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可惜了,这些远去的小字辈

发布时间:2022-04-04 10:40:56   浏览量:

童自荣

翻译片厂难道还有小字辈配音演员?有,当然有。主要活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有何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翻译片,首先也还是导演的艺术。导演对配音的指导,以及其质量过关的工作台本是第一位的。接下来,就是演员班子了。导演的所有意图都要靠演员体现,观众的直观感受也都来自于演员。我们厂负责把关的掌舵人陈叙一先生,对如何搭建配戏的演员班子、如何调教演员,心中早有谋略。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大概就是让我这个上戏毕业的大学生连跑了五年龙套。对于演员的接班问题,他自然也是成竹在胸。且看1980年代初,差不多配完《佐罗》那会儿,他就做了一个大动作,招收了一批男女青年进厂做配音演员,还指派李梓等老演员前去外地,物色符合上译厂要求的演员。如此兴师动众,从我进译制厂后还不曾有过,以后似乎也没再有。

这些小字辈配音演员,经过实践的磨练,加上自身悟性都挺高,一个个都很快成熟起来,在剧中担当重要甚至主要的角色都不在话下,后浪推前浪,差不多形成了上译厂新一代的演员班子。眼看一个个都顶上来了,好不令人欣慰,可惜好景不长,老厂长1992年去世,加之当时的客观现实情况,这一蓬蓬勃勃的局面很快便消失了。上译厂人才大量流失,我深感痛心和茫然,眼睁睁就看着这些小同事走出了我们的视线,想拉都拉不住。

写到这里,他们生龙活虎的形象立马鲜明地浮现在我眼前。我想念他们。这些好不容易觅到的接班人,他们都是谁呢?

沈晓谦、任伟

这两位都是当年中戏表演系的应届毕业生。最初能有这个志向和兴趣,愿躲在幕后从事翻译片配音工作,实属难得。

先说任伟。

他的声音条件和我同一类型,听来挺洋气。西安人,普通话没问题。本以为可以有个“新王子”了,他的表现却令大家大跌眼镜。他似乎是觉得自己选错了目标,或很快感到此地非他久留之地,对他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在幕前拍电影、拍电视或到舞台上去折腾。而市场大潮带来的诱惑,兴许也是一个动摇他原先想法的原因。在厂里常常不见他的踪影,估计又是哪个剧组勾去了他的魂。我永远死脑筋,总试图规劝他。有一回,他因心情不痛快,竟决意打辞职报告了。我告诫他:不可动这个念头,你不想一想,不久的将来,这个厂不就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吗?但似勉强不得。我退休前最后一个片子是在美国影片《婚礼歌手》中配主角歌手。这部影片本没我什么事儿,安排的是他,但他和厂里在闹别扭呢,于是也只好让我代劳了。再之后,任偉就真的一走了之,追求他向往的生活去了。这位“新王子”尚未“登基”,就从我们这里消失了,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沈晓谦是哈尔滨人,普通话很棒,又无东北腔。他的声音偏低沉、沧桑,又有水分,正好接邱岳峰老师的班,可惜他进厂时邱大师已驾鹤西去。那些老奸巨猾的反派角色,尤其那种坏到骨子里的,一般人很难对付,他却可轻松拿捏。最令人欣赏的是他绝不夸张,或追求表面的脸谱化的塑造,刻画角色把他当个人,喜怒哀乐很深沉、真切,很含蓄,因而可信。在那部苏联卫国战争影片《狙击手》中,他配那个苏联优秀狙击手的对立面——法西斯匪徒,一个老兵油子。沈晓谦把那一份想证明自己、求胜心切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很真切,也没有忽略人物内心深处对死在前线的儿子的柔情,这些细节都抓得相当到位。实际上,这个角色越厉害,他越老到,就更显现出作为对手的苏军英勇狙击手的更胜一筹。于是,在这部影片里,不管正面或反面角色,其配音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沈晓谦记忆力之强,也很得现场导演的欢心。有一回,他在电视台配个大角色,需对付一大场戏,满满几大张纸的台词。搭戏的同伴好奇地围着他看,眼见着他,几乎没怎么看桌上铺着的台词,一大场戏一气呵成,真是又快捷又到位,精彩至极。原本为他捏一把汗的演员,最后都不禁鼓掌为他喝彩,这个棚里的插曲,也不胫而走,一时成为佳话。而他本人则永远淡定,毫无洋洋得意之态。

