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优化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10 11:27:15   浏览量:

高华 曾朱玲 戴想华

[摘 要] 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为例,分析教师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团队顶层设计、组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不断提升团队成员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和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团队的育人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持久教学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会教、愿教”且懂思想政治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国际居民评估工具inter RAI在广州市社区居家老年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华,项目编号:2018GWTSCX058);2019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养老服务专业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华,项目编号:2019YL01);2020年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健康养老服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高华,项目编号:200201);2020年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生命关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项目负责人:宋文娟,项目编号:200301)

[作者简介] 高 华(1977—),女,湖南岳阳人,硕士,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7-0121-04    [收稿日期] 2021-02-18

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与效果。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教师能否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适应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是能否构建学校德育新格局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了在“大思政”格局下,从分析教师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在顶层设计、团队基本素养、团队育人能力培训、课程思政实践、建设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适合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优化建设的模式。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为了发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专业课程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专业团队的分工协作。大学是学生学习技术、培养技能、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应当担负起此重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且不可割裂。对专业课程而言,“思政寓于课程”,即专业教师在思想教育上要有强烈意识,每位教师都要深挖所授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益,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而“课程承载思政”,强调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专业课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引领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责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追求本质一致,从而达成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思政寓于课程”与“课程承载思政”。

(二)合理团队结构,增强课程思政建设凝聚力与向心力

形成和发展一个有着合理梯队的专业团队,必然需要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即专业带头人、 梯队成员,以及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专业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无疑是师资建设的重点,是构成思想政治教学团队系统的关键要素。首先,有行业权威及养老产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或者负责人,是专业团队建设与发展的掌舵人,对老年护理教学及管理、科研等有丰富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心,这样在决策上必将高效运行,有利于团队建设的组织管理。其次,合理梯队成员必不可少。团队成员在梯队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和知识结构上科学合理,均能参与老年护理教学,在老年相关课程的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可给团队带来更多的教学与科研积累,能开发老年人照护手册和生活能力康复训练、老年照护、老年康复的思想政治资源。最后,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不可或缺。团队成员个体间不同的教育背景、理论与实践积累和科研经验,通过交流与互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各项事务决策与执行过程,为提升团队执行效能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思想政治教师团队制度建设有利于确保课程思政的执行力

思想政治课团队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团队制度,这样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执行力才能得到有力保障。完善的制度设计,有助于推动教师以其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反哺教学,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得益彰,推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比如,确立团队中教师的个人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实現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绩效评价制度,学校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查看材料、听取汇报、观摩检查、学生座谈等形式,重点查访制度落实、职责履行等情况,这将有利于保障课程思政的执行。

(四)思想政治教学团队群策群力共同实现专业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效果

隐性教育是指那些具备概括性和指导性的思想、观念、习惯等,它们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形成的,且一旦形成,就将长期延续和保存,并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没有开展课程思政前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偏重传授书本知识与能力,不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维度的交融关系,忽视价值传播的倾向,忽视对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塑造。“课程思政团队”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的价值观,推进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通过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将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熟悉专业知识与技能、公民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后,团队经过反复推敲论证,反复斟酌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将每一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掘出来,明确课程的育人资源,建立课程育人共同体[2]。

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顶层设计好,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离不开学校的顶层设计与思维担当。学校应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视“德育工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课程思政”建设视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为出发点,以“办什么样的学校、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作为导向。同时,深刻领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理解其核心思想,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订规章制度,明确建设内容,强化保障措施,精准施策,设立专项资金推进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保障思想政治团队建设,构筑具有学院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二)建立队伍,确保价值引领的效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战略高度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为了加快实现“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要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为开展深层次合作、增强团队建设实效,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格局,要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师资与二级学院专业课师资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组建,团队成员规模在10人左右。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专兼职教师队伍相结合,形成合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团队成员是来自老年服务、护理(老年方向)、康复、思政、社工等不同专业和企业的专兼职教师,大家相互协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壮大的团队。

