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以产出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2-04-08 11:04:07   浏览量:

摘 要: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具有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此课程可以使学生既具备世界格局,又增强本民族意识,树立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在中西交流语境中,传播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实践表明,研究生较强的语言能力决定了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产出为导向,学用一体,教师主导,师生共建。

关键词:产出导向;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9-0089-05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是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必修课程,显然具有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在这一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回答这一问题。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简称POA)倡导“学用一体”,反对“课文至上”,但是并不反对使用教材[2]。研究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能力,英语课程应注重提高语言输出能力,课程思政的推进,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完全符合现实的需要;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需要以现有教材为依托,挖掘思政素材,遵循“产出导向法”理念,在教师主导下,拓宽课文思政内涵,侧重学生任务产出,师生共建融入思政的生态教学体系。

一、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研究生阶段是求学的高级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的英语课程只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被西方价值观绑架。研究生公共英语课,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所以,此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必要且可行的。

研究生的国际化要求更高。科研需要国际视野,需要了解和学习全球先进理论和技术,而且学术交流较本科阶段更加频繁。课程思政可以帮助研究生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具备时代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利空间。我国抗疫工作、扶贫攻坚工作和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而国际反华势力日益嚣张,西方社会对中国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不断欺凌,这一切均是思政教育的真实案例。

2021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就全面构建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思路和重点举措,其中“坚定理想信念,紧扣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首要任务[3],并确定了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培养“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齐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兼具”的教师教育领军人才和多领域高层次卓越人才。工作重点之一:构建“四维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各个环节,四个维度推进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协同工作体系和科学内容体系,如图1。

综上所述,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国内国际大环境决定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校方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为这一必要工作指明方向并保驾护航。

二、研究生公共英語课程思政之实现路径

最高效、最自然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自然渗透、有效迁移来实现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亦如此。课程虽然用英文讲授,但已不再是英语语言概念的简单传递,而是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为导向,以“坚定四个自信、提升跨文化能力”为理念 ,转换话语方式,突显中国元素,着力引导学生文化自信,传递中国声音。课程思政的具体实现路径如图2所示。

(一)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风师德建设。“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师只有具备了让学生敬重的学问与品行,才能以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5]。

其次,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加强责任感,增强紧迫感,切实担负起加强课程思政的重要责任。教师不仅要坚定初心,有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深知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还要有仁爱之心、扎实的学识和教学的智慧。

最后,教师要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课程思政水平。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等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坚决做到“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捍卫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方法研究讨论交流,掌握将思政自然融入课程的技能,使语言教学能够兼顾价值引领。

(二) 科学重构融入思政功能的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的建设,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产出导向法”理论契合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的需要,可以指导教学体系的构建。正确的课堂思政设计是碎片式植入,讲究潜移默化。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内容或话题,不妨与思政相关联,但在教学技巧上,要顺势而为,不强行关联,喧宾夺主,把握好语言学习和思政的平衡点。

融入思政功能的教学,为了避免“贴标签”和“两张皮”,并不能简单的做加法,需要科学重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时热点,兼顾育才和育人双重功效,增加反映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面貌的内容,通过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比较探究,批判地看待西方文化,从更广的视域理解和认同母语文化。优化的教学内容,需有助于从制度的角度弘扬社会主义,从批判的角度看待西方思潮,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社会进步,从发展的角度解读改革开放。

融入思政功能的教学顺利实施,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亦是关键。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混合了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发挥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既能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度,又有助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6]。混合式教学核心思想是团队精神、和谐意识、包容理解、友善尊重、共享共进等等,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具有内在的吻合性[7]。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更需要学习的自觉性、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且混合式模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师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和优秀资源。由此可见,实现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三) 挖掘现有教材思政元素,开发融入思政的新教材

目前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材,并未明确提出以立德树人、服务思政为宗旨,且教材中对反映中国文化、提高道德情操的关注度不够。现有的教材大多没有积极主动地融入思政内容,因此凡在国家正式启动思政教育工程之前所编写的教材,都应考虑替换为新教材。教材的系统性重编迫在眉睫。在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坚持融思政于教材、借教材讲思政。但在新教材使用之前,我们还是要正确地利用好现有的教材:弘扬正确的文化和意识,批判错误的观点和做法。

研究生英语教材的开发,可以以“主题”为编写原则。一个单元用一个明确的思政主题统领课文、视听说内容与活动、练习和最后的产出性任务与项目。不同的单元突出不同的思政层次与范围及基本的思政理念与取向。而且,这些“主题”还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紧密关联。

新教材投入使用之前,认真挖掘现有教材,处处是思政元素。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每一篇好的范文都有积极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发掘其中积极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就是课程思政。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责任感、使命感、精神状态、科学精神、英雄情怀等思政元素,教材中总是会体现出一二。将这些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教学和思政有机结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实现育人目标。

三、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践

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每一年级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学术型硕士共计48学时,专业硕士共计32学时,教材均为《研究生英语读写译教程》和《研究生学术英语听说教程》,两种硕士生课程所涉及的單元范围稍有不同。研究生公共英语课教师通过教学沙龙、教学研讨会挖掘教材思政元素、交流思政教学心得、审视师德师风。课程教学中,以产出为导向,侧重学生任务输出,通过跨文化比较进行思政解读,在讲解中融入价值导向,使用混合式模式完善语言学习和思政育人。具体实施模式如下:

本课程在实践中,以“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为指导,通过学生课堂展示的课前准备、课堂发言、提问讨论等环节,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其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其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水平,从实践层面通过系列作业和课后反思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课程产出任务图如下:

