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价值、困境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2-04-19 11:03:14   浏览量:

周福盛 黄一帆

摘要: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与之形成互动互联、开放合作的协同育人格局,对于完善美育育人机制、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学校美育方法、讲好中华美育故事、缓解美育师资不足、提高美育普及水平、构建终身美育生态带来了积极价值。然而,主体间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合作机制乏力、审美教学联结点难寻、师资队伍管理模糊、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间的文化隔膜是参与的困境所在。需要从深化协同育人理念、建立持续深入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发美育主题课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师资队伍以及树立并落实大美育观方面入手,构建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路径,促进二者在共同育人道路上的协同与贯通,保证美育育人价值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社会美育力量;
学校美育;
协同育人;
大美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重大课题“宁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课题编号:NJZ2019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育,着眼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以及心灵教育,是真正体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从学校到社会多方教育力量的共同实施。然而,长期以来,美育的相关课程不仅在学校被视作“副课”,课程开设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课程资源满足不了课程实施的需求,教师数量质量达不到实际需要;
而且社会力量对学校美育的参与更是少之又少,专门的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对美育的作用仅仅是校外艺术培训,其他的相关机构更是难觅身影,形成了学校唱美育“独角戏”的局面。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美育工作意见》)提出,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1]。同年12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印发的《深化改革 创新引领 推进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校和社会美育力量参与中小学美育发展”[2]。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反映出国家对学校美育的高度关注,也反映了社会美育力量支持和推动学校美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近年来,一些社会美育机构,诸如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国家大剧院等社会美育力量深入当地学校,参与学校美育工作,得到了学校师生的高度好评,在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本文拟基于这些实践探索,探寻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价值,理清其现实困境,构建有效的参与路径。

一、势在必行: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价值意蕴

社会美育力量是指社会中能够参与、作用于美育发展的基本单元,包括各类政府公益组织(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剧院等)和市场盈利的社会艺术机构,以及各类美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各大艺术类高校的师生、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等自然人。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其核心任务是发挥社会美育力量的专业化与高水平优势协助学校美育力量,填补学校美育发展的短板,提升学校美育质量,总的方向是社会支持、辅助学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践行责任。因此,社会美育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是当前和未来学校美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校美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拓展学校美育途径,完善美育育人机制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在社会分工中承担教育的职责,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教育的复杂性和影响受教育者的多因素性,使得全社会都要承担起教育的职责,才能共同有效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一个人从小到大毕竟还是通过他的自然环境教育他自己的”,事实表明,“这种自然教育,通过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联合效用,一直是人的意识与智慧成长的主要工具”[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本质在于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在广阔和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美好事物的认知、美好态度的培养,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美育既是学校的工作,也是社会相关部门的工作,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作为美育教育完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教育的两个基本途径,二者各有利弊,但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学校美育有专门的时间、固定的教材和系统的安排,但容易囿于资源和场所的限制;
而社会美育有着广阔丰富的资源和场地,但漠视学校,远离学生。在以往的美育中,二者各自独立,鲜有交集,不仅各自的美育作用难以发挥,共同的育人价值也无从谈起。社会美育力量参与美育教育,不仅使学校美育突破了学校围墙的限制走向了社会,也使得社会力量冲破了这一限制走进了学校,二者共同将其教育资源统合形成教育影响力,拓展了学校美育空间,实现了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共生共享、互联互通,体现教育的真正本质。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就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将美育划分为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三个组成部分,认为:“学生不是经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关”[4],明确提出了社会力量参与美育教育的主张。在今天,倡导和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美育教育,不仅体现了美育的本质要求,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时间的无限性、延续性和教育空间的无限扩展性,意味着教育途径也需拓展,包括美育途径。信息化时代要求教育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学校教育就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既要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与社会紧密联系,又要调动各部门、各行各业办学的积极性,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包括关心支持美育。特别要重视社会相关机构及文化场所,如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对教育的作用,形成一个与学校相配套的社会教育网,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凝聚起美育的强大合力,创新社会和学校在美育方面的协同育人机制。

