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新时期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使命与创新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3 17:50:06   浏览量:

马健瑞 曹建海

摘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的源泉,也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技术的涌现和产业的变革而不断革新。新时期,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要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趋势性特征,要适应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和公共外交等方面的新要求,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准确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担负起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咨政建言,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为进一步增强国家软实力凝心聚智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新型高端智库要坚守初心使命、适应时代要求、充分交流协商、同步现代化建设,不断深耕,砥砺前行,争当“心系国之大者”的决策咨询机构,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新型高端智库 国之大者 现代化 十四五

作者简介:马健瑞,国研智库副总裁、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顾全局。君子谋国,先忧天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国之大者”,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徐文秀:《心系“国之大者”》,《人民日报》, 2020年6月30日第5版。心系“国之大者”,就是要对大局、大势和大事看得清、辨得明,多询时务,多求理道。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资料来源:《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2年11月18日。也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7年10月28日。。我国智库要适应和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趋势性特征,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准确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身体力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明确新定位、新模式与新发展机制,开展国际、国内前沿领域研究,持续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建设适应时代发展与需求的新型高端智库。

一、新时期推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参与解决全球性事务,还是增强自身国际话语权和科学决策能力,大力推进智库特别是高端智库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同样也成为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出发点。

第一,为解决全球性议题提供重要助力。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叠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长期影响,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高波动时期,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愈加凸显。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新的全球性议题层出不穷,产业、科技、文化、疫情防控等众多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需要以智库为核心的智力平台凝聚世界各国智慧,对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重大理论、政策等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念、机制与秩序。从战略的高度、全球的视野、长远的角度,认真思考当前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发展,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智力支撑,是新型智库的历史使命。

第二,为全球化时期国际交往提供重要方式。智库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与其他地区或国家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智库交流已经成为国家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家间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渠道。智库间国际交流可以与官方外交相互补充,并且能够经常发挥官方渠道难以达到的效果。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智库参与国际交流不仅能够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而且能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联通,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借助于智库向外展示和传播新时期真实状况,依托智库交流来强化国际形象,推动本国文化和思想走出去,成为世界各国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国家新型高端智库在国际话题研究与合作的前沿领域拥有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更大影响力,能够为新时期国际交往提供有效助力。

第三,为大国博弈提供重要竞争力来源。随着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与影响力不断上升,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全球的制度规则体系也进入新的变革期,对全球话语权的争夺与重新分配日益激烈,由此也将国家软实力的代表——智库推到了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首先,新时期全球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与智力的竞争,作为一国智力资源与创新资源的重要聚集地,智库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其次,智库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形成国家品牌、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国家形象是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与最大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形象对外传播需要战略思维,需要不断创新创意。智库创造思想品和智慧创意的累积效能,是政府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新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可行性研究,增强战略政策储备,对于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把握全球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在未来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新型高端智库将成为我国参与大国博弈的重要竞争力来源。

第四,为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动力。新时期,智库已经融入国家决策体系中,成为国家政策决策体制的一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经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对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前瞻性的要求更高,因而对于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更甚。面对日益庞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决策对外部智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国内智库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参政议政的机会。研究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以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使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

二、当前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第一,我国智库发展总体上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但智库总体水平仍然不够高,新型高端智库数量仍然较少。近年来,我国智库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类型不断丰富。

《全球智库报告2020》显示,

2020年,我国智库达1413家,比2019年增长906家,智库机构总数位居全球第二,但全球顶级智库综合榜单前十名中,我国未有智库上榜,而美国有5家智库上榜。

资料来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于2021年1月28日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

