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2-06-27 13:45:03   浏览量:

郑丹丹 丁祖保

摘  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是人的内在道德自觉,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普遍和谐之道。作为中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仁学”也体现了人文主义价值对于大学生品行塑造、价值取向及社会关系的调整都具有指导意义,其文化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新时期高校推进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把握孔子“仁学”教育思想本质精髓,有利于挖掘适宜当代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实效。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1-0006-04

“仁”作为中华文明中独有的文化符号,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仁学”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体系,或者说是最有创新的思想体系[1]。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中的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慧。当前高等教育需要人文教育与科技创新齐头并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各类教育各领域[2]。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思政育人的具体实践中,参考与借鉴孔子“仁学”思想中道德哲学智慧,对大学生群体的发展而言,兼具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孔子“仁学”思想中当代德育内涵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孔子将他所处时代道德的最高准则凝炼为“仁”。孔子“仁学”思想在不同时代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将孔子“仁学”思想与高校德育进行融合时,表现为学生如何处理与人、社会、与自我间的一门学问,也是关注自我道德修养的一门学问。因此,高校应探寻思想的本质精髓与当代价值,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科学辨别,借鉴其思想道德的精华,提升学生对“仁学”思想中蕴含的优秀德育观念的认同和发扬,进而将这一思想与现代社会主义的优良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引导。

(一)仁者人也——社会责任感

《说文解字》中將“仁”字定义为“亲也,从人从二”,两人以上才能体现出“仁”,因此“仁”是从个体本身而引申出的道德行为准则。孔子“仁学”思想中,一个人内心是否有仁德,是看与人交往时是否想着帮助或者更重视他人。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实际上是两个维度的存在,在个人层面重视修身养性,强调“修己”,在社会群体层面则强调“安人”,与当代倡导的社会主义责任意识主张个体的社会性相一致。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仁者人也”不仅提到了智者的道德培养准则,也体现了构建道德主体的社会伦常知识。人的社会属性和统一性,因此,人只有依赖于社会才能发展,人的道德借助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展示,社会实践才能够不断修正和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个体价值。

(二)仁者爱人——利他品质

孔子“仁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爱人”,从积极方面而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方面而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倡导的仁爱始于至亲至爱,又不限于血缘之间。基于此,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是能否把自己的内在道德延展于外,能否为他人带来帮助与利益。这一精神与当今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中为人民服务的利他品质相一致。“仁者爱人”本质上是封建时代道德的内核,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的源起。“修身”是孔子“仁学”的理论基础,是保持他人对自己信任感的“德性”,从而实现自身的道德完善。社会道德不断演变发展,但核心一直是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主义精神。“仁者爱人”思想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形成了换位思考、宽以待人等优秀品格。

(三)杀身成仁——正义情怀

孔子“仁学”思想中,“仁”作为个体的道德目标,也是一切价值的本源。儒家“杀身成仁”的精神落到现实层面体现的是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孔子时代的“仁”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但其核心思想塑造了一批批仁人志士,是为真理与道德而献身的君子。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正义无私与孔子“仁学”中的“杀身成仁”有相通之处。能够在危难时刻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立场上挺身而出,不论是因抗击外敌而牺牲的爱国英雄,抑或是突发性公关危机的“吹哨人”,都做到了有勇有谋、无私奉献、正义凛然。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个人能够站在社会整体价值和集体价值基础上牺牲小我,将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这种“仁知之勇”的融入是“杀身成仁”在当代的道德体现。

(四)君子人格 —— 全面发展

孔子倡导的君子是将个人的修身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相融,在引导学生精神向上、行为向善、情绪向稳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儒家关注人的本心及自身,启示人的道德自觉,通过道德内修养成心性,孔子秉持“成德”学说,君子便是孔子“仁学”思想认为个体应当追求的道德范本。这种以内省塑造理想道德人格,逐步如涟漪般由内向外延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境界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提升个体的自主性、自律性及实践性原则,能够塑造德行修养及理想人格,对促进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为仁由己”的修养方式,体现了主体自觉自律的道德追求,能促使个体不断向内发力,寻求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全面发展。

