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培育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7-11 19:20:04   浏览量:

和生 唐林

摘  要: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培育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当前,校园文化还存在着校园活动内涵不深、校园文化缺乏特色、全员育人理念欠缺的问题。在新媒体的运用和发展下,需要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教师示范、学生榜样、课程思政、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信息网络、党建文化八个维度培育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5-0069-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ampus culture has a cohesive effect on teaching staff, edifying effect on students,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on society.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ampus culture, such as 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activities is not deep, the campus culture is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cept of full staff education is lacking. Under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no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ulti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from eight dimensions:
teacher demonstration, student mode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piritual culture, environment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Party building culture.

Keywords:
new media; campus culture; cultivation path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所有在校内从事的一切活动皆属于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动力源泉、是展示学校形象的文化展示、是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生动体现。高职院校有其独特的职业文化特点,尤其在新媒体新技术运用日新月异的今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培育铸魂育人和文化建设方面更加充满活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文化”二字,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周易》所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随着学校的出现和校园的建设,校园文化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培育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

(一)培育良好校园文化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职工是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体。校园文化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体现在多方面。一方面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职工是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又是校园文化的传递者和传承者。另一方面培育积极健康的、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广大教职工一种不忘初心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力量。所以教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让其成为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才是培育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培育良好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

陶冶原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中“孟母三迁”,就是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可见环境塑造人,环境也起着涵养人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在于创建一种氛围,营造一种环境,使之成为学生激发热情、凝聚力量、陶冶情操、培育精神的重要场所,最终构筑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处于人生阶段中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校园文化通过有形无形或物质精神的文化,所透射出来的各种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习惯。

(三)培育良好校园文化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

示范是指做出榜样或典范,供人们学习,也就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和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沿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实践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一笔无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学校汇集了来自千家万户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教育的形态等方面的物质和精神的示范作用影响着全社会各行业,也会传递到每一个家庭。为此,好的生存环境、活动环境和居住环境能涵养性情,让人的情绪体验变得美好。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像一本教科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它以最朴实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并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推广运用,进一步丰富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但是,对于新媒体的监管部分领域甚至还是监管盲区,校园文化还存在着校园活动内涵不深、校园文化缺乏特色、全员育人理念欠缺的问题。

(一)校园活动内涵不深

校园文化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所共同追求的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浸润、投射在校园活动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校园文化的外延和内涵。目前高职院校各类活动每天都发生,涉及文化、娱乐、体育、技能、户外素质拓展等相关活动,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热衷于打造表面的文化环境,营建“形象工程”,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追求大气和洋气,内涵建设形同虚设,深层的核心价值文化并没有建构起来,校园活动内涵不深,大多流于形式,学校的人文厚度没有随着校园的日渐漂亮而同步增长是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之一。

(二)校园文化缺乏特色

对于“文化特色”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郁达夫在《青岛、北平、北戴河的巡游》一文中认为“青岛的特色之一,是在她的市区的高低不平,与夫树木的青葱。”有学者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或者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总的来说,特色“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特色是一所学校个性风格所在,当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院校之间在学生生源数量、生源质量、生源结构、专业设置等方面逐渐缩小,每个院校所包含的专业大同小异,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更容易产生共性的、无特色的校园文化或学校文化,一定程度上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很好地与学校本身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相融合,更谈不上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全员育人文化欠缺

古人云:“立人先要立德,无德者,国之祸也,德者,国之栋也。”育人工作是高校全体教职工义不容辞的“天职”和“本职”,“全员育人”要求学校所有教职工都要成为“育人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因为每个人在学校的言行举动都会产生育人之效。然而,从当前的职业教育来看,专业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课程而轻育人”的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学校其他岗位的管理人员,认为“育人就是教书,是遥不可及高大上的事情”,只扮演分内的工作角色,没有育人意识,心中无育人方法,行为上无育人自觉,岗位无育人培训,没有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认为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主责主业,自己只要上专业课就行,没有很好地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合贯通,全员育人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育路径

新媒体的发展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在新媒体的运用和发展下,需要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教师示范、学生榜样、课程思政、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信息网络、党建文化八个维度培育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教师示范为重点塑造校园文化风貌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的示范作用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点亮学生理想明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照亮学生前行道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榜样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示范作用的重要性,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职工在学校坚定的理想信念,温暖的育人方法,文明的言行举止,丰富的扎实学识,开阔的国际视野,都会给学生以春风化雨般的影响。俗话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做一个出色的“领头羊”,才能领出一群出色的“小羊”。具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可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示范可以塑造校园文化风貌,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以学生榜样为表率展示校园文化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可见,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校园文化形象展示中学生榜样作用和力量是无限的,学生榜样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勤奋好学、友善待人、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多才多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创新钻研、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模范榜样和时代楷模。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当前,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榜样的选树、宣传和学习过程正是认可、传播和认同校园文化的不断诠释、深化和内化过程,也是以学生榜样为表率展示校园文化形象的新窗口。