(二)丰富学校美育内容,整合优质课程资源

在学校美育中,学习审美知识是美育教育的基础,是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全面地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表达美、创造美的前提[5]。但是,美育内容远不止理论知识,还应该包括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审美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美育通常被设置为面向学生群体的特殊知识活动,以理论讲授和技能技巧训练为主。美术课局限于绘画临摹,音乐课被限定为唱歌,学校美育呈现出课程结构单一化的倾向,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枯燥乏味。与之不同的是,社会美育因教育对象的复杂性、社会审美机构和审美活动的多样性[6],其审美内容丰富且广阔,这对于弥补学校美育不足,丰富其教学内容具有直接的作用。第一,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使学校美育的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学校美育教師大多对美育中某一领域较为擅长,而对美育的其他方面则较为薄弱,学生难以接触到更多的美育内容。社会美育涵盖音乐、舞蹈、歌剧、美术、戏曲、影视等诸多方面,通过与学校合作开设艺术微课堂、国画、书法、手工兴趣班、合唱社团课、台词表演、英语剧等方式参与学校美育工作,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生活、健全学生心灵,创造环境和条件。第二,为专业力量走进学校美育课堂提供机会。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地区一些中小学合作后,学生有机会与朗朗、吕思清、黄蒙拉等艺术家零距离交流,接受专业的艺术指导,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校美育的课程品质,无疑是专业力量走进学校美育课堂的样板之举。第三,能够缓解过去学校美育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况,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养成真正落地。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国,中国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参与中小学美育教学,带领学生用音乐、京剧等形式向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致敬,用歌声鼓舞人心,是美育融入生活的生动案例。这种融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而且通过生活中的美,抒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了美育从“育身”到“育心”的转变。第四,有利于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美育力量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和专业优势,与学校美育教师共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且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审美需求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身边美的同时,丰富学校的美育内容,充实美育课程资源,是学校美育课程开发的崭新力量和源泉。

(三)创新学校美育方法,提供直接审美体验

学校美育主要采用技艺化、知识化和功利化指向的传统艺术教学方法,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艺术技法或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课堂中往往缺少极为重要的审美参与和审美体验。通常,教师以课件的形式浮光掠影般地呈现教学内容,很难意识到沉浸式教学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要价值,这不但忽视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也让学校美育因其实施方式的机械而处于更加薄弱和局促的地位。事实上,美育教学强调通过形象、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对象,以形象直观、熏陶渲染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与体验,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美的启发与美的创造。正如杜威所言,“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7],这在美育教学中同样适用。玛克辛·格林认为,审美不是静止的,不能单从静态的角度去教导学生被动的感受美,而是需要学生学会走出教室,通过主动参与开启自身的想象力,唤醒主动反思与行动的力量[8]。“走出教室”意味着教师给学生带来美育知识的同时,也能带领学生真实体验到美的事物,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感同身受,培育良好的艺术修养,这恰恰是学校美育所缺乏,而社会美育能够有力补充的重要方面。社会美育多是基于真实事件和实际问题展开,个体通过实物展示、情境创设、实践操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认识与感受,使美育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能够充分彰显。通过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弥补了学校美育以间接教学为主、缺乏情境创设与忽视学生体验的局限性,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情境学习。通过开设观摩课程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增加实践课程使学生亲身感受美育魅力、鼓励学生登台表演以提高其自信心和创造力。通过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以美育活动的感染力使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让“美”可见可感。这些都为学校美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四)融入传统美育文化,讲好中华美育故事