二、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实施的“双一流”建设赋予高校德育教育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青年理应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青春责任与历史使命。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素质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够担起历史的重任。针对孔子“仁学”思想中蕴含的德育资源,高校应在扬弃的基础之上吸纳积极的部分,这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和启发具有借鉴意义。

(一)孝悌之道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培养家庭美德的借鉴

儒家的道德修养不仅在于自身道德的提升,还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入世态度。“修身”始于“孝悌”,从中培养自己的仁德品格成为君子,在家才能“齐家”,出仕才能“治国,平天下”。高校的德育教育,可以将孝悌之道与学生树立家庭观念的有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谐的美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儒家思想中,“孝”是双向的道德要求,所谓父慈子孝,“父慈”一方面是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另一方面是要求子女在精神与道德层面提升个人素养赢得父母的慈爱。因此高校德育教育也应当构建家校共育模式,合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促使家长为学生做好榜样与示范。“子孝”则是要求子女听从父母的教诲且能够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落实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学校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将这种“孝敬”的正确含义传授给学生,不断增强家庭内部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与沟通,保证家庭德育双向促进成长。

(二)忠恕之道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建立人际交往的借鉴

孔子“仁学”思想中“忠”的原则是“尽己为人”,恕的原则是“推己及人”,“言忠”“言恕”论述相互映衬,成为古往今来做人做事、处理人际关系等当中最普遍以及最基本的原则,成为一种能够在各种情形下将关系处理到和谐状态的工具。儒家认为,人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富有同理心,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这两种具体的德目,同本之于一己之心,贯通于万物之心,这种联动也体现出了个体在社会上所存在的意义和发挥的作用,展现出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的某种一致性和贯通性[3]。因而忠恕之道是一种人文之道和处世哲学,高校的道德教育可倡议青年学生在考量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坚守教育学生成人之美的观念和准则,在善待自己的同时能够做到有原则性地宽恕他人,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够伸出援手,形成人际交往圈的和谐状态。

(三)平等博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培育人文关怀的借鉴

“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于这句话的第一个字,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也与不同学者所处的年代和环境有关。唐代的韩愈将这种“泛”解释成广博,更进一步地将“泛爱”解释成博爱。宋代邢昺的解释与韩愈相似,也是一种宽博的意思,更与君子的品质联系起来。由小爱到大爱,由近到远,由亲到疏,逐渐推广到了社会各阶层,博爱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精髓,为社会个体的情感与使命提供了土壤。平等是博爱思想的前提,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人们才愿意维护和谐关系。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愈发强烈,信息网络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便利的同时让一些人情世故变得淡薄。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对身边人甚至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有所欠缺。因此,将孔子的博爱思想贯穿其中,教育和指导学生心存善念、关爱社会,关心身边人,养成大爱情怀。

(四)见利思义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引导义利观念的借鉴

儒家重“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都是人们重德、重仁、重义的表现。人们提到“义”的时候,往往会拿“利”与之做比较,常将两者放在对立面且不兼得。而对于如何立足于全局,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考虑长远利益,做好取舍,是每个时代每个群体都在认真考虑和力争妥善解决的问题。孔子并不否认追求富贵的欲望是人的本性,但认为义是利之导,利为义之本,厚德才可载物,提出了“见利思义”的观点,追求的利是建立在重义的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偏差,而他们即将迈进社会,其价值观必然会影响着社会发展。因此,儒家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为高校的义利观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素材,有助于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义利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做出积极正确的选择,如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不惜牺牲自己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在符合义的前提下追求利,保持高洁的志向;坚持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理念。

(五)“杀身成仁”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培植家国情怀的借鉴

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不是舍弃自我的精神,而是肯定个体价值追求的导向,提出将个人的价值与现实世界中的社会价值结合,将自己价值的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影响。所谓“仁以为己任”,就是当一名士者能够将“仁”作为约束自己的原则和要求,为国奉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面临“仁”与生存的矛盾时,不会因为求得苟活而令“仁”有所折扣。诚然,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尚不会面临如孔子“仁学”思想中的“杀身成仁”这类生与义、身与仁的抉择,但可以教导人们从大局考虑,追求家国情怀和社会理想,矢志不渝地坚守人性的底线。这一底线原则根基来自心性的修为与坚守,即心中笃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更是要以一种家国情怀的培养为基础,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恰当引用“杀身成仁”,加强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发挥信仰的力量。

