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高低语境下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障碍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04-12 11:20:29   浏览量:

杨扬 张洁

摘要:语境文化的不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对留学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正是在不同语境文化之间进行的交往与互动的过程。针对高低语境的差异性,分析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挖掘文化共性,从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从中寻求两种语境文化的弥合与交融,拉近两种语境文化的距离,从而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高低语境文化;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1]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以其在防病治病方面体现的独特疗效,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往往基于政府主导,依托开办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海外中心和国内基地合作等平台进行,传播过程关注“自我表达”,呈现出单向度的问题。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多重困难,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和传播方式。从5W传播模式来看,来华留学生是中医药文化传播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留学生本身就具有两重性,他们既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受众,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但长期以来,留学生作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他者”的地位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2]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医药文化总是受语境文化的制约,语境的差异常常会导致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障碍,因此,中医药院校在留学生教育中应该针对语境文化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提升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发挥留学生跨文化传播中的双重身份,更好地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弘扬与传播。

1.高低语境文化的界定及差异

1.1高低语境文化的含义

文化人类学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这本书中提出了文化具有语境性的观点。语境简单来说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语境文化的不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由此,霍尔提出了“高—低语境”理论。根据霍尔的观点,在高语境文化中,语义的表达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高,绝大部分的信息主要存在于有形的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3]。在低语境文化中,语义的表达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传递出来。

1.2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

高低语境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第一,二者对情境的依赖性不同。一般在交流中,低语境文化较少依赖非言语动作和行为,而更多针对言语本身。高语境文化则更依赖共同的情境、所处的场合和内心的认知;第二,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同。通常来说高语境文化讲究曲线性思维,习惯迂回,而低语境文化讲究直线性思维,开门见山,因此低语境文化更喜欢简单的符号。第三,二者的自我归属感不同。高语境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低语境文化则倾向于个人主义,因此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与人的联系较为松散,而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的身份是以归属的集体特征为基础,个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规则、集体规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高低语境下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障碍

从195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来,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稳步递增,但从生源来看,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仍以亚洲国家为主,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云南中医药大学是开展对外教育较早的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云南省较早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学校之一[4]。基于云南特殊的地缘区位状况,我校的留学生主体上来自东南亚、南亚国家,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适应性问题,对云南中医药大学108名留学生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的访谈及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东南亞及南亚,涉及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及印度等国家,其中男性留学生43人、女性留学生65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学习阶段主要为本科。调研结果表明,在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上,涉及到中医理念、价值观如中医的气、阴阳、五行和卦象、辨证施治和大医精诚等观念时,留学生的认同度极低,而对于中药、针灸、推拿等技术、方法的认同度较为理想。同时,和中国有着相似传统医药背景的留学生,其中医药文化认同度要显著高于没有相似传统医药背景的留学生。这也说明,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高低语境的差异,尽管与欧美非留学生相比,亚洲留学生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与中国学生更为接近,但高语境文化中许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是通过对语言的解码传递出来的,许多意思本身就蕴含在于语境中,需要根据环境去揣摩推测,因而不需要逐一用言语说明[5],这也影响了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因而,中医药文化在实际跨文化传播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与障碍。

2.1文化内涵差异性

高语境文化的语言较为凝练,其内涵与特定环境、背景相关,往往随语境发生变化。中医药学并不是纯粹的医学技术,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因此,中医药文化往往具有经验性、主观性、内隐性和情境性。例如,中医药文化中最基本的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将“阴阳”作为事物最基本的两种属性,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并且遵循相生相克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元气说”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天地万物之本,《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6],人体也由气构成,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总和。这些核心思想的深刻内涵在传播过程中很难进行描述和传达,正如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所说,在某种环境下,人们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们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7],这些知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和图表来表示的,这些隐性知识往往需要受众在语境中进行感悟和体验,“阴阳”和“气”的概念还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复杂的多义性,这也无形中增添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难度。

2.2思维方式差异性

思维是思维主体基于已有知识、实践和认识,根据自身的语言、观念和情感对各种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且概括和理解客体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活动的模式就是思维方式。通常来说,低语境文化思维方式倾向于逻辑思维,重视理性分析与实证研究,高语境文化则重视整体和形象思维。特别是中医在传统文化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一种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中医原创思维”。中医原创思维以“象”思维为主体,借助人体的外在形象、征象,并通过对天地自然物象的获取和感知,领悟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生理病理之象。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有一定趋同性,但在跨文化语境下,一个没有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缺乏接纳、吸收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从思维方式上也很难形成中医原创思维。对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的把握和理解缺乏想象空间,极易导致理解上的偏差,这也使留学生很难真正形成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

2.3价值观念差异性

高低语境文化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巨大的差异。通常来说,高语境文化注重整体的和谐,而低语境文化则重视个体的表现。以中国文化为例,中国文化是以讲究仁义道德、与人为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从对立关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征服和改造自然截然不同[8],中国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个世界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不能对抗自然而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因此,中医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新陈代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体的发病与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主张衣食住行都要顺应自然,顺应四时寒暑变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导致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理解不充分、误解甚至冲突等现象,进而影响到留学生对中醫药文化的认同。

3.高低语境下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对策

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创造了符号,通过符号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且借助符号来进行意义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文化就是由一个社会中所共有符号及其具有的符号意义的综合概括。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相互交流时,最难消除的理解障碍之一是难以共享一种通用的文化符号系统[9]。文化符号是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符号本身有自己的本意性意指,同时符号也会因为编码人与编码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一些隐喻意义。如果受传者在接收编码信息时,无法与自己已有的文化认知进行匹配,就会导致他无法识别传播的隐喻意义,也就无法建立起所谓的文化认同。因此,中医药文化的跨传播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两种语境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必须尝试将基于高语境文化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文化进行形式的转换,补充其不足的语境,使其更贴合受众所在的语境文化,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寻求更行之有效的路径。