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库总体呈现“有量缺质”的状态,新型高端智库的建设仍相对滞后,总体而言实力不强、良莠不齐。自2015年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启动以来,我国高端智库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各类型智库不断涌现,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但总体而言,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良性发展的环境还未充分完善,智库成果质量、传播能力和政策影响力与国际高端智库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第二,我国智库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但各类智库之间缺乏统筹安排,新型高端智库与各类智库之间难以形成有机整体。《全球智库报告2020年》显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环境、能源与资源政策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多家新型高端智库入选了全球最佳国家安全、国际经济、国内经济、教育、能源与资源、环境、外交、科技等不同研究领域榜单,不仅说明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逐步增强,而且初步形成了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进一步丰富了智库的内涵和外延。但同时,一方面,各类智库之间相对独立、结构分散的整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新型高端智库合作仍然处于浅层次合作,最直接和明显的结果是研究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如,各智库为抢占话语权、争夺研究资源往往只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扎堆研究”,同质化研究问题突出,限制总体竞争力提升。另一方面,从智库性质看,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中,官方、高校智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也相对容易集聚人才等各类资源。根据中国智库索引(CTTI)收录数据,2020年,我国党政部门、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等官方和准官方智库占比为18.6%,高校智库占比70.5%,社会智库占比仅为5%。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数”说成长为中国智库画张像——以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为样本》,《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8日16版。

相对而言,近年来社会智库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绝大多数非官方智库仍然难以进入政策研究的核心圈,决策部门和决策者对非官方智库也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和足够的信任,造成社会智库力量薄弱。

第三,我国顶级智库的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但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我国硬实力水平尚不相匹配。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在全球治理和多边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来自我国新型高端智库的声音越来越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新型高端智库连续几年入选全球百强智库榜单。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智库主要关注国内问题,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20年5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2019年中国智库研究选题热点主要集中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新经济、新农村、新金融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议题,对国际经济复苏与振兴、国际制度改革、地区冲突研究等全球性和国际性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在前沿议题设置、思想引領力、政策策源前瞻性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智库,尤其是顶尖智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内新型高端智库在国际交往中愈加活跃,逐渐提出并主导了一些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与热点问题,如国际生物安全、全球治理等,但总体上我国新型高端智库之间尚未有效形成发展合力,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我国硬实力水平尚不匹配。

第四,智库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新型高端智库发展的约束效应仍然明显。近年来,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些新的智库形态与发展模式持续涌现,传统智库借助新技术、新业态不断突破原有发展界线和藩篱,但仍面临许多制约新型高端智库自身建设和外部发展环境的体制机制问题,如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财务制度、预算制度、外事制度等方面均存在不少制约智库建设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人事制度为例,欧美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旋转门”制度比较成熟,通过这一制度实现了智库研究人员与政府官员之间的身份转换,同时也让智库研究与政策实践之间建立了桥梁。然而,目前我国智库“旋转门”制度严重不畅,人才缺乏上下的流动性,而且主要是少量退休政府官员流动到智库体系,但智库研究人员进入政府机构任职还很少,难以真正做到“学而优则仕”。行业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对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

三、新形势下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面临的新要求与新趋势

当前,伴随着智库发展格局的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系统的演变和国际关系深刻调整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新型高端智库发展面临着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和公共外交等方面的新要求。

(一)我国智库发展的新趋势

一是信息化成为智库发展的必然方向。信息经济时代,产品服务都在快速迭代,对颠覆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智库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求。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已经呈现出更快、更直观、更客观、更高效精准等诸多优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掌握新技术、新工具,实现信息化发展是智库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是智库专业化发展局面将逐渐形成。当前,国际上知名智库,如兰德公司、德勤等仍然是以综合化发展为主要特征,智库研究的领域大而全。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复杂,研究议题不断丰富的背景下,面对科学决策对精准化要求的逐渐提升,每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大而全”“大而强”的智库越来越难以发展。因此,未来智库的研究领域将更加趋于专业化和特色化,专注于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的纵深研究,并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从多视角把握该领域的全局态势,提出更具针对性与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更好地发挥专业智库的优势。

三是市场化机制成为智库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智库自发展以来主要以官方智库为主,主要分布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对智库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要更多体制机制更加灵活且具有解决市场问题能力的智库来为其提供服务。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市场化机制的智库将成为智库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

