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

发布时间:2022-04-18 12:06:44   浏览量:

景作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此乃孔圣人之名言,意为:“早上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一些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因为在这些仁人志士的心中,真理是他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就有着这样一位不屈不挠的英雄。他早年追随同乡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
他曾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共纪检工作的开拓者,几乎参与了中国近代史早期的所有重大事件,后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监狱。他就是杨殷,一位奉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伟大先驱者。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由中共中山市委与星海音乐学院联合推出一部展现与歌颂杨殷事迹的原创音乐剧《殷红木棉》。这部音乐剧就像一幅巨型的画卷,将这位为追求真理、践行信仰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华儿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再一次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智慧、胆魄与信念。

《殷红木棉》的演出是由中共中山市委主办,中共中山市纪委,中共星海音乐学院委员会承办的,从9月9日至14日,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连演六场。演出在当地产生了极大影响,六场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创作一部音乐剧,本身需要硬件软件方面的各种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主创人员的组成和创演团队的创建。《殷红木棉》这部音乐剧在这方面是幸运的。在中共中山市委和星海音乐学院的双方努力下,借助中国音乐剧协会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大力支持,最终确立了老中青结合的原创团队,他们是:艺术总监赵海风,音乐总监陶陌,执行制作人吴惠敏,编剧杨硕,作曲陈思昂,指挥刘明,声乐指导杨岩,总导演钟浩,视觉总监陶雷,舞美设计陶雷、樊佳黛,灯光设计张伟,视频设计孙文博,服装造型设计刘红曼、刘子钰,道具设计樊佳黛,音响设计王岱威。

演员阵容主要依托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青年教师,他们是:饰演杨殷的王传亮、卢雅斐,饰演李庆梅的吴惠敏,饰演潘佩贞的谢韵,饰演陈少泉的冯国栋,饰演白鑫的刘罡,饰演独裁者的翟晓寒、常海,饰演黄金源的符晋豪,饰演李少棠的衡依茜,饰演彭湃的李金城,饰演邓中夏的唐飞,饰演谭氏的刘颖、蔡静雯,饰演郑汝成的洪振翔,饰演陆皓东的李卓、周义晨,饰演孙中山的梁景皓,饰演杨鹤龄的梁鑫,饰演杨心如的林俊良,饰演孙眉的卢雅斐、石一帆,饰演小女儿的文馨。除此之外,还有34名歌舞队人员。

这是一套庞大的阵容,仅角色演员就有18位之多,再加上其他参演人员,整个演出團队达到百人以上。尽管如此,《殷红木棉》的舞台呈现及剧场把控几乎是有条不紊,演出中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全剧演出中没有出现任何大的纰漏,由此可见,其创演团队的专业性、严整性、规范性都是非常之高的。

我本人受剧组之邀,于9月12、13日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连看两场,对这部音乐剧的全貌和部分细节印象深刻。首先,我认为这是一部带有史实性和真实感的音乐剧,它所歌颂、表现和赞美的英雄人物是可信、可敬、可爱的。再有,它是一部在艺术上经得起推敲的作品,作为一部音乐剧,它的表现方法、戏剧特征、音乐风格,都基本符合音乐剧的主要技术内涵。以当下来看,《殷红木棉》这部音乐剧,在运用音乐剧特点、展现音乐剧魅力等方面,都有着相对成熟和完整的规模。

以下我就具体陈述一下观剧后的主要感受。

一、编剧的构思

杨硕是一位年轻的剧作家,第一次见面时,我还以为他是一个搞舞美或灯光的小青年,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殷红木棉》的编剧,故心中顿生出一阵惊讶的喜悦。看过该剧后,我对杨硕从惊讶的喜悦变成了赞叹的钦佩,没想到这样一位年轻的编剧,竟然能将如此史实化、严肃化、政治化的内容编得这样顺畅,这样真实。

对于杨硕的剧本,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主题突出,主要人物形象鲜明。

在《殷红木棉》这部剧中,革命性的史实是最重要的,而通过这些史实,将杨殷这样一位中国早期革命家的形象完好地树立起来,并由此烘托出杨殷这位中共早期革命家抛洒一腔热血,用生命捍卫信仰的至高境界,则是该剧最为中心的内涵。

人们看到,剧作家在对整部音乐剧的结构进行设计时,有意通过杨殷所做出的具体历史事实(如早期投身革命、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主持工人运动、领导五卅运动及省港大罢工等)来构筑情节,以不同阶段层次的穿插布局,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豪迈主题瞬间烘托出来。