(六)信义思想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成诚信品行的借鉴

孔子认为“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对于“信”的解释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个人层次,信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基本的品质,也就是立身之道;第二层是社会层次,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信是人们形成良好关系的通途。古人说“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儒家讲“信”是对共同信仰的一种坦诚和直率,不仅自查是否违背“圣人之道”,还要鼓励、监督身边朋友。第三层是守信的同时也需考虑到“义”。“义”是正当性,懂得因时制宜,也就是“恪守良知为信,可守”。诚信是信誉、坦率、守信的总和。儒家把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义。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可以通过硬性规则的制定或软性的情感劝导等方式,以责任感和道德为前提,要求学生做到言行诚信、学术(考试)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可以围绕如网络诚信教育、考试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教育、离校诚信教育开展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主动防范并举报网络失信行为。不盗用窃取他人信息;不触碰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独立完成各类考试,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不恶意拖欠学杂费和助学贷款,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避开金融诈骗交易,恪守良知;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不伪造学业成绩、证书和荣誉,不恶意违约。引导学生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和学校声誉。

(七)敏而好学为德育教育提供了端正认知态度的借鉴

孔子虽然较少谈“智”,但从古籍中不难看出其十分重视“好学”。《中庸》“好学近乎知”的观点,提倡的“好学”和“智”是一致的,这提示了一个重要的通向实践智慧的诠释方向[4],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谦虚好学精神。因此,谦逊决定品格、思路决定发展、眼界决定境界、胸襟决定成败,知识的空洞面需要谦虚好学去填补,“敏而好学”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学习精神,学以修身、学以养德。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时提到:“中华文化追求的仁爱尚德、谦恭自省、敏而好学、止于至善……”[5]网络信息时代下,知识碎片化现象严重,但是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等于德性,德性不等于德行[6]。因此,高校培养人才不仅要进行知識教育,更要将知识的范围扩展到整个文化范畴,实现文化认知在“知情意行”融合意义上的德性建构。文化本身就是学校德育教育达成“德性主体”德性内化的重要路径[7]。高校应“以人为本”“人文教化”“人文化成”,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身份、责任、义务,管理好自己,成为有敏捷思维和能独立思考的人。

三、结语

目前,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全面发展给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想要突破瓶颈期,可以充分借鉴传统优秀思想,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文化根基。教育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培育和提供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思想教育[8]。将“仁学”思想融入德育教育,可在道德品质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系统化的德育体系和教育路径,发展国学教育,可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胡克森. “五缘”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03):99-1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17-01-25).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 王永灿. 试论孔子仁学思想之通性[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5):116-120.

[4] 陈来. 论儒家的实践智慧[J]. 哲学研究,2014(08):36-41+128.

[5] 习近平.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N]. 人民日报,2015-11-08(02).

[6] 谢狂飞. 孔子仁学思想政治教育内蕴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04):48-52.

[7] 段吉福. 历史文化意识观照下的德性主体——钱穆人生价值论[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1):111-115.

[8] 王庆忠,张荣华. 孔子“仁学”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5):87-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孔子‘仁学思想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0SJB0230)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丹丹(1987—),女,硕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丁祖保,(1967—),男,碩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课程思政。

猜你喜欢 孔子德育教育思想 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6期)2021-08-23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5期)2021-06-24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学周刊(2020年4期)2020-02-14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课外语文·上(2018年11期)2018-05-14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6年3期)2017-05-19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4期)2016-08-23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聪明语文(2013年4期)2013-05-20思想的乐章杂文选刊(2010年9期)2010-05-14阿吾(一首)诗歌月刊(2009年4期)2009-05-22

相关热词搜索: 孔子 借鉴 德育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