美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容,无论是美术中的花鸟图案、装饰纹样,还是音乐中的金石之声、钟鼓之乐,处处都展现出审美教育中应有的文化魅力与内涵。但在学校美育中,教师因受课时、自身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难以深入挖掘美育学科中的优秀文化,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美育应有的文化魅力被遮蔽。事实上,对美育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感受其幽深之美的同时,也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涌起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深刻认识,了解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美育故事,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社会美育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族特色,通过参与学校美育,能够带领学生关注美育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学习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美育工作意见》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内容,坚持美育教育的正确方向。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在参与学校美育教学时,融入了木刻版画拓印、纸刻书、民间剪纸艺术、布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大剧院为学生提供了鼓、锣、云锣、木鱼、木板等传统打击乐器课程,歌剧、京剧行当、地方戏曲等文化意蕴深厚的戏剧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小学共同开发国家宝藏、华夏传说系列课程,如《梦回大秦——兵马俑对你说》《俑偶华彩——乐舞俑对你说》《金戈铁马——兵器战马对你说》。学生在平时的课程中较少接触这些内容,但它们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领略其中的文化元素、中华元素,更多地认识和理解美育学科背后的优秀文化、积极价值和向上精神,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社会美育力量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促进学生以整体理解并传承中华文脉为目标,讲好中华文化之美,体现美育的深度和层次,实现美育的文化价值。

(五)充实学校美育力量,缓解美育师资不足

推动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发展,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学校美育专业师资不足。第一,受考试导向及单纯强调文化知识的功利化思想所钳制,中小学师资力量被重点投入到语、数、外等学科上,美术、音乐等学科大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万人[9]。虽增长了14.9万人,但相比于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1.54亿,学校约21.26万所的庞大规模相比[10],仍显得微不足道。在不考虑地区差异、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平均师生比为1:205,每所学校约有3名美育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明显滞后。第二,这一问题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存在美术、音乐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或班主任“兼任”的情况,而这部分“兼任”教师的美育专业素养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学生美育学习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持续性较差。第三,2021年7月,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務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11]。在政策引导下,学校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后育人活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中存在部分学校由于美育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课后内容参差不齐或学校仅提供作业辅导和看护托管服务,较少美育相关活动的开展。相比之下,社会美育力量涵盖艺术家、高校美育专家、教师及社会美育工作者等高水平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够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学校美育发展提供持续性、专业性的帮助。对于上述问题,促进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学校美育力量,缓解学校美育师资不足,通过二者间相互合作,汲取先进的美育理念,共同打造协同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六)提高美育普及水平,促进校际资源均衡

美育的初衷不是为了培养少数艺术尖子生,而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得接触美、学习美、享受美的机会,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由于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的结构性差异,美育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分化,具体体现在美育课程资源的占有情况、美育课程的实施能力与水平、经费投入等方面。例如:社会发展条件好、经济发展程度高、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学校美育资源较多,而其他地区的分布则稀疏零星,特别是农村学校美育资源更是严重短缺。学校缺少琴房、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业美育设施设备,音乐课所需乐器数量不足或年久失修,美术课画板、颜料等教学工具缺乏等情况比比皆是。根据协同论的自组织原理,合作是一个涉及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12]。面对学校美育资源的不均衡,社会美育力量的有效参与,通过合理统筹,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资源禀赋较弱的地区学校美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据统计,截止2019年末,我国艺术表演场馆2716个,美术馆559个,群众文化机构44073个,博物馆5132个[13],美育从业者更是数量庞大,包括各场馆工作人员、高校师生、民间美育从业者等,都能为学校输送优质的美育资源。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使势单力薄的“学校独舞”逐渐变为气势磅礴的“社会群舞”,充分发挥全社会资源在美育方面的优势,激活学校美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这对于学校美育现有资源与美育发展无法充分而完全匹配的当下,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为学校美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补充,成为探寻学校美育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

