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唐代书法与园林的“表法”“内意”之关联

发布时间:2022-03-22 12:02:36   浏览量:

徐娇 李阁

摘 要:书法艺术与园林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但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从表层法则和深层意蕴两方面对唐代书法和园林的审美心态和审美意识进行分析,从而挖掘二者相通的艺术语言及创作思想,以便准确地将书法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关键词:唐代书法;表层法则;深层意蕴;现代园林设计

一、表层法则——书法与园林的审美心态

表层法则是物体的外在表现,从审美心态角度理解,唐代书法与园林之间在表层法则方面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线条与结构构成书法艺术美,空间与序列营造园林意境美,书法的线条、章法、构图与园林营造手法一一对应。

(一)艺术技法相通

唐代是书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孕育出唐楷和唐草。所谓“唐人尚法”说的就是唐楷,“尚法”指尊崇、重视法度,并严格地按照“法”的要求行事。书法的“法度”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在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的艺术规范,其二是指书法的审美标准、审美模式[1]。唐楷的“尚法”也可体现在园林方面,园林都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并运用某种造园手法,改造地形,配以建筑小品、花草树木,模拟大自然规律。唐楷笔法不曲不折,字法横平竖直,章法严谨稳重;皇家园林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有一定的规律法则。

唐草也是唐代文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途径,特殊的社会背景让文人通过书法张扬性情,以张旭、怀素为代表。唐草是在一定的规律和规范基础上,呈现笔意奔放、笔势连绵的特征。唐代园林与唐草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文人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艺术途径。唐草笔法笔画连绵,字法相互连带呼应,章法流动畅达;私家园林曲折有致,效法自然,追求原始自然之美。

(二)唐代書法章法与园林时空序列的关系

章法美的一个表现是整体美法则。唐楷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楷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法度森严、内敛含蓄的字体风貌。唐代园林也是在法度森严的基础上,有规律地重复点、线、面,并均衡错落地排布。章法美的另一表现是自然美的法则。唐草非常注重空间的排列、点线的对应,注重表现意境之美。

唐代书法是点画构成字、由字连成行、由行连成篇的章法,而园林由开端、过渡、高潮、收尾四个阶段构成园林的整体结构,四者层层递进,形成空间的节奏变化,从而把握园林的整体性。

唐代书法又呈分间布白、分行布白的布局形式,唐楷讲求纵横成行,行行分明,字字所得,呈规则的布局形式;皇家园林呈规则式布局。唐草讲求字的大小错落有致,行行映带,自然有神;私家园林呈自然式布局,通过借景、障景、对景、框景等造景手法将人们的游览路线、视线、情感起伏贯穿于园林之中,从而形成园林序列的映带关系。

(三)唐代书法构图与园林空间划分的关系

唐代书法与园林空间划分的相通性在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具象的过程。书法是由点线组成的空间形式,空间变化主要包括线条形态空间、虚实空间和黑白空间。线条形态空间即书法轴线的转折变化,虚实空间即行与行的自然连贯,黑白空间即疏密得当。园林的空间形式是由轴线空间、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组成。在线条空间中,唐楷横平竖直,严谨规范;上下承接,呼应连贯;疏密均衡,字字独立。而园林空间形态呈轴线空间,如皇家园林以轴线空间为主,讲究秩序,又追求自由。在虚实空间中,唐楷大小变化,虚实对比;起乘呼应,行气连贯。唐草错综变化,形象自然;笔断意连,血脉畅通。而园林有开敞空间,皇家、私家园林的开敞空间多以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将人的活动视线、游览路线串联,以形成虚实对比、起乘呼应的空间交流,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进行融合。在黑白空间中,唐楷平整均衡,计白当黑,字字、行行疏密得宜。唐草错落有致,变化多姿;字字相插,行行相争。对应的园林呈封闭空间,园林的封闭空间是用建筑实体或植物包围。

二、深层意蕴——书法与园林的审美意识

事物的深层意蕴是物体的内部关系,需深层理解才能追求意境和思想升华。意境是主观感情与客观外在的有机统一,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园林与书法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2]。唐代书法和园林对于意境的追求分别体现在创作主体、客体及创作思想方面。

(一)创作主体

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水平的影响,明代才开始出现专门的造园家。而唐代科举制的确立,使文人的社会地位上升,许多园林在文人的直接参与下经营起来。因此,唐代书法和园林具有相同的创作主体,文人更习惯于用文学绘画的思想设计园林,书法的思维审美意识势必会渗透到园林建造当中。