我认为,《殷红木棉》最成功之处就是主题突出、主要人物形象鲜明。观众在观剧后,很容易将这部剧所表现和歌颂的内涵扎根心中,亦能够将杨殷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形象与事迹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2.情感线突出,人性化特征明显。

人们都知道,但凡戏剧作品(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离开情感的表现几乎都是无法发展剧情的。对于革命红色题材的作品,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因为人性始终是戏剧中最根本的体现,情感又是人性表现中的根本基础,故而它是一种具有本质性的内涵存在。

《殷红木棉》这部剧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深刻,它通过杨殷与爱妻李庆梅的情感,将革命情与爱情进行了很好的嫁接,后又通过与第二任妻子潘佩贞的情感将爱情进一步升华。此外,剧中还表现了杨殷与母亲潘氏之间的母子情,与同事之间的战友情,以及与陈少泉之间的监友情等。

尽管有着如此众多的情感因素,然而人们看到戏剧主线并未影响,情节的主次逻辑也没有受到干扰,反而通过不同情感的发展与衔接,以及情感层次上的“游离编织”,使剧情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效果,主人公形象得到了高度人性化的体现,且增强了人物的真实化和质朴化成分,从而为整部音乐剧的主题升华添加了一注强力助推剂。

3.结构新颖,戏剧效果奇特。

如今的歌剧与音乐剧创作,剧作家都习惯在剧情结构上赋之以新意,《殷红木棉》这部剧也不例外。剧作家杨硕在该剧的结构安排上,采用了倒叙开路、尾声相接的手法,利用开场时的悬念震撼,拉开了英雄杨殷革命生涯的帷幕,并以序中杨殷与叛徒白鑫在牢狱中的对话,以及他在面对死亡时的慷慨之情,预先为人们展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无畏之精神。

随着序幕倒叙的引入,杨殷烈士的种种革命业绩依次展现在舞台之上,它们通过音乐剧所特有的板块结构,以一个个戏剧高潮,烘托出杨殷革命事业中如火如荼的热烈场面。

《殷紅木棉》的尾声也很巧妙,它直扣序幕中的倒叙,使情节的进行在瞬间融为一体,并以杨殷怒斥叛徒、视死如归的强大气势,使整部音乐剧的结局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提升。

我很钦佩年轻的剧作家杨硕,在我看来,这个年轻人有着成熟的思想,对历史事件和现实事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并在写作时以诚恳的态度和朴实的精神对待它们。人们从剧中可以看到,杨硕笔下所塑造的人物以及他写的歌词,很多都是有根据、有参照、有考究的,而这些特点,也是他剧本创作相对成熟的一种表现。

二、音乐的表现

《殷红木棉》的曲作者是陈思昂。身为星海音乐学院年轻教师的他,是一位颇具才华和创造力的青年作曲家。此次为《殷红木棉》作曲,陈思昂发挥了自己旋律写作、和声写作、风格写作的多方优势,在艺术总监赵海风的启发下,写出了这部既有传统歌剧特征,又有十足音乐剧风格的作品,其艺术质量和多重效果非常可观。

对于陈思昂的音乐,有着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旋律舒展,唱功突出。

《殷红木棉》虽是一部音乐剧(并非主要以音乐为表现手段的剧种),但其音乐写作的分量却格外重,原因之一是艺术总监赵海风曾提示作曲家,要尽量写成靠近歌剧风格的音乐剧,故在唱功(唱段质量)方面要求很高,既要有好听的旋律,又要有歌剧式的戏剧效果,还要有突出音乐剧风格的特征。

如此要求,对于一位年轻的作曲家来说可谓苛刻。然而陈思昂面对这一切,却没有表现出为难和畏惧,他激活了创作思路,最终创作出一部与众不同的音乐剧。

我在12日首次观剧时,从音乐中明显感觉到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和创作取向。音乐剧一开始,扑面而来的是两位角色(杨殷和叛徒白鑫)之间的对唱与重唱,其旋律、节奏、和声都很有歌剧化的风格。而后,随着剧情的展开和角色人物的不断登场,陈思昂将音乐慢慢扩展开来,遂使音乐中出现了表现各种人物性格的乐句和段落。这里既有杨殷与母亲潘氏的对唱和重唱,又有杨殷与妻子李庆梅及陈少泉、潘佩贞之间的穿插演唱。总体来说,这些音乐段落听起来都很有旋律感,音调的起伏转换亦是自然流畅的,更重要的是,陈思昂写的音乐均带有熟练的声乐性,即符合声乐规律的旋律进行(包括整剧中的独唱、重唱、合唱)。这些旋律的起承转合及戏剧扩展,都有着“先入耳,后顺口”的特点,而并非那种故弄玄虚式的怪声怪调。