(七)构建终身美育生态,提升国民精神建设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强调“美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怡情养性”[14],认为美育有解放的作用,即开启心智、自由思想、释放人心灵的力量[15]。当今社会,信息、数据、网络等非情感要素对人类精神世界不断侵袭并逐步蔓延,造成诚信的缺失、浮躁功利之风的盛行、精神疾患的增多,严重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人生观和精神风貌的形成[16],这样的美丑不分、精神生活空虚、高尚情操的缺乏与美育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17]。一直以来,学校美育被认为是学龄阶段的审美教育,社会美育被理解为青年步入社会后接受的补充教育,二者被割裂开来。事实上,在步入社会后,个体接受美育教育是以个体的审美兴趣与生活态度为取向的内在选择,而这一选择,大多与早期家庭、学校对个体审美素养的基础塑造有关。如果家庭、学校重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社会美育将影响个体未来的发展,反之则不然。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与审美教育渐行渐远,并逐渐在碎片化、高压力、单向度的社会场景中失去了审美能力,造成了上述种种不良倾向。倡导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是强调美育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是践行终身美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审美教育同样如此,通过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合力,在学生内心深处种下一颗美的种子,在学生步入社会后逐渐发芽、长大,二者共同将审美教育的作用区间延展至个体的一生,进而促进个体理想人格的建构,实现社会国民精神的塑造,发挥美育教育的终身性特点。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衔接渐融,以相对稳固、延续的姿态实现对人一以贯之的审美教育是构建终身美育生态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提升国民精神建设的必备前提和战略性力量。

必须明确的是,社会美育力量引入学校后虽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学校美育力量,只是补充、协助的作用,不可替代学校美育力量。因此,在学校场域下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需要厘清社会美育力量与学校美育力量间的关系,明确双方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和责任,充分发挥好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两种力量的各自作用,形成密切有效的配合。社会美育力量因其具有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先进的美育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等优势、具备了协助、补充、扩展、深化学校美育的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美育中现存的不足,为学校美育建设提供专业化支持,发挥出学校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好引导和最大促进作用。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最初目标是让专业“走进”學校,而其更重要的作用是让专业“留下来”,在社会美育力量离开后,学校是否还能开展规范、优质、专业化的美育课程才是社会美育力量参与的价值所在。因此,要发挥社会美育力量“输血”作用的同时,更在于帮助学校培养美育“造血”能力,为学校美育注入新鲜活力,带动学校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发展和持续发展,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强大自身的美育力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二、道阻且长: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现实困境

实际上,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
2017年,教育部颁布《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提出,采用社会公开招聘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选聘美育兼职教师;
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机制;
直到2020年,两办印发《美育工作意见》,这一系列的美育文件都在强调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实际步伐比较缓慢,政策落实还面临诸多困境。

(一)观念弱化:主体间协同育人意识淡薄

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与社会力量结成伙伴关系,打开校门办学,目的是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在美育教育上,社会、学校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通过合作实现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其中,主体间的合作意愿深刻影响着协同育人的行为。现实情况是,各主体在协同育人意识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美育力量参与意识不强。一直以来,社会中弥漫着错误的观念,认为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的相关教育,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学校、教师的责任,社会力量缺少参与、积极性不高、角色与责任意识模糊。事实上,仅靠学校、教师的单兵作战,很难完成对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相较于学校美育教师而言,专家、社会美育工作者由于是在相应的舞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有着深厚的专业艺术背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专业、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社会的审美体验。二是学校信息较为闭塞,主体间的沟通意识不强、互动不通、沟通渠道不畅。学校难以将自身的需求告知社会美育力量,社会美育力量也无法知晓学校的美育发展情况并提供及时的帮助,缺少联系、流动与信息共享渠道,造成了二者间的信息差,进一步淡化其合作意识、削弱合作关系,这对于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机制乏力: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合作短期化偏向明显

学校教育不是孤岛,通过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分散、封闭、单一的传统学校美育形式,形成统一、开放、优势互补的美育发展新格局。但是,受学校与社会地理空间阻隔、共享动力不足、实际操作困难、自身利益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二者呈现出相对独立、封闭,缺乏交流与协调,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责权不明确,参与的持续性不够等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缺乏系统的支持机制,其参与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够、缺少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导致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动力不足,短期化偏向明显。第二,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评价等环节,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社会美育工作者必然要参与到学校美育的教学过程中,那么,如何设计课程能够最大化的保障学生的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上课阶段如何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课堂的时间如何划分?教师与社会美育工作者在课后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反思,进而改进和优化教学?在参与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美育教师与社会美育工作者进行合理且明确的分工,做到相互配合、高效协同。在授课结束后,学校教师与社会美育工作者的联系较少,没有形成持久规范的合作机制,短期性明显,从而导致参与的表面化,难以为学校美育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之间的共享机制乏力。双方因缺乏必要的沟通及共享资源平台,社会美育方面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学校的需求,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了合作主体的协同效率和质量。因此,建立长期化、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双向交流机制、共享机制等是必要的,也是在参与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契合难点:校内外审美教学认知点联结困难