下面就此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教材”为依托,厚植家国情怀

目前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材,编写于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之前。虽然课文选自英文经典、外刊杂志或媒体,反映的多是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人文,但是,很容易联系实际,挖掘出爱国主义思政元素。譬如,上册第四单元课文以“信仰(Faith)”为主题,A篇精读课文《破碎的信念》(Shattered Faith)讲述了格瑞格·摩顿森英雄形象的破灭,整个事件以阿富汗战争为历史背景,文中还涉及到美国对墨西哥战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美国人渴望英雄的原因,分析了美国对外战争的复杂目的,认清了美国政府的别有用心和对世界和平的破坏,除此之外,学生以信仰为主题发表见解,得出信仰共产主义是我们正确的选择、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正确的信仰使我们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等结论。再如,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是上册第6单元的精读课文,文章颇具文采,引经据典,含蓄隐晦地表达了美国政府对世界各个阵营的不同态度和承诺,赏析其文学价值的同时,其霸权意识也显而易见,教师联系到近期的弗洛伊德事件、美对华科技和商业领域制裁及美国政府抗疫的不利和不负责,美国政府虚假丑恶的嘴脸淋漓尽致,同时,学生的爱国情绪也得到了激发。教材中的爱国元素比比皆是。第3单元讲语言的变化,对比汉语的发展历史,学生再次体会到中国文字文化的悠久和世界影响力;第5单元课文介绍耐克广告,学生课堂展示时,自然联系到了新疆棉花事件,表达了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和支持国货的决心。其实,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就存在于英语语料中,教师引导学生,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润物无声,这些理念便厚植于学生心中。

(二)以“产出”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

研究生英语课程训练的综合能力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华文化使者的技能是重要的一项。研究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输出自己心中的中国故事。比如,《破碎的信念》(Shattered Faith)谈到了美国人的英雄情结,学生围绕“英雄”这一主题撰写作文,很多同学谈到了我国的抗疫英雄、见义勇为英雄、科研领域的英雄等等,用英语讲述这些中国英雄的故事,使正确的价值观根植于心;下册第3单元和听说课程第3单元以“健康(Health)”为主题,学生课堂展示时,对比了西医和中医的思想、起源、治疗方法等,不仅系统地了解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而且掌握了用英语讲述这一中国文化的技能;下册第5单元精读课文是一篇描写观月感受的散文,教师布置学生对比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月亮的象征意义,学生经过课下准备,娴熟详细地用英语讲述了中国古诗词、神话传说中月亮的意象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中秋节;听说第12单元以社会问题为主题,其中一个话题讨论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学生课堂展示中,讲述了我国近几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政策和各种具体措施,介绍了近期我国脱贫攻坚巨大胜利对留守儿童带来的福利。通过课程训练,研究生们储备了比较丰富的“中国元素”英语知识,成功产出了用英语讲述的中国故事,具备了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使者的素养。

(三)以“树人”为目的,关注个体成长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队伍呈现迅速壮大之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随之面临许多新挑战:心理问题、社交障碍、完不成学业被清退等等事件频频爆出。思政进课堂还要重视和关注研究生个体的成长。英语课程在此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上册第1单元小说《远与近》(The Far and the Near)诗意化的笔端讲述了一个悲凉的故事,表达了认清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后的巨大失落和绝望。借此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真实生活的不完美及如何面对和接受这种不完美。下册第4单元阐述了美国精英教育的缺陷,学生讨论时,对比自身的教育经历,认识到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体系,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教育的进步和美好的前景,积极乐观的面对和处理自己学业上遇到的困难,一味抱怨是弱者的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下册第7单元的主题是“美”,精读课文讲整容手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兴趣盎然,各种趣味故事、视频片段分享后,大家一致认为整容可以接受,但是也要承担潜在的风险,知识和修养塑造的内在美才是能够经受岁月磨炼的真实长久的美。本課程还有效融入了“认真学术、诚信学风”的内涵,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英文写作的学术规范演练,要求学生展示时引用的观点要注明出处,教师通过正反范例的讲解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文献、正确引用文献和表达原创观点,在学术能力培养和学术诚信方面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稳定,教师专业技能扎实,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以产出为导向,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用师德影响学生,用情感感染学生,用实事引领价值,使语言与文化齐飞、思想与思辨共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构筑育人大格局,成效显著,获得了学生很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 教育部,2020-6.

[2]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3]华中师范大学《奋力开启研究生教育新征程!华中师大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EB/OL]. https://mp.weixin.qq.com/s/5KPpd_3acjWPWJ0a5dxvSA.[2021-5-14]

[4]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3(2).

[5]彭刚. 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N]. 中国青年报,2020-06-08(5).

[6]刘洋. 后疫情时期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0(9):32.

[7]岳曼曼,刘正光. 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理念与路径[J].外语教学,2020(6):18.

猜你喜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机电设备维修》教学改革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年4期)2021-04-13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6期)2021-04-12基于课程思政的主题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21年1期)2021-04-09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艺术大观(2020年16期)2020-10-20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多彩课堂的研究小学时代·中旬刊(2020年7期)2020-10-14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分析求学·教育研究(2020年6期)2020-06-04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文教资料(2020年33期)2020-04-12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科学与财富(2019年29期)2019-10-21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上)(2019年2期)2019-06-11初中起点学生航海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科技资讯(2018年12期)2018-10-26

相关热词搜索: 产出 导向 英语课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