书法是文人思想交流的文化工具,园林承载文人日常起居和日常学习的功能。文人作为园林的实际主人,使得园林承载着文人性情的表达,有“园如其人”的说法,而书法中讲究“字如其人”。因此,文人作为书法、园林的同一个创作主体,将书法的艺术理念应用到造园中,又从园林中寻求文学的素材和灵感。

(二)创作客体

书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直至唐代的楷书和草书的演变,也从指代作用和识别作用升华为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因此,不论是唐楷还是唐草,书写者都是使用毛笔,完成不同节奏、韵律的线条表现,不仅自身感受着书写过程中的放松,欣赏者也能体会到一笔一划的转折,将书法艺术由创作者的外在表达推向了内在涵养的高度。至此,书法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承载了创作者情感的表达。

园林是由苑囿发展而来的,服务于皇家贵族。最开始的园林只具有狩猎、游憩、朝贺等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意识的提高,园林渐渐成为园主寄托情感的场所。模拟自然山水或远离尘世,以寻求大自然的慰藉,达到园林与精神的融合,并运用借景、障景、框景等手法布置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让身处园中之人感受园主造园时的心情,感受身临大自然之感。

(三)创作思想

唐代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园林和书法。儒家的“中和”思想,影响着唐代书法之章法、结构、构图,以及园林的空间和布局。唐楷的笔画粗重、结字疏密、章法布白都具有规范统一的特征,单字与整幅布局都体现了“中和美”。书法讲求“字无常体”的自由创作境界,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是一种与道联系在一起的境界,艺术的关键表现在心手相应,自然流露,更是一种很高的哲学境界[3]。园林艺术也成为体现“道法自然”的载体,唐代园林多隐于城市山林中,园主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获得精神享受。

三、对现代园林与书法应用的启示

解读书法与园林的相通之处,挖掘二者表层和深层的审美意识,有助于继承和创新书法及园林创作。在现代园林的建造中,借助书法艺术审美,传承中国传统园林建造手法,有助于营造意趣盎然的园林。

在现代园林建造中,书法多以抽象和具象的形式点缀在园林设计中,通过书法文字营造园林文化。直接将书法的文字形式设计成建筑外形或景观小品外形是抽象的做法,如洛阳博物馆的整体建筑外形为大鼎造型,寓意“鼎立天下”,展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具象的手法是将书法汉字直接雕刻在建筑物、地面、景观小品上,形成视觉焦点和标志,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使用这两种手法将书法应用于园林设计中时,首先要充分挖掘场地文化,再根据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完成园林文化的体现。其次,书体、颜色的选择都要符合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在字体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选取同时期的书体,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现代艺术字等字体。中国书法有篆、隶、草、行、楷、燕六大类书体,其中篆书笔画复杂,不便于辨认,不适合大量应用于园林中;而隶书工整、庄重;草书流动畅达、富有节奏;行书灵活生动、活泼自由;楷书横平竖直,不曲不折;燕书是当代产生的一种新书体,一反传统书法,能給人以愉快之感。

园林入口适合使用隶书、行书、楷书三种书体,搭配红色字体,让参观者容易辨识,起到标识和引导的作用;园林中各个节点对书法的应用,应根据各个节点所营造的文化气氛及节点功能进行书体的选择,但都是以易辨识、富有特定寓意、与周围环境协调为基本原则。

与传统园林相比,现代园林题名多从电脑集字,缺乏书法所追求的整体生命律动。因此,现代园林在设计建造时,建议让书法家进行题写,以积淀文化内涵。

四、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唐代书法和园林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作为两种艺术门类,从审美心态到审美意识,唐代书法和园林二者相互因借、相互交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唐代书法和园林的关系出发,以审美文化为切入点,深刻分析园林与唐楷、唐草的表层结构和深层意蕴的相互关系,进而对书法在现代园林中的传承与应用展开研究,从而使传统艺术在当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范爱莲,舒嘉林.中国古典园林与书法之关联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25-227.

[2]戴秋思,张兴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解读中国传统园林与书法之线条情感审美通感[J].中国园林,2012(2):109-113.

[3]徐娇.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表现及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9.

作者单位:

徐娇,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李阁,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 唐代 书法 关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