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体现在美育的课堂教学中,双方依据所在地区的特色、校内学生的特点,通过找寻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中的教学联结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并教授给学生。但是,在社会美育中,资源类型多样且复杂,内容多元且丰富,在众多美育资源中,若想找到契合学校美育教学的交汇、重合、耦合点实属不易。此外,还需考虑当地学生的接受程度、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等因素。以基础教育阶段为例,学生的学习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1—3年级为第一学段,学生以体验感受、认识美为主;
4—6年级为第二学段,学生以发现美、欣赏美为主;
7—9年级为第三学段,学生以探究、创造美为主。在教学的具体安排上,审美联结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将二者简单相加,是需要量身定制、量身整合。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其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形成审美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避免教授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或使用较困难的教学工具,通常选取低年级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并以图文并茂、游戏教学的形式,实现情景化、互动式体验。从课程的选题到内容的编纂再到形式体裁都应体现受教育者的特點,以便更好地开启学生的审美之旅。总之,提升合作交流的效率,形成规范化的主体间协作关系和情感化认同,共同为学生传授美育的相关知识,必须找到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之间相契合的审美教学联结点。但是,高标准的联结也为社会美育力量在参与学校美育过程中带来了不小的困境。

(四)管理模糊:社会美育力量中师资管理缺乏规范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符合教学条件的现有学校美育教师数量不足。虽然,教师数量逐年有所增长,但其增长速度难以跟上全国不断扩大的需求。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提出:“选聘其他学校专业艺术教师,校外教育机构、宣传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或能工巧匠等,以及符合资质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为美育兼职教师”[18],以此弥补学校美育中师资匮乏的现实困境。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美育力量中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参与人员不稳定、审美素养差异大是当前在参与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当社会美育中的美育工作者面对的教育对象从成人变为青少年,教学形式从相对开放的场馆环境走向相对封闭的教室环境时,外部环境的改变着实给部分社会美育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另一方面,社会美育师资自身的构成也较为复杂,年龄、教学能力、学科背景、知识层次各不相同,且社会师资队伍大多自发组成,或由美育场馆中的某一固定部门全程承担,缺少选拔和聘用、监督和管理的制度保障,因此,社会美育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随意性。这需要社会美育力量在参与学校美育前,明确双方的责任和角色,建立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

(五)文化隔膜: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既有的差别

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审美教育,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开阔视野、陶冶心灵,二者相互联系、重叠。但是,在具体目标、教育对象、实施方式等方面却具有明显差异,并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育美文化。第一,从具体目标来看,社会美育具有社会性的特点,通过广大民众接触艺术,使艺术普及于大众的精神生活,在社会文化生活的互动中以塑造审美情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在不同时代,社会美育会随着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构建新的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学校美育旨在通过传授必要的美育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现实生活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19],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第二,社会美育的对象往往无法预设,通常是由于兴趣或需求的动机而凝聚在一起的群体,对象大多为成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没有性别、阶层、地域的限定,涵盖群体范围较广。与社会美育有所不同,学校美育将在校青少年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群体固定,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都具有其独特性,其中不乏零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第三,在实施方式上,社会美育是一种弱化了教育本位的复合场域,美育活动表现较为松散、断续,具有自由度高、开放性和现场感强等特点,受教育者可以自由选择、自由体验。学校美育主要通过音乐、美术学科及相应的课外活动作为其重要的实施途径,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开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具有专门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特点。基于上述差别,二者独具自身特点的育美文化使社会美育力量在融入学校美育时产生了文化隔膜,这成为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所在。

三、美美与共: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有效路径

在多主体共同提供美育的教育生态中,社会美育力量如何有效参与,如何将教育因素、教育力量、教育资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协助学校美育力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审美教育至关重要。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功,社会和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力量的优势有效弥补学校美育的不足,努力探寻一条科学的、可操作的协同育人之路。