陈思昂写的独唱听起来既动听又耐人寻味,尤其是剧尾处杨殷的独唱《爱兰》,以及杨殷牺牲前的独唱《我对战友说一声再见》,写得既动情又舒展,宽广的抒情气息加之戏剧性的处理,为这两首独唱增添了强大的音乐感染力。除此之外,李庆梅临终前所唱的《我的爱人,在此与你告别》以及剧尾潘佩贞所唱的《多想能永远陪伴在你身边》,都是深情满满的抒情段落,它们都写得很有声乐规律与章法,亦有着唱功方面的深厚体现。而第一幕结尾处群众与官员们的合唱“官、官、官,牛皮吹上天;
官、官、官,良心扔一边”,则尽现出诙谐合唱的调侃效果。

2.风格融合,动感强烈。

《殷红木棉》的音乐具有多风格融合的特点,它既有类似传统歌剧那种以唱取胜式的音乐,又有现代音乐剧中动感戏谑的色彩音乐。在剧中,陈思昂以极度的掌控力把握着音乐风格的变化起落,力争将各种不同的色彩予以融合,继而达到切合实际、雅俗共赏的效果。特别是剧中一些过场音乐和舞蹈音乐,例如表现20世纪早期旧上海十里洋场的音乐,无论是歌唱还是舞曲,都深深地透着一种弥漫的色彩,其中带有爵士味道的靡靡情调非常恰如其分,它与音乐剧的形式非常搭配,感觉上也特别融洽且富有剧情时代感。

《殷红木棉》的音乐还有着很好的动感,这一风格十分符合音乐剧的特点。尽管《殷红木棉》表现的是革命英雄题材,但其音乐的基调并没有离开音乐剧的风格范畴,其自身所具有的节奏动力是很强的,这一点在许多舞蹈性场面和大型群众性场面中不难体会到。剧中,通过这种动感的体现,音乐上的力量性和号召感得到了强化,而其中的舞蹈手段及话剧表演手段亦得到了充分渲染,这一切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富有舞台实际效果的。

3.整体均衡,规格完整。

一般来说,写作戏剧音乐,掌握结构均衡、把握完整规格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若不这样做,作曲家所写的音乐就很可能与剧本脱节,变成不成其为剧的“散篇零曲”,或成为晚会式的“段落式组歌”。

陈思昂是一位富有戏剧音乐写作才能的作曲家,他在写《殷红木棉》时,非常注意音乐的整体平衡把握,且在音乐规格上求得相对完整。

具体说来,陈思昂在创作时能够从整体角度去构思音乐,他结合音乐剧的特有结构,通过有机的串联和衔接,将剧中的独唱、重唱、合唱,通通“镶嵌”在剧本所要求的框架下,很好地掌握了速度、节奏、风格等方面的尺度,为音乐剧的整体均衡和完整规格打下了基础。当最后时刻的首尾相接时,作曲家又以二次扩张的“弹性”手法,将音乐上升到具有伟大理想和庄严气势的高度,从而为歌颂英雄、纪念英雄、赞美英雄的宏伟主题奠定了深刻的表达基础。

三、导演的处理

《殷红木棉》的导演是中国音乐剧协会主席、著名导演钟浩,他此次的加盟,可以说为这部音乐剧带来了巨大的福音。钟导在音乐剧界德高望重,他的执导风格是严谨、严谨、再严谨,执导特点是重逻辑、重规格、重情感。他对待作品十分认真,经常对作品的整体布局及关键细节进行仔细推敲。钟导执导音乐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歌唱演员、舞蹈演员、形体演员和其他演员的特长,使其在剧本和音乐所要求的特定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

本次执导《殷红木棉》,钟导从始至终细致入微,他从舞台基本布局开始,直至演员对手戏和群体戏的设计处理,都下了极其细腻的功夫,致使以杨殷为首的革命家形象异常高大,充满着强烈的正义感,而其他一些人物形象(如李庆梅、潘佩贞、陈少泉、彭湃、邓中夏等)亦显得真挚、朴实而充满情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剧中第一幕的尾声,当妻子李庆梅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她与杨殷之间的一场告别戏。这场戏,钟导排得非常细腻感人。剧中,两个演员配合着灯光的特技造型,极其投入地演唱、叙述和表演,彼此表达着生离死别的寄托。此时此刻的情景,看得我这个易动情感的人酸楚难禁、潸然泪下。

钟导身为中国音乐剧协会主席,对音乐剧,尤其对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状况很有了解,同时对音乐剧的艺术结构及艺术特色亦有着独到的认识。因此在执导《殷红木棉》时,他能够很好地协调各个门类的舞台配合与舞台呈现,继而将音乐剧中的各种主要表现手法(音乐、戏剧表演、舞蹈、舞美燈光等)有效衔接起来,组成了鲜活而丰满的舞台形象。

