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具身认知理念下的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活动探究

发布时间:2022-04-18 11:57:42   浏览量:

陈艳华

幼兒园美术活动有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一种是幼儿根据范例进行临摹创作,另一种是写生,即幼儿观察实物并进行写实创作。前种方式过于强调步骤、方式等技能,不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后一种方式中,幼儿容易天马行空、没有章法,艺术表现力不够。而这两种方式均存在过程单一、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具身认知理念指出:认知对身体和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认知功能、身体结构和外界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三者是一个动态的统一体。因此,基于具身认知理念开展主题式美术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园美术教育摆脱现存问题,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一、从单一性转向整合性——具身性环境创设

环境是隐性课程,环境创设的便捷性、丰富性与延展性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活动是否被支持,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愉悦体验和活动结束时的成就感是否被调动。以我园大班主题式美术活动“点线面”为例,旨在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性和整合性的具身性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引发幼儿的亲身体验。

(一)便捷性支持幼儿的直接感知

大班主题式美术活动“点线面”中所用的材料统一布置在美工区,以功能为分类的原则,开放式摆放于桌面、柜子、展架、地面盒子等位置,便于幼儿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如笔类区放于美术柜,勾线笔放于柜子最上面的空格中,蜡笔放于抽屉中,马克笔放在柜隔里;
纸张区放于单独的多层物架中;
颜料区固定在两张桌子上,底下铺上吸水性强的桌布;
自然物区、小碎件区放在地面可移动的透明整理箱中;
工具书放在图书展示架上;
作品展示区为五层双面通透的置物架,美观又显眼;
辅助材料区则放在墙边,可以挂防水衣、插塑等,不影响活动室的整体美观和幼儿参与其他活动时的进出。

(二)丰富性支持幼儿的亲身体验

不同的美术活动对材料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纸张区中提供了各种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纸,便于幼儿根据需求来进行取用。再如,颜料区,既提供大瓶颜料,也提供挤压式小管颜料,还提供泵压式桶装颜料,满足幼儿对颜料取用量的不同需求。在自然材料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了树叶、树枝、花瓣、种子、水果、贝壳等低结构材料,支持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在工具区,教师则提供了画框、长卷、放大镜、尺子等材料,支持幼儿利用小工具进行更为精准和艺术的探索。另外,经典名画是墙面布置的首选,在营造艺术化氛围的同时,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顶级大师的作品图片,例如《星月夜》《向日葵》等。

(三)延展性支持幼儿的实际操作

很多时候,幼儿并不能通过一次美术活动就完成作品,因此,未完成作品陈列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体现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行进过程中的不同能力水平,并开放地支持了幼儿的持续活动,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等待、尊重。如长卷合作画《春天的一亩三分田》,就在未完成作品陈列区持续放置了一个星期。每次自主活动时间,幼儿都会三五成群地去观察,自发地围绕着“今天又多了些什么”展开讨论,有效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其他幼儿传递了作画的流程。

二、从学习者转向建构者——具身性实施过程

具身认知强调的是认知要有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艺术领域分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传达的价值观就是要轻技能、重感受和表现。因此,主题式美术活动的建构不再停留于一个知识、技能点或一个面,而是围绕某个主题的多种延伸,是一种整体、立体的架构。

(一)主动投入的体验式学习

幼儿依据个人生活实际、自我感受体悟以及已有经验,在与环境的积极对话、彼此互融中,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活动中。

从具身情境性、动态性出发,基于大班幼儿精细动作、构图能力、创造想象力发展良好的年龄特点,大班“点线面”主题式美术活动重在突出内容的有趣和可探索,设计了听故事、科学探究、品尝水果、绘画等多种趣味体验,并通过延长体验环节,让幼儿产生看到、听到、闻到、感触到等身体反应,从而真正领悟到 “点线面”的普遍存在,并用绘画表现方式创作各种的“点线面”。

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精彩话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体验带给幼儿的感知觉冲击和审美提升。“放大镜里的树太美了,美得像小河。”“圆圆和圈圈很聪明,我也要变得很聪明。”“以前我觉得火龙果的籽不好吃,现在觉得它这样的小点点好可爱。”“我画的凡·高更帅一点。”“我的地里种了很多菜,很多花,我是地主。”

(二)平等互动的生成式学习

教师、幼儿、教学环境相互之间是认知的对象,幼儿和教师在环境的作用下成为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活动过程从单向的知识流动,转变为双方互动的、分享式的交互过程,并由此生成贴合生活的美术活动内容。

从具身生成性出发,大班“点线面”主题式美术活动通过绘本故事《圆圆和圈圈》导入,以幼儿喜闻乐见的语言、图形引出活动主题;
通过户外观察,幼儿自主生发了观察探究活动“树叶上的点线面”;
当有幼儿提出水果里也有“点线面”时,教师积极地支持幼儿开展美食体验活动“食物中的点线面”,和幼儿一起准备并品尝了水果、米饭、面条等美味食品;
结合生活经验,教师又鼓励幼儿尝试开展了绘画活动“我的点线面小毛巾”;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鼓励幼儿将名画中的人物的头发、服装进行点线面创作,使《名家新造型》变得更为生动、立体;
最后,幼儿选择挑战长卷纸,他们先进行协商分好组,再通过多人合作的方式,创作了《春天里的一亩三分地》长卷画。

猜你喜欢点线面颜料美术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中学生理科应试(2019年3期)2019-07-08把握“点线面”结合,提高学生练笔能力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年12期)2017-12-25颜料和水作文大王·低年级(2016年7期)2016-08-09“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年3期)2015-03-13上帝打翻了颜料盘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4年12期)2015-01-17抓好“点线面”,打造简约的活力课堂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5期)2014-07-18颜料打翻了儿童时代(2009年2期)2009-02-12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台湾当代美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认知 幼儿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