(一)协同创新,树立学校社会两种力量共同育人的美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前提。积极转变由学校唱育人“独角戏”的传统思维,增强协同育人的美育教育理念,是推动学校美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美育力量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努力在美育“大合唱”中唱好“和音”。“协同的目的是为了系统整体的同一、结构的稳定、进化的有序和功能的最优化”[20]。学校和社会二者在思想上,要深刻认识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学校美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协同育人在这一时代下愈加重要,学校孤军奋战的育人状态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需要,教育要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作为教育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学校还是社会,第一步都需要转变观念,建立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以及树立教育共同体意识。就学校方面来说,要树立教育主体意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学生发展的优秀社会美育资源。就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在学校美育中要发挥依托作用,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积极与学校协作配合,树立起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发挥自身独特的教育作用,形成二者的融合之力。社会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配合学校美育工作。只有先在思想上树立协同意识,逐步再到行动上搭建种类多样、相互支撑、层次递进的协同育人体系,才能促进学校和社会在美育教育上同向同行。

(二)机制完善,以建立持续深入的合作机制为目标导向

确保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实际效果,需要其参与的持续深入,一是时间上的延续性,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不能是间断式、可有可无的,也不能是流于形式、走过场的;
二是空间上的广延性,不能只局限于某几所学校,在协同育人机制成熟后要形成体系,要能够切实帮助学校美育的发展,实现从“小规模、零散化”的参与向“大规模、体系化”转变。那么,建立二者长效合作机制至关重要,具体可以从激励机制、双向交流机制、共享机制三个主要方面着手。第一,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美育政策正渐趋完善,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第一个对美育做出重要部署的党的文件以来,不断提出“要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各地积极推动高校和社会美育力量参与中小学美育工作,健全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机制”等意见,从制度层面给予学校美育重要支持。在社会美育内部,需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激发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内驱力。通过建立人员流动和奖励机制,发现并及时奖励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的社会美育教师,形成示范效应,选拔更为适合学校美育发展的优秀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为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形成学校和社会在美育教育上良好的合作氛围。第二,建立健全双向交流机制。社会美育力量需转变仅参与学校美育教学的单一交流方式,在教学结束后,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让社会力量的参与具有延续性等问题作进一步沟通交流,并对学校在美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定期集中研讨,与学校一起制定美育教学计划及方案、创新学校美育教学方法等,推动美育教育双向合作、融合发展。第三,建立共享机制。为确保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政府与学校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学校和第三方团体之间要探索建立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学习资源共享平台,让社会充分了解学校在美育方面的需求,精准对接双方供需,保障参与的实际效果。综上,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需从长远多角度进行考量,构建支撑有力、交流通畅、共享共育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社会力量的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程整合,以开发丰富多样的美育主题课程为实施途径

社会美育偏重于具身性强的实践性知识,而学校美育偏重于通过让学生学习间接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前者关注“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涉身能力目标,强调审美体验,引导受教育者感知美和领悟美;
后者基于音乐、美术等美育学科,看中“通过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水平”的获得性目标。二者在实施方式上看似不同,实则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而是可以有针对性的互补。要做到这一点,需进行一体化布局,学校通过融合社会中优秀的师资团队、文化资源、场馆资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寻找其中相互联系的教学内容,共同开发丰富多样且符合学生特点的主题课程。依托主题整合起来的课程不是外部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具备一定的逻辑线索,围绕主题、对知识进行选择性组织、整体性联结和功能性转化。例如:为加深学生对国宝大熊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在参与学校美育教学中围绕这一主题设计课程,将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立体书作为教学工具,以关爱大熊猫为背景,遵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原则实施教学。在课程导入部分,社会美育教师首先介绍韩美林先生表达大熊猫的几种绘画形式、动物刷水画的表现方法,以富有情感的语言再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美的多样性。從构思创意、课堂教学再到互动体验,社会美育力量的参与给予学生更多创造、想象的空间,运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社会美育师资与学校教师分工合作,针对学生审美发展规律,共同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循序渐进的主题课程,课程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从课堂评价反馈来看,这节主题课程由于贴近学生生活,选取的教学工具新颖独特,激发了学生美育学习的热情,为其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四)技术支持,以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拓展依托