我很钦佩钟导,他导戏时总是强调场面与细节的均衡、人物与环境的均衡、主次演员之间的均衡、舞台穿插之间的均衡,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角色内心的体验。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演员的表现

《殷红木棉》的演员阵容并非“明星云集”,但却是实打实的强大,主要演员均为星海音乐学院的师生,其雄厚的实力非常突出。说句实话,此剧若非星海音乐学院主创主演,换一般性的团体来做还真的不行,因为它的确是一部突出唱功,且以声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音乐剧。

饰演剧中男一号杨殷的是男高音歌唱家王传亮,他是目前国内歌剧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人物,主演过《沂蒙山》《红船》等一系列红色歌剧。王传亮的声音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既明亮又嘹亮,且传得非常远。这个年轻人先天本钱好,后天能力足,舞台形象非常端庄,是一个很有实力和气质的歌唱家(他所演唱的《爱兰》非常精彩)。当晚王传亮饰演的杨殷,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轩昂的正气和激荡的精神,他充满激情的演唱和入情入理的表演,使人们通过他而对杨殷这位革命家产生了无比的崇敬和仰慕。

饰演剧中女一号李庆梅的是女高音歌唱家吴惠敏,也是该剧的执行制作人。她在剧中的表现贴切自然。李庆梅本身是一个深明大义、温情贤惠的女性,她生前给了杨殷以极大的感情慰藉和事业帮助,是杨殷一生中最难忘的爱人。吴惠敏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以准确的尺度掌控了角色的分量,使李庆梅的形象达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程度。吴惠敏的声音有着抒情女高音的特质,然而她为了使声音适应角色,在演唱时努力控制,尽量做到细致处理,从而给李庆梅这个角色增添了温柔的声音魅力和亲切的情感色彩。

饰演陈少泉的是颇有艺术造诣的男中音歌唱家冯国栋,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已成为星海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冯国栋在舞台上的唱演很有经验,他懂得如何用声音去塑造舞台形象,亦明白在舞台上演唱与表演之间的分寸把握。他所塑造的陈少泉性格善良老成,思想深邃稳重。不仅对杨殷所从事的革命事业深深理解,而且还起到了暗中相助的作用。

饰演潘佩贞的谢韻,同样是星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她的声音和形象都很清秀干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亦显得落落大方。谢韵是一位既有美声素质,又有民风潜能的抒情女高音,在剧中饰演潘佩贞非常合适。我个人感觉,谢韵的演唱是成功的,她的音色有着纯透的亮度和舒展的气息。她所塑造的潘佩贞,给人们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声音“形象”,而作为杨殷的第二位妻子,她的演唱显得很真诚、质朴、坦诚,没有做作扭捏的表现(只是表演上略显拘谨)。

饰演谭氏的蔡静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亦可圈可点,作为去年全国金钟奖美声唱法第二名的获得者,我深知她演唱功力的深厚。蔡静雯是一位音域偏高的女中音(有着次女高音的感觉),她的声音不重、不闷,特别富有温柔的情感和内在的韵味。在这两场演出中,她所饰演的谭氏(杨殷的母亲)尽管唱段和表演不多,但却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个人深爱蔡静雯的演唱,哪怕她的表演并不十分到位,但我仍然从她的声音中得到相当的满足。

其余剧中人物亦都有着演唱和表演上的亮点,例如饰演叛徒白鑫的刘罡,饰演黄金源的符晋豪,饰演独裁者的翟晓寒,饰演孙眉的卢雅斐等,都有着很好的声音条件和表演功力,这些角色(包括饰演邓中夏的唐飞,饰演彭湃的李金城,饰演孙中山的梁景皓等)在舞台上均能歌能舞,充分展现了音乐剧演员的全面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场演出饰演杨殷的卢雅斐(第一场演孙眉),其唱演让我吃了一惊。当晚他的表现可以说与王传亮难分伯仲,尽管二人风格不同,但卢雅斐的唱演仍震惊了四座,十分抢眼,当晚其塑造的杨殷形象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可。

《殷红木棉》中的合唱和舞蹈场面并不多,但安插与编排得都比较合理,最重要的是,合唱演员与舞蹈演员们非常出众,尽管他们表演的都是一些群众场面(情景演唱和情景舞蹈),但演员们却能够以很高的责任心倾情投入,并以超好的质量和逼真的效果,为全剧的完美增添色彩,烘托了气氛。