2.在团队人员素质上有明确的选择标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要切实履行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担当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故此成员务必经过高标准的选择。团队负责人是专业团队的核心人物,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掌舵人,起着引领、指引的作用,其不仅要思想政治水平过硬、有崇高的价值追求、治学严谨、学术成就高、教学经验丰富、领导能力卓越,而且需热忱于教学与科研事业,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投入每一项任务,而不是只做任务的分配者、检验者和成果享用者。老年服务专业团队负责人还要有养老产业行业权威及影响力。团队成员构成除了梯队、年龄、职称与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全局意识、集体精神、共同愿景目标与理想信念、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以及将这些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意识、有“愿教”的动力与“会教”的能力,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情怀。

(三)强化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团队教师的育人理念、教学能力、育人情怀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堵点和痛点,要切实解决课程思政改革才能顺利推进[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工作者做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广大高校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于日常教学工作中,为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勠力同心。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做到“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如此才能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4]。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经常性地开展典型经验学术交流、现场课程思政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外部考察学习等活动,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苦功;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在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中,要注意提高针对性,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

(四)注重实践,检验课程思政团队的育人能力

团队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专业课程思政服务,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随着团队的建立,要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实践。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课堂,用好课堂、用足课堂,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初期建议根据团队建设目标,遴选2~3门课程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制订本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1.团队成员应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知识的科学逻辑,科学挖掘、用心开发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就老年服务专业而言,其团队成员应深刻了解专业课程是为了迎合服务“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对接“互联网+养老”发展要求,应对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政策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养老、普惠养老、个性养老的迫切需求,满足养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对管理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人才素质更好的要求而开设的。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养老产业链中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核心技术岗位,适应“医养融合、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养老模式”转型发展的新业态就职岗位,还要能长期服务于广大失能、失智与慢病等重点老人群体,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照护、能力康复、养生保健等最为迫切的养老服务问题。鉴于此,团队成员要结合专业学生成长、行业产业发展、当前社会进步的需求,挖掘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尤其要重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3]。

2.教学团队应根据本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指导各门入选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和教案设计,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编制课程思政示范案例集,编写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参考资料等教学文稿,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教学大纲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的情况下,“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地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融通课堂内外开展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教育,组织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整理汇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及感悟,以及其他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

3.本团队还要经常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轮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分享会、讲坛、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比赛学生评教、学生访谈等活动,接受来自专家、企业同行、学生的多元教学效果评价,检验思想政治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从而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找出不足,为后续其他课程示范做进一步的展望。

(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持久的教学动力

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是激发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内在动力,直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痛点的关键机制,课程思政改革需要系统健全激励机制,如思想政治团队目标、行为、榜样、荣誉、形象等方面的精神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上向课程思政教师倾斜的物质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评价方面要让教师感知到“公平、公开、公正”。

总之,影响“课程思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是关键。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团队优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高层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有情怀深、“会教、愿教”、懂思想政治的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晓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思考——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9):9-10+13.

[2]詹鹏,邵献平.论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构建高校德育教学共同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35-140.

[3]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10.

[4]康沛竹,艾四林.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3):15-18.

Analysis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Elderl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as an Example

GAO Hua, ZENG Zhu-ling, DAI Xiang-hua

(School of Nursing,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5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lderl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ing tea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ly by carrying ou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aspects of doing a good job in top-level design of the team, establishing an excell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m,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the team members i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testing the educational ability of the teaching team in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ing an incentive mechanism to stimulate teachers lasting teaching motivation, can we build a teaching tea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with the teachers who can teach, are willing to teach, and underst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m;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elderl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面向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21年6期)2021-07-27奠基与摆渡江苏教育(2021年10期)2021-07-0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高教学刊(2021年3期)2021-06-20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机电设备维修》教学改革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年4期)2021-04-13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6期)2021-04-12基于课程思政的主题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21年1期)2021-04-09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文教资料(2020年33期)2020-04-12新设专业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途径和方法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5期)2017-05-09基于知识模块划分的高校教学团队构建的思考价值工程(2016年35期)2017-01-2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文学教育下半月(2016年8期)2016-08-16

相关热词搜索: 路径 团队 优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