(三)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文化育人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可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缺少协同前行、相得益彰的育人大格局,“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创新文化育人方式中抓牢第一课堂的同时,学生成长成才“实践课堂”同样重要,如学生各类社会公益、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就业创业类、理论研究类及体育竞技等第二课堂表现形式都是育人体系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创新文化育人方式,构建起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的全员育人模式。职业院校全体教职工,包括中层干部、教师和职工都是育人的主体,因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渠道和养分,来自于学校每个岗位、每一名教职工。为此,专业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主体,无论在学校从事什么岗位都要以身作则,始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发挥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目的,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凝结校园文化食粮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传承与积累,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教风、班风和人际关系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那么,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更需要抓好文化育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广大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名人工匠、劳动模范等优秀校园文化品牌的作用,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五)以环境文化为熏陶构建校园文化空间

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春雨”,教育环境是产生润物无声效果的“湿地”。校园环境文化是一所学校环境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隐形课堂。环境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建筑楼宇、树木、花草、水流、建筑等人文自然景观所构成的环境文化,还包括校舍的布局,教室、实验室的布置,图书馆的管理,运动场的设置,道路的设置,校园绿化,宿舍管理等。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产生了“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画荻教子、曾子杀猪、卧冰求鲤”等择邻而居、环境熏陶的千古佳话。可见,学校物质环境是教育环境的重要阵地,学校的规划建设,要根据校园的文化特点合理划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并根据各区设置文化主题,形成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统一风格和主色调。探索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合理设置文化教育设施,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以环境文化为熏陶构建校园文化新空间。

(六)以制度文化为规范提升文化治校水平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规范提升文化治校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重要标尺,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古已有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教育当中我们只有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规范师生教职员工的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和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及活动的贯彻落实。众所周知,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生行为规范准则,能够让学生在学会自律和他律的同时,掌握融入社会和工作的行为生活常识和职业规范。然而,仅靠规章制度建设好校园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建立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制度文化的建设包括无形制度文化、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精神风貌等方面齐抓共管和合力推进,因为它们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是规范师生员工言行的关键环节。为此,以制度文化规范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不仅需要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更需要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务实。

(七)以信息网络为平台拓展校园文化阵地

校园信息网络作为校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产物,是网络信息技术作用于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流行于各大校园信息载体主要以微信、微博、论坛、微视频、动漫等数字化互动媒体客户端为主,这些新媒体手段大多是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以发送和接受数字化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学校要注重各类信息网络平台子栏目的思想内涵提升和知识信息扩充,增强新媒体手段的可读性和服务性。重点打造以学校主页、新闻网、党建网和校内论坛等网站为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推送、制作和发布各俱特色的新媒体作品,使‘两微一端’这个承载着多种新媒体手段的平臺扩大影响力,成为在舆论场上发挥正能量的主力军和校园文化主阵地。

(八)以党建文化为引领打造文化育人品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自身建设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类文化观念的总和,主要内涵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观念、组织观念、行为观念、价值观念、标识观念等方面的价值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文化是精神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职业院校,更应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党建文化引领下,用优秀的文化成果、先进的文化理念、生动的文化形式,促进党建元素彰显、党的声音传递,展现学校党建工作特色和活动。同时,党建文化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要打造党建文化育人环境,建设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展厅、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墙、党建文化长廊、党建主题公园及党员之家等党建文化阵地,努力让党徽和党旗在每一个角落发光,用有形的阵地凝聚无形的精神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3):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3):27-3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5-7.

[6]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Z2):67-70.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33):8-15.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校园文化新媒体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民族文汇(2022年17期)2022-05-16新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提升路径与趋势探究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4期)2021-09-10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天津教育·中(2021年6期)2021-08-10浅析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交融新途径视界观·下半月(2020年6期)2020-10-14新媒体时代增强青年思政工作吸引力之路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8期)2019-07-29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年1期)2019-03-18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路径大观(2017年11期)2018-01-08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文教资料(2017年19期)2017-10-21浅析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丝绸之路(2017年10期)2017-06-05新媒体环境下大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19期)2016-07-02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培育 校园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