3.1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课程,营造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语境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应该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挖掘文化的共性,将传播活动置身于中医药文化的语境中[10],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体验,有效促进留学生的文化感知,进而逐步建立文化符号系统的认知,以增强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理解。中医药院校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设相应的文化体验课程,选取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参与性的中医药文化内容,并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网络博物馆”、“智慧中药房”、“云中医”等,打造中医药饮食文化节、中医药文化展演及文化体验活动,让留学生制作相应的中医养生药膳、中药香囊、浴足包等,立体化地呈现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让留学生在和自身文化相近的生活情境中,逐步融入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语境,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疗效。通过中医药文化体验课程,既发挥了中医药文化自身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又能使中医药文化能以一种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被受传者接受和认同。

3.2 开展中医药民俗文化教育,强化中医原创思维的体验认知

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传播的接受者无法依据自身文化知识自发地习得,体会传播者的文化理念,需要传播者根据具有民族特性且生动易懂、或为两种文化共通的文化符号以帮助受传者进行文化解读[11]。民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完全生活化的文化教育,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总是有其相对独立性,而民俗却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民俗教育能以一种充满生活情趣的方式使中医原创思维深入人心。目前,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缺乏良好的传播载体以弥合高低语境文化间的差异,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民俗中,可以加深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因此,中医药院校应该借鉴民俗教育的理论,开设一些民俗文化课程,并依据留学生的特点、兴趣、文化适应性,将中医药民俗进行分层分阶段教学,让留学生对不同地区的人生礼俗、岁时节日民俗、饮食民俗、卫生俗信、禁忌等丰富的民俗事象有所了解,增加中医药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帮助其理解中医对于生命与疾病规律认知的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从而逐步在心理上沉淀为一种思维习惯,从而带动留学生对中医原创思维的体验性认知。

3.3 依托中医药文化的叙事表达,强化中医药价值观的共通性

叙事是人们讲述和传播事件的一种方式。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故事,其中包括人物、背景、事件;二是话语,也就是将故事内容表达出来的具体方式。著名叙事学学者莫娜·贝克认为,不仅是民间故事,所有的叙事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一系列主题重复出现的框架化故事情节[12]。这也表明故事是具有共通性的,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通的文化心理。因此,在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中,应该以高低语境文化的共性为立足点,依托中医文化故事,包括远古神话、历史传说和医家轶事等,将复杂抽象的中医药概念嵌入故事框架中。比如创世神话和宇宙起源说,在各民族的故事中存在着惊人的雷同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其中提到了天开后元气一分为二,阴阳二神营造天地万物的故事,中医药院校可以注意挖掘和利用这些故事的中医药文化元素,同时运用微电影、微视频、漫画、绘本、游戏等多种媒介共同打造故事文本,为留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体验和互动,从而多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并将其与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相联系,让留学生能感同身受,从而增强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差异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其往往表现在民族意识、语言文字、习俗习惯及行为模式当中。从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来说,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显著性直接带来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困难和障碍,因此,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应该注重语境的差异性,挖掘文化共性,从中寻求两种语境文化的弥合与交融,拉近两种语境文化的距离,既使其贴合受众所在的语境文化,又使受众能主动认同和融入中医药文化的语境中,真正实现不同文化语境的对接和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宗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71-77.

[2]官翠玲,高山.媒介接触对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基于中医药院校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实证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2):164-171.

[3]余峥瑶,谢苑苑. 从高低语境理论分析中医跨文化翻译的“文化折扣”现象[J].品味经典,2020(6):32-35.

[4]赵少钦,吴非,左媛媛,孙永林,周青.“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湄公河流域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以云南中医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10):34-37.

[5]吕雪芬. 中美高低語境文化交流之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4):86-88.

[6]陆钦. 庄子通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476.

[7]赵宁.中医隐性知识传承影响因素及其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5.

[8]班秀萍. “和”与“分”——中西文化的本体性差别[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39-142.

[9]陈洪,刘家僖,何清湖,盛洁. 文化符号在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初探[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4):507-510.

[10]李海英,郑林赟. 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医药海外传播策略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1(2):134-139.

[11]刘琛.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的跨文化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17-221.

[12]杜雪琴. 新时期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叙事创新[J].英语广场,2020(12):12-1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9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跨文化语境中云南中医药文化的民俗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19J1077),云南省教育厅2020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健康理念下云南民族医药养生文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号:2020J0311)

作者简介:杨扬(1983—),女,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医文化、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张洁(1989—),女,云南永胜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医文化、中医对外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中医药文化跨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在医药院校的传承教育途径探讨新西部下半月(2020年3期)2020-05-13以中医药文化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9年10期)2019-12-02凝聚中医药文化精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神州·上旬刊(2019年3期)2019-03-27中医药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分析广西教育·C版(2018年6期)2018-09-03基于大健康背景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28期)2018-03-29浅谈美剧的跨文化传播青年时代(2017年32期)2017-11-29“互联网+”给我国生鲜市场带来的启示探析中国市场(2017年23期)2017-09-13全球化时代关于传播伦理的审视与反思今传媒(2017年5期)2017-06-02远渡英国的中国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2期)2017-03-18数字时代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认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2009-08-13

相关热词搜索: 语境 中医药 文化传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