这个小伙子又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对事业亦有很多抱负。鉴于此,组织上着意培养他,一边让他配戏,一边让他担任副厂长一职。似乎一切岁月静好,但命运又在捉弄大家,沈晓谦父亲的一摊子事要他帮忙处理,使他的心思不免有些游移,再加上厂领导的工作也事事不顺,最后无奈走了,令人扼腕叹息。人才难得,非常难得,我们今天哪里还能再物色到像沈晓谦这样的,可以接邱岳峰班的人才?

我听说的关于沈晓谦的最后的讯息,是他似乎在加拿大,以开长途汽车谋生,竟也乐此不疲。他说每天沿途一路好风景,足以令人陶醉。可我还是深觉遗憾。

盖文源

盖文源大概可算这一批小青年中嗓子条件最好的一个,宽厚、有金属声。也是哈尔滨人吧,进上译厂之前在部队话剧团当演员,演过诸如陈毅元帅这样的主要角色。凭着这条好嗓子,配《少林寺》时,剧中“我”的师傅一角,当然非他莫属。这个角色他配得很“贴”,烘托得“我”这个小和尚很成功。我配觉远和尚的时候,有点战战兢兢,唯恐出来“佐罗”的味儿,而他在棚里的状态却很放松,很沉着。后来又来了一部美国影片《斯巴达克斯》,老厂长大笔一挥,钦定小盖配第一主角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领袖。这个角色胸有城府、大将风度,没有一点气度恐拿不下来,而他配得很有色彩。这些都是在他进厂没多久就发生的。真是一块配音好料子啊!可惜的是,外面市场经济的风,把他吹歪了。这个平时会整箱整箱灌啤酒的小同事,犯了一点过失。更可惜的是,当他决意接受检讨、惩处,满怀悔恨地恳请厂里让他留厂察看一年,以观后效,厂方不允,于是他无奈终被开除出厂。那时,我在厂里总处在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然后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事!”对盖文源亦是如此。后来追悔莫及又有何用,至今提到此事,我还会责怪自己。再说盖文源,从此之后便似无家可归,自暴自弃,终日借酒浇愁,没多久便患了大病。有一回去看望他,已在一间简陋的老人院里,人还是个大胖个子,但讲话、写字都很困难。又过了几年,他便黯然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年纪才60都不到啊,可怜这一把好嗓子!

施融

从东北秧歌部队文工团招来的施融,本是上海人。他的普通话说得那般地道,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可见其聪颖,肯下工夫。

他的声音亮亮堂堂,很阳光,很有朝气。他是愿意踏踏实实投入一份幕后配音工作的(他曾在电影《小足球队》中饰演过角色),我们也都对他抱有很大希望。那部《茜茜公主》中的男主角弗朗茨国王就是他的代表作。听说这个角色本应是我的活儿,后来执行导演杨成纯跟我打招呼,说想开拓我的戏路子,便转而让我配那个侍卫长博克尔上校——一个喜剧色彩极浓的角色。结果成全了施融,也成全了我(后来好些喜剧色彩浓的角色都落到我的头上),这都是事先未曾想到的。后来北京方面来了一部中外合拍电影《马可·波罗》,经试戏,导演倾向使用施融,他亦配得很用心,把人物耿直无畏的个性都配出来了,很有色彩。可以说,其羽翼亦是很快丰满,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可叹,也许是他家里人坚持,要他去美国留学,说是机会难得,且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他没法子,只好服从他们的安排。有朝一日他或可在那里搞他擅长的文化方面的事,也会有新的成就,但是配音这个他最爱的事业呢?