五、其他的亮点

《殷红木棉》这部音乐剧的亮点颇多,除以上之外,舞美和灯光的设计成功非常值得一提。

本剧的舞美设计是陶雷和樊佳黛(陶雷亦是视觉总监),二人均属于年青一代舞美设计师中的佼佼者,头脑中有着先进的舞美设计理念,其设计思路符合时代要求和审美范畴。人们看到,《殷红木棉》全剧采用了中心转台为主、四周布置为辅的立体化设计,利用简洁的道具处理手法,通过转台的变化及多媒体相配合的效果,将剧中各幕中的环境、地点、人物、事件连接起来,既给人以写实感突出的近景效果,又凸显了写意性的远景意境。更重要的是,全剧通过巧妙的几何式布局和多维角度转换,既很好地渲染了剧情,又节省了相当数量的经费,真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成功典范。

剧中的灯光设计也很有特色,全剧的明暗对比,角色之间对手戏的情感烘托,以及典型人物的特性处理等,都在灯光处理上体现出有机的效果。特别是,剧中并未出现那种大红大艳、强晃强刺的灯光,很多地方都似黑白摄影一般富有艺术性。

以上便是我对音乐剧《殷红木棉》的真实看法,通过两场演出的仔细观摩,我认为该剧是近期我所观摩的音乐剧中比较成熟的一部,它既有红色剧目的鲜活题材,又有音乐剧表现的典型手法,还有着雅俗共赏的特色效果。

然而,尽管这部作品在创作上已经顾及得很全面,但作为一部新作品,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些我个人在观剧后的不同看法。

第一,对于编剧来说,尽管整部剧结构紧凑,情节合理,主要人物亦塑造得朴实高大,但全剧仍然有着一种“流水”感和焦点不突出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致使剧中的关键节点不够集中,戏剧性高潮呈现不够,且人物的思想与精神升华不够透彻。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剧中话剧式的叙述感过强,而对于音乐剧这类音乐戏剧所特有的重点塑造、重点突出手法重视不够,故使得整部剧多少有些“流水账”的感觉。

第二,《殷红木棉》的音乐虽然写得很流畅,很有韵味,也很符合音乐剧的特点,但它仍有一点不足,那就是人物的“个性主题”不够突出(只有杨殷的主题比较明显)。人们听到,剧中很多角色的音乐呈现都比较相似,音调相对雷同,节奏相对一致,如此带来的效果就是角色不够突出,对比不够明显,戏剧性不够鲜明。

第三,演员的表现不够全面,能够边唱边跳的人太少,更多的人只能进行像歌剧演员一样的专项表演。再有就是主要演员的台词功底欠缺,没有过硬且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音乐剧演员的唱法调配不够严谨。由于星海音乐学院美声唱法的师生多,因此这部音乐剧的主要演员基本上都属于美声唱法。但是其中也有例外,如在剧中饰演邓中夏和彭湃的演员就都是通俗唱法。当然,在一般的音乐剧中,除了特有的音乐剧唱法外,选用其他唱法的演员是相对比较自由的。然而《殷红木棉》却有着一个场面,那就是杨殷、黄金源与邓中夏的三重唱,由于王传亮和符晋豪二人都是声音嘹亮的美声演员(一个男高音,一个男中音),这样就使得夹在中间的邓中夏(通俗唱法的唐飞)的演唱一下子没了声音,除非在调音台上为其加大头麦的音量。我认为,像这样的地方,作曲家应该与编剧和导演事先商议好,共同研究一下唱法声音及音量的调配,继而做一些微弱的调整就可以了。

以上观点仅为我的个人看法,说得不对敬请批评,若说得有理还请参考为盼。

总而言之,《殷红木棉》是一部好剧,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艺术上,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一部历史性的红色剧目,它的象征性和推动性都是巨大的。人们无比兴奋的是,在国父孙中山的故乡,那个神奇的翠亨村中,又一个英雄形象被人们树立了起来,他就是杨殷。这位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先驱者,是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永远的骄傲,是全国人民心中伫立的一块丰碑。

猜你喜欢殷红木棉音乐剧《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综艺报(2021年15期)2021-09-05容时哥哥参花(下)(2021年3期)2021-03-24伟岸之中藏柔情的木棉食品与健康(2020年9期)2020-09-06父爱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0年8期)2020-08-27那张被口罩勒伤的脸安徽文学(2020年3期)2020-03-28最暖的春风西部论丛(2019年25期)2019-10-21East Side Story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南国丝木棉散文选刊·下半月(2018年12期)2018-01-22看音乐剧三月三(2016年12期)2016-12-27月朦胧辽河(2015年12期)2016-04-20

相关热词搜索: 更高 信仰 生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