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2-04-20 11:29:28   浏览量:

张建斌 珊珊 李飞飞

关键词: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共同富裕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经济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更加改善,改革开放更加深化,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民生福祉水平更加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更加有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但由于自然资源和政策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内蒙古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全区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推进绿色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一、内蒙古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不断增加(见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2975元增加到2020年的41353元,增加了8378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609元增长为16567元,增加了4958元。2016年-202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35.21%增加到了40.06%,表明近期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内蒙古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绝对差距并未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201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为21366元,2020年二者之间的差距扩大为24786元。在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的内部,因生活地区、从事工作、生产方式等不同,也同样存在收入差距问题。

(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内蒙古12盟市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情况存在差异,各盟市间的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也形成一定差距。根据表2数据显示,2020年内蒙古各盟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包头市,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879元,大约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盟市兴安盟的2.15倍。按经济单元研究,内蒙古东西部之间的居民收入分配也表现为不平衡。如果将内蒙古划分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5个盟市;内蒙古西部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7个盟市。2020年内蒙古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值分别为35754.6元和15950.4元,同期内蒙古西部地区分别为43967.57元和20203.43元,均高于东部地区。其中,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是东部地区的1.23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是东部地区的1.27倍。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由自然资源和政策因素等导致。相比之下,内蒙古西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矿产资源、较优越的经济基础,而且处于内蒙古沿黄经济带、“呼包银榆”经济圈等战略规划中,发展速度较快。

二、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其中必然包含生态方面的要求,生态文明理应纳入共同富裕框。

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内在一致性,绿色发展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共同富裕则要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第一,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共同富裕的实现需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支撑条件,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现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实现物质财富上的共同富裕,而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富裕,包括精神富足、生态美丽,要求生态财富的共同富裕。生态财富具有公共性,一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该地区的人们在生态财富方面便有了共同富裕的基础;生态要素参与财富分配,可以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或财富,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其次,绿色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代际和谐,促使资源均衡分配,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持久动力。第二,共同富裕是绿色发展的目的和导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内蒙古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坚定不移地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中促进共同富裕。

三、在绿色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一)在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产业升级中促进共同富裕

近些年,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了高速发展,但相继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资源开发区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容忽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内涵于共同富裕,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整能源格局,积极培育形成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在绿色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要转换发展动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开发应用火电减排、工业节能与减排、节能建筑、资源回收等低碳技术,通过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增加就业新领域。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引导和促进低碳经济的规范发展,鼓励和扶持低碳经济技术研发和引进,加速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建立工业生态园示范区,探索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就近实现农牧村劳动力转移。农牧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富集区,要依托其丰富的林草资源和牧业资源,发展绿色农牧业,打造优质的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利用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打造绿色旅游产业,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在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赋能中促进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的蓬勃创新为绿色发展赋予了发展动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企业的条件限制,有效整合产业链,有助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内蒙古应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等产业。要推动新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制造、生產、销售环节,提升经济效益。要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对传统农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网络智能技术与农牧业生产的融合,开展“云平台”让客户可以直接观看产品生产、制作环节,整合供产销等各方资源,形成数字化农牧业体系。要建设智慧农牧业数据服务平台和产品溯源平台,优化农牧产品质量信息、检测及销售管理等系统,形成智能化、网络化农牧业供产销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要依据当地民族特色与畜牧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畜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培育民族文化品牌。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溢出效应。

同时,内蒙古应加大财政资源对农牧区居民、城乡内部的低收入群的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使其能够获得基本的数字化资源,并加强对这些群体的人力资本投入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数字经济的参与度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促使数字经济促进城乡两部门的融合发展。推動农牧区互联网的普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困境、提高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利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加大对农牧产品宣传力度,扩大农牧民的销售渠道,增加农牧民致富方式。如利用电子商务、网上直播带货,使农牧区生产者跨越时空约束,实现信息匹配,与稳健的大市场有效连接,实现增收,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三)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促进共同富裕

内蒙古拥有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多种自然资源,在发展生态和绿色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特别是有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却出现了“富饶的贫困”现象,对于这些生态资源富集的地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尤为重要。

1.科学评估和考核生态产品价值

结合地区生态产品,引入生态产品种类等级评估机构,逐步形成针对不同种类和等级的生态产品多准则评估模式,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估和考核生态产品价值。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要通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计算生态系统总产值(GEP),定期对各盟市的GEP进行核算,并将GEP指标纳入各盟市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中,提升人们对生态产品价值的认识,驱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值、增值。

2.通过市场交易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将生态产品货币化。一是要明晰生态产品权属界定、完善交易市场与交易制度建设,积极开展用水权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畅通生态要素参与财富分配的渠道。内蒙古目前已开展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试点,但已有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尚未完全成熟,还需在价格形成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评估监管机制、保护补偿机制方面不断完善。二是大力开展林业碳汇权益交易,积极探索森林覆盖率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兴安盟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促进该地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实现,进而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传统生态林业产业的基础上,开展跨地区碳汇权交易,完成从“卖木头”到“卖指标”的全面转型。探索建立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市场,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可将多余指标额出售给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从而获得一定收益。三是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其中,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市场化生态产品权益指标交易机制。

3.健全生态产品补偿机制

按照收益者补偿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实施补偿是生态产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即受益地区补偿那些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本以及丧失发展机会的地区。如生态受益区向保护生态区提供补偿,流域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补偿。此外,中央政府可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对因公共性生态环境治理产生直接治理费用或者因公共性生态环境治理丧失发展机会而产生机会成本的地方政府(组织)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补偿)。对于生态产品利益补偿手段,可有机结合多方面补偿措施,如把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同政策补偿、资金补偿、实物补偿等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多维长效补偿机制。

4.促进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是做好生态保护,农村生态保护是目前生态保护的短板,需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禀赋,并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优势。要借助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开展“生态+产业”的特色化绿色产业,以农业、畜牧业为依托,通过产业链延伸、技术赋能、产业融合等,实现农业、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农牧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莫愁·小作家(2021年12期)2021-12-16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时代邮刊·上半月(2021年11期)2021-11-18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人力资源(2021年10期)2021-10-29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年9期)2021-10-09以法治力量保障共同富裕公民导刊(2021年9期)2021-09-23浅析当前我国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究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9期)2017-03-15绿色发展的生态意蕴与价值诉求理论导刊(2017年1期)2017-02-10绿色税收体系对小微服装企业的纳税影响商场现代化(2016年29期)2016-12-23种观赏草坪不如种有机韭菜绿色中国·B(2016年5期)2016-12-15以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商(2016年28期)2016-10-27

相关热词搜索: 共同富裕 推进 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