杨晓

从上海滑稽剧团吸收演员进上译厂从事配音工作,他是唯一的一个。这小鬼来自戏剧世家,也确实是个机灵鬼,很聪明,在棚里如在玩一样。苏联片《合法婚姻》中他担任男主角,该剧充分发挥了他灵巧的个性优势,与影片中角色表面吊儿郎当、玩世不恭,实质内藏一份温情、善良可谓不谋而合,听来真是味道好极了。审定此片时,大家认为对白无一处需补戏,也彰显了他的实力。

他的良好的判断力,其实也适宜于做个译制导演。

大概我们这个“庙”,拴不住他渴望多方面探索人生的欲念,翅膀本来就不软,不知什么时候,他便远走高飞了。一开始去了香港,那里的同行也很服他,好像干什么都难不倒他。他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那里的工作速度、强度和习惯。几年之后,他又神秘地回到上海,听说很钟情于陪人家打网球。又一回,不知把他从哪儿找过来,让他担当动画片《铜驴子》的执行导演,我也被借回,配那头“铜驴子”。可惜也就那么一回,再之后,他又消息全无。真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一个最让他喜欢,可以安心久远地从事的活儿呢!这个小鬼!

狄菲菲

非常厉害的河南妹子。此外还有两位女娃,《少林寺》女主角丁岚与电影演员赵静。河南有深厚的文化、人才底蕴,曾出过包青天、焦裕禄及英年早逝的杰出画家李伯安等,怪不得那里人才辈出。

我曾在退休之际,为狄菲菲小师妹写过一篇散文《有个女孩叫菲菲》,发表在晚报上。她的音色很甜,很特别,语言也好,绝无照本宣科之嫌。她曾在河南郑州的艺校里学过导演,这番经历无疑为她进军上译厂打下了好基础。考入上译厂之后,一年不到就开始挑大梁,主配英国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如果没有狄菲菲,这个角色原本非常适合刘广宁。我在上译厂配的最后两部影片《婚礼歌手》及《心心恋曲》,搭戏的女主角都是狄菲菲。后来广播剧《谋杀正在直播》被推上舞台,其中三个片段的男主角是我,女主角亦都是她。我们配合得很默契,尽管我比她年长得多,但好在我永远也配不了老头,与她合作便也不觉唐突,尽管在剧中谈恋爱便是。

她有女强人特色,肯下工夫,肯吃苦。见过她努力“自修”《城南旧事》小说片段,一遍又一遍录(奇怪从不看到她嗓子哑过,而我是“老哑手”了),她还邀我旁听,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真有一股废寝忘食的劲头。过几天偶见这小丫头,又窝在录音间里录这小说片段了,大概又有新的想法要试验。她好像有何想法最终都能如愿以偿。她的朗诵也很棒,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她还抽空去上戏上主持人课,且以骄人成绩取得圆满结果。当然,她也第一时间把取得学位的好消息报之于我,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吓了我一跳。

她站在台上从不怯场,且生活自然,不事夸张,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谈何容易。有时,和她搭档上台,她还会提醒我,别忘乎所以,只顾自己发挥了。我了解她的能量,她还拥有管理和籌划能力。当厂领导班子大调整的时候,我难得地鼓起勇气,主动找上门去,希望他们认真考虑,挑选沈晓谦和狄菲菲来担当。可惜我的一厢情愿落了空。

总之,对于狄菲菲这样难得的配音人才,我是很看好的,但后来发生的变化,又让我有点不认得这个小师妹了,亦是万万想不到。那已经是我退休好几年之后的事,她居然决意提早离开上译厂;她要创业——办语言艺术方面的公司,她热衷于搞“声优”……据说还硕果累累。不过我们到底越来越疏远了,彼此亲近的合作几成绝迹。

是啊,这六位小师弟小师妹——沈晓谦、任伟、盖文源、施融、杨晓、狄菲菲,他们加在一起,那就是一整套配音演员创作班子啊。事到如今,这一页只能无奈翻过去了,我却总还心有不甘,常常会有幻想,哪一天,哪怕他们中的一部分会再次汇聚在上译厂,帮助撑起上译厂这个品牌,撑起这面得来不易的大旗。也许哪一天,永嘉路383号老厂址也会“还给”我们上译人了,我们就都可“回家”了,或许那里也会如愿成为全国配音语言爱好者的开放式大沙龙俱乐部,大家也会来家里“重操旧业”,不辜负恩师陈老头儿和所有前辈演员的在天之灵!希望或许就在前面,前面。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字辈 远去 可惜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