四是融合化将成为智库发展新趋势。新技术革命引发产业边界逐步模糊,跨产业、跨地域融合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新趋势。对于智库未来发展方向,一是智库产业本身产业链的融合。新时期,国内环境、国际环境、产业环境的诸多变化,带来了市场对智库行业更大的需求,智库行业发展也必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由过去单一、零散的独立发展局面逐步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型,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以保持智库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在智库产业引领下智库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作为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行业,面对技术发展与知识的快速更迭,智库将与各行各业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关联性,形成智库引领下的新型产业集群。

五是国际化合作将成为智库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智库作为重要的决策支撑机构与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对解决诸如贫困、失业、生态环境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各国之间合作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等,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支撑及平台。

(二)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一是智库发展格局由量向质转变,要求新型高端智库重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智库数量爆发式增长,推动全球智库数量整体稳步增长。伴随全球智库数量的调整,全球智库体系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态势,智库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突破成为当前智库行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一方面,一些大型智库通过综合化发展,成为智库领跑者;另一方面,新兴智库通过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智库行业在综合性智库和专业性智库的共同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智库行业体系。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以来,我国智库经过八年多的优化布局和快速建设,整体发展有了显著提升,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功能。新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应由“增量”向“提质”转变,更加重视智库特色的挖掘和分工的明确,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务实、更有效的智力支持。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要求新型高端智库加强数字化探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技术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国际一流智库紧随时代发展潮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着力探索数字化变革。如利用大数据算法建立分析和预测模型,实现对智库研究对象和议题的精准、科学、全时、全样本的数字化挖掘和实证性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大数据精准支撑以及多层面、高水平和综合性的智库服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国际一流智库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我国新型高端智库需要加快转型,充分抓住新兴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库服务体系,提升决策咨询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效率性。

三是社会系统演变日益复杂,要求新型高端智库推动跨界融合。作为生产思想和对策的研究机构,新型高端智库需要不断提升思想创新力与传播力,强化对研究成果的解读与应用,提升对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往智库主要通过自身的单向发声和传播,引导公众趋向主流价值观。在融媒体时代,面对信息大爆炸和思想井喷,智库成果的单向传播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智库单向传播向多维互动传播转变的趋势愈加明显,多元跨界融合已成为新的发展主线。国内外智库均主办了一些公开发行期刊,积极推进智库与媒体的融合,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发表智库研究、观点类文章,传播智库声音。在新发展阶段,要求新型高端智库进一步发挥“上通下达”作用,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等的跨界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使分散的信息资源系统化,强化新型高端智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使研究成果更加科学有效,推动政策制定真正问计于民。

四是国际关系进一步深度调整,要求新型高端智库强化公共外交。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国际秩序持续变革,国际治理体系加快重塑。伴随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与深度调整,国际竞争的战场也更加聚焦于国家软实力方面。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新的发展环境要求智库加强公共外交的水平与能力,通过开辟第二外交通道,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一方面要求新型高端智库积极与国际组织和各国智库对话,加强国际议题的设置、主持和参与能力,围绕疫后经济复苏、能源与环境、经济合作与贸易摩擦、贫富分化与区域不平衡等问题积极开展多元化务实合作,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求新型高端智库创新公共外交方式,如积极组织国际研讨会、高端论坛等,就国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国际合作项目进行研讨,有效管控分歧,助力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助力政府平衡各方利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我国在复雜的国际环境下稳步发展。

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发展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规划了崭新的宏伟蓝图,为我国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从目前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依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从国内发展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繁重,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压力增加,如期顺利完成“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任重道远。新时期,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应该肩负起三个重要使命。

第一,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咨政建言。决策支持能力是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重中之重,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是我国新型高端智库的宗旨和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会持续涌现,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艰巨性将更加突出,对政策制定的长期性、系统性和精准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下,科学决策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这就要求新型高端智库要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制度优势,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务实开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加强与决策部门互动,实现广泛协商和决策联动,更好地担负起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咨政建言的使命。

第二,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向往,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做更多的努力、下更大的功夫。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的能力和水平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新型高端智库按照中央要求,密切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增强战略谋划和综合研判能力,为破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难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服务中央科学决策做出新贡献。

