短视频平台的低门槛准入条件,小镇青年拥有更多的发声机会。小镇青年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求他们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理性表达自我。

(三)商业资本侵蚀后的偏离

亚文化的发展似乎难以逃脱“抵抗-收编”的宿命,伴随着土味短视频博主的走红,市场会需要博主的名气积累流量进行变现,粉丝在看过土味视频后,对其中呈现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或者工艺品产生兴趣,土味短视频创作者可通过电商平台出售产品,从而实现从网络到现实的流量变现。

现在有新闻说有网红村,发展成这种产业基地,一个村里面一个小镇上,人手一个手机,专门做这种短视频,所以说有很多人就是单纯为了盈利赚流量,无论他们的行为在别人看来多么怪异多么疯癫。(A07访谈者)

我觉得土味短视频拍摄者最终目的都是赚流量赚噱头,播放量什么的,可能在我们看来很怪异的行为,只要是有人看,只要有流量就够了,郭老师表演得越“疯”就说不定越有人去看。(A03访谈者)

结语

小镇青年最初在土味短视频中通过夸张的装扮、新奇的造型进入大众视野。他们采用不同于传统精英视角的方式,呈现了一群有血有肉、生活质朴、积极奋斗的群体形象。让人们开始关注到视频背后,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小镇青年群体积极努力的复杂情绪和生存状态。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土味短视频中小镇青年向上努力的一面,秉持包容的态度,接纳这种质朴接地气的文化形式。但短视频平台不是小镇青年放飞自我的法外之地,针对低俗、恶搞的土味文化我们则应该坚决抵制,平台和相关部门需要对该领域加强监管,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

注释:

[1]艾媒大文娱产业研究中心.2020-2021年中国短视频头部市场竞争状况专题研究报告[R].艾媒網,2021.

[2]刘涛.短视频、乡村空间生产与艰难的阶层流动[J].教育传媒研究,2018(06):13-16.

[3]朱琪.反抗与收编:基于城乡关系视角的土味视频的文化意义内涵[J].新闻爱好者,2021(02):79-81.

[4]萨特.词语[M].潘培庆 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6.

[5]人民智库.小镇青年的思想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20)[2020-06-22].https://mp.weixin.qq.com/s?src

=11×tamp=1617260484&ver=2981&signature=7R

6z2*60ENSVKXviUoqPFUZRTsgjLioUP0L3na1TnDdZCegbgCmrZjVmHIEKLKe5z7BHTgHj6D80wZfNs-

OG3FnWv1b-IsN88LqJllnqtomJarPMCVCBPocuEyRVc

*qVV&new=1.

[6]陈力丹,孙曌闻.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当代传播,2020(01):8-12+57.

[7]秦朝森.脱域与嵌入:三重空间中的小镇青年与短视频互动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8):105-110.

[8]尹金凤,蒋书慧.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J].新闻界,2020(08):67-73.

[9]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81.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67.

[2]刘汉波.从土味实验、空间生产到媒介认同——短视频浪潮中的乡村空间[J].学习与实践,2020(06):116-124.

[3]李彪.亚文化与数字身份生产:快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土味文化研究[J/OL].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11.

[4]杨萍.赋权、审丑与后现代:互联网土味文化之解读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9(03):24-28.

[5]杨彪,郭昊天.农民的“出场”:短视频中的乡村振兴图景与话语表征[J].新闻爱好者,2021(02):48-50.

[6]顾明敏.城乡接合部的文化表征:土味美学及土味文化再思考[J].新闻爱好者,2020(05):58-62.

(作者:均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 凝视 小镇 实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