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新的美育“治理”格局,这需要教育信息技术提供协作平台,使教育更加系统、协调和开放[21]。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工程,包括农村学校在内,在基础设施配备、科技教学建设等教育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过程中,可融入这一优势,增加现代科学技术设备的使用,实施信息化教学,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搭建美育协同育人平台,缓解部分地区由于美育专业师资短缺,音乐、美术等学科开设数量与质量不达标,社会与学校地理空间阻隔等问题。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展开:第一,以共建共享为理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积极开发信息化美育课程资源,社会美育力量可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分段分层地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美育课程。由于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应用经验与体认,了解教学中在何时何处需要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资源[22],保证美育教学与学生实际的适应性,因此,学校教师可在其中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美育课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获得更加全面的审美知识与体验。第二,信息技术是社会美育力量与学校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可用以解决主体间信息闭塞、沟通不畅等问题,以便社会美育力量及时了解学校在美育上的需求与不足,提供适当帮助,促进主体间协作更加便捷、高效。第三,学校可与校外美育从业者、专家、艺术家找寻沟通合作的契合点,打造线上——线下双师课堂,为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全面地享受美育的浸润与陶冶。依托信息技术将发达地区的优质美育教学资源覆盖到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美育课堂,并与学校中既有资源相统一,推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美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即便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也能够共享先进的美育理念与经验,有效推进学校美育不断向上发展。

(五)师资优化,以联合校内外美育教师队伍为育人保障

着力打造校内外高素质美育师资团队是社会美育力量有效参与学校美育的重要举措。当前,学校面临着美育师资匮乏的现实困境,现有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无法满足学校美育的需要,而社会美育师资包括美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培训教师、艺术工作者以及高校一线教师、专家,数量庞大且师资水平高,能够有力补充学校美育力量。但是,学校美育教师和社会美育师资由于自身知识与经验结构各具特色,需相互补足。例如:学校一线美育教师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社会美育教师对美育实践知识、专业知识具有较多的认识,通过二者的结合,能够形成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又有着深厚美育功底的教师队伍。艺术专家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使艺术家转型为艺术教师,普通教师升级为美育专家,在同属教育主体的前提下平等沟通、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具针对性的审美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保证社会美育师资的综合素养水平。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是合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针对社会美育师资,需要制订相应的准入管理办法,即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申请、所在单位推荐等准入流程,参与学校美育工作,并规范社会美育教师的准入管理办法,切实保障各方权利。第二,按照不同教师的擅长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提升学校美育的科学性、专业性。校内外教师可对参与前准备阶段、参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参与后反思评价阶段进行深入交流,将典型课程形成课例,以期从中发现、提炼、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第三,社会美育教师需进行岗前培训,提升社会美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管理学生能力,加深对学生美育学习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解,保证其具备参与学校美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以更加科学、规范、有序的方式开展育人活动。第四,培育种子教师,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与社会美育力量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包括座谈会、美育学科专项培训、研讨交流、汇报分享等,激发学校美育教师进一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其“造血能力”。第五,要优先考虑那些有美育需求但是能力不足、师资不足的薄弱学校,这是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保障校内外教师队伍的深度融合,是优化美育师资队伍,促进美育在学校中真正落地生根并获得持久发展的重要内容。