第三,为进一步增强国家软实力凝心聚智。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当前,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与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交汇点和矛盾冲突点将不断增多,对国际性议题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我国智库在此过程中逐渐走向世界舆论中心,这就要求我国新型高端智库积极承担国际交流的重要职责,在国际舆论场中发挥协商、交流和传播的重要作用,凝聚最广泛的国际共识,成为中国智慧的提供者、国家形象的维护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五、对新时期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新型高端智库要坚守初心使命、适应时代要求、充分交流协商、同步现代化建设,不断深耕,砥砺前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第一,坚守初心使命,把握正确方向。一是将政治属性放在首要位置。把握正确方向,增强能力、履行使命,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水平智库,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新型高端智库自身的党建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型高端智库应坚持从全民利益、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对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使新型高端智库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适应时代要求,提升咨政能力。一是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科学内涵、中央各项会议精神与要求,发挥新型高端智库作为“思想库”的作用,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系统研究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的内涵与深义,并将其贯穿于咨询研究各环节,实现咨询研究工作与中央精神的有效贯通与密切融合,形成更具时代特色、更具时效、更高水平的咨询研究成果。二是准确把握发展大势。要坚持决策需求导向,聚焦中央关注的重点问题,加强与决策部门沟通交流,准确把握决策的目标方向,充分发挥新型高端智库优势,提出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的政策建议,并积极推动有关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关键问题及重点任务,做好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加强战略谋划、科学研判与风险预判,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使研究成果更好服务中央和政府决策。三是深入研究实际问题。要开展深度系统的调查研究,既要到经济发达地区总结先进经验,也要深入国内偏远困难地区摸清弱项短板,寻找破题之道。要着重提高专业素养与研究能力,加强研究方法创新、组织方式优化和专业工具支撑,主动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对策研究的前瞻性与精准性。

第三,充分交流协商,平衡各方分歧。一是发挥政策评估与信息反馈的功能。新型高端智库需要广泛调查研究政策在社会各界中的实施情况,客观实际反映各方信息和意见。同时,相关部门要探索建立并持续优化对各类智库机构咨询意见的回应和反馈机制。二是发挥政策解读功能。搭设沟通对话平台,既要向社会公众阐述政策内涵,为政策实施打好舆论基础,又要把公众诉求真实地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让决策者了解真实信息。三是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功能。智库作为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研究与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着眼未来,新型高端智库要持续发挥自身公共外交的功能作用,通过“立形象、交朋友”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传播力与影响力,打造我国新型高端智库对外交往的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社会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第四,同步现代化建设,优化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导,探索构建适应现代化智库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推进与各类智库协调发展,助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智库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竞争与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并逐步健全考核制度,充分借助新一輪技术革命赋能,拓展服务的新技术、新内容、新场景,提高决策咨询服务现代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时期,新型高端智库建设要坚持能力导向,积极打破体制束缚,创新人才招引、评估、激励机制,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团队建设需要,构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按需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以差异化的人才队伍推进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书缘:《习近平谈建设新型智库:改革发展任务越重越需要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1月21日。

2.燕雁:《习近平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网,2018年3月8日。

3.徐文秀:《心系“国之大者”》,《人民日报》,2020年6月30日。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新华网,2020年11月3日。

5.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9中国智库报告》,2020年5月。

6.景春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七大难题与八项建议》,《光明日报》,2015年10月21日。

责任编辑:李 蕊

猜你喜欢 十四五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党员生活(2022年2期)2022-04-24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华人时刊(2022年4期)2022-04-14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4期)2022-04-13敢立潮头唱大风江苏教育(2020年16期)2020-11-06甘肃省“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环境与发展(2020年8期)2020-09-24优化“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 创新发展产业集群市场观察(2020年7期)2020-09-02“十四五”林草发展形势林业与生态(2020年6期)2020-07-31数字化转型:“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新基建”中国经济报告(2020年3期)2020-06-21积极谋划“十四五” 坚决打赢环保攻坚战上海人大月刊(2020年4期)2020-04-26四新经济将引领“十四五”产业发展西部大开发(2019年10期)2019-12-10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 使命 创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