(六)文化融合,以树立并落实大美育观为发展指向

针对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之间存在的文化隔膜,亟须融合社会与学校的育美文化,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切实树立并落实大美育观。一方面,要处理好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关系。虽然,二者在教育对象、具体目标、实施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社会美育确实能够成为学校美育的良好配合与拓展。在参与学校美育的过程中,社会美育自身也能超越狭隘的以美的知识与技能为主旨的小美育,走向关注个体审美素养、审美能力的大美育,不断超越以往主要面向成人、全开放式的固定化模式,进一步拓展社会美育新途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美育在采用“走出去”方式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引进来”,即一是组织有条件的学校定期带领学生现场参观各类美育场馆,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构建“学校美育课程+实地美育场馆观摩学习”模式,使美育教育的场景更加多元。二是可以在社會美育中增加美育类课程或公益性活动,供学生以社会美育场馆为场域进行美育学习。这不仅为学生搭建起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桥梁,还提供了立体、多感官刺激的场景化美育学习平台,树立人人、时时、处处皆美育的大美育观。这对于社会美育来说,是挑战,更是进步、创新和发展。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有效协同不是用某种主导范式来强行统一,也不是消除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而借取另一方,而是在保持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在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相互参照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不应局限于学科美育,而应拓展至学校美育的各个方面,参与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教学,可以扩大至美育理念的顶层设计、环境美育的实施层面等具体范畴。例如:在理念层面上,社会美育力量可引导学校树立“与美同行”的美育理念,形成教师、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在环境层面,可以充分利用教室、校园公共场地、操场、宣传栏、课间铃声等载体,共同将学校营造成富有美感、充满艺术气息、书香氛围的校园,充分发挥社会美育力量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堂、在校园中认识美、体验美和感受美,努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融合机制,以大美育观为引领构建育人模式,真正变成“大在美育、大在融合、大在共生”的美育教育新体系[23]。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78/A01/s4561/ jgfwzx_zcwj/202010/t20201019_495584.html,2020-10-15.

[2]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深化改革 创新引领 推进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806/ sfcl/202012/t20201214_505281.html,2020-12-14.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欧阳哲生.蔡元培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 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6] 汪宏.社会美育的特性及其审美功能[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2-105.

[7] [美]约翰·杜威.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8] 郑江梅子.玛克辛·格林的美育思想及启示[J].中国文艺论,2020,(5):66-7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增至74.8万人[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806/mtbd/202012/ t20201215_505543.html,2020-12-1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5/t20200521_457227.html,2020-05-21.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 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2021-07-24.

[12] 吴彤.生长的旋律——自组织演化的科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0-06/22/content_5520984.htm,2020-06-20.

[14]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15] 郭成,赵伶俐.大美育效应——美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6] 尹少淳,孟勐.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互仿与渐融[J].美术,2021,(2):6-9+14.

[17] 何齐宗,霍巧莲.黄济先生美育思想探要[J].教育研究,2021,42(7):71-80.

[18] 教体艺[2017]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通知[Z].

[19] 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0] 韩明安.新语词大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1] 章晶晶,王钰彪.作为构建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二[J].中国电化教育,2019,(1):6-11+53.

[22] 左明章,卢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91-98.

[23] 闫若婻.以美育为视角的“五育融合”:价值转向与实践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1,(7):69-74+121.

作者简介:

周福盛: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學、课程与教学论。

黄一帆: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Power Participate in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Value, Dilemma and Path

Zhou Fusheng, Huang Yifan(School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Ningxia)

Abstract: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forces in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forming an interactive, interconnected, open and cooperativ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tern. This has brought positive value to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mechanism, enriching high-qual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innovating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methods, telling the 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alleviating the short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ers, improv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building a lifelong aesthetic education ecology. However,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among subjects, the weak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aesthetic teaching, the vague of teacher management, the cultural divide between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have become the dilemma of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forces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from the aspects of deepening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establishing continuous and in-depth cooperation mechanism, jointly developing themed courses, building an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uniting the teaching team, and establish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large aesthetic education.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forces participate in the path of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nection of the two on the road of common education, and ensur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Keywords: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power;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great aesthetic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1年9月2日

责任编辑:邢西深

猜你喜欢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现代营销·信息版(2018年9期)2018-12-12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18年3期)2018-10-12协同育人理念下“五维一体”协调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27期)2018-09-17基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5期)2018-07-18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11期)2018-01-23软件工程慕课教学建设探讨软件工程(2017年7期)2017-09-23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试点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17期)2017-07-21基于产学研人才互聘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5期)2017-05-18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1期)2016-04-28

相关热词搜索: 美育 路径 困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