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利用特色资源开展花木文化主题阅读的策略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2-07-31 09:20:03   浏览量:

张常清

摘要:小学生语文主题阅读能力是其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中,绝大多数教师存在着相应的教学缺陷,不能培养学生获取更高的主题阅读学习能力。花木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其积极向上、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内容可以成为小学生主题阅读教学中有力的思想促进力量。本文深入了解花木文化、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小学主题阅读教学工作,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花木文化;主题阅读;行知思想;策略途径

引言:小学教育是学生在漫长的受教育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大家建立系统、完整的基础性知识体系的重要学习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学生养成良好语言文化素养、打好文学基础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效和未来的发展走向。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国家对于教育事业发出了更加充分的重视,提倡以核心素养、综合全面性教育工作作为指导方针引领当代小学生群体的教育教学工作。

与此同时,花木文化、陶行知教育理论又以绝对的教育先进性,对于小学生主题阅读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眼前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活动。据此,本文以花木文化和陶行知教育理念作为具体的思想内核,对当前我国的小学生主题阅读教学工作展开全面性审视,并且以总体上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制机制、革新教学策略等目标,促进广大教师群体的教学创新进程。

1.核心理念概述

1.1花木文化

花木文化在我国畅行已久,最早出现于《诗经》之中,是我国远古先民通过细致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环境、物候特点等因素积累而成。花木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包括兰花、梅花、竹子、菊花、松柏等,他们分别在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中,展现出了十分坚韧和积极向上的个体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借鉴,于一草一木中找到能够支撑自己不断向前奋进的精神性力量。花木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类型,在我国众多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各种先进教育理念、思想精神的助推,将花木文化的内容贯之于当代小学教育事业中,帮助小学生群体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更加积极、向上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事业之中。

1.2小学主题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以目前阅读中存在的无暇阅读与碎片阅读这两大问题为起点的,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单元整体出发,教师根据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围绕教材每个单元的主题,合理且有效地整合教科书之外的一些经典文献,与本单元课文一起构成教学内容,以单元导读课、以文带文课等课型重新规划本单元的课时与分配,使学生在享有主题的丰富阅读大餐的同时,解决有限阅读时间中的碎片化阅读问题,实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1]

1.3陶行知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事业中,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陶行知先生主张“平民教育”,认为教育事业应当深入普通民众内部,去除阶级隔阂,鼓励更多的社会中下层民众加入到接受教育的行列中来,赋予教育事业以普及性。此外,为了大力发扬“知行做合一”教育理念,他还将自己的名字直接改为陶行知,主张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尊重这一教育原则,既要完善专业化的课本知识体系,又要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应用活动,让自己的学习活动在“知、行、做”的三种学习模式中得到综合性训练。这一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下大力提倡的素心素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有利于学生在综合、全面的教学环境中养成更具长效性发展能力的学习习惯。

2.小学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主题确定具有随意性

主题确定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主题是课堂开展工作中的核心词汇,关系到整体教学工作的发展走向。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确定阅读主题方面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由于自身对具体教材、学生学习状况等因素的把握不够充分,导致其阅读主题缺乏强韧的核心引导性力量。教师总是简单的以课程目标中提及的重点内容作为阅读主题,要求学生根据其主题阅读大量相关文章,忽视其教学工作的具体性,没有从本校、本班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进度出发,有机选择阅读主题。而且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很少根据本班级具体的学习能力、上一堂课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因素调整主题阅读的主题确定方向,使得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现出比较吃力、甚至情绪受到严重影响的状况。

2.2目标设计具有狭隘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学目标的确定以“三维论”为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对于单篇阅读教学来说易于把握,但对于正在学习名家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设计目标方向容易出现狭隘性。[2]很多教师在目标设计过程中,无法兼顾课内外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造成主题阅读教学目标总是表现出狭隘性特征。主题阅读讲究一篇带多篇,促进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完善阅读知识体系。但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简单的以大家司空见惯的主题作为阅读主题,很多时候其主题内容更像是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却并不能很好的带动学生的思维,在各种奇思妙想中产生思想上的激烈碰撞。教师设定“情理之中”的阅读主题,将主题教学的目标定位为教材谋篇课文的目标,这既未顾及拓展阅读的目标,又未顾及整个阅读单元的总体目标,具有狭隘性。因为语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基础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情感目标都不能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甚至因为不同学生的感受点不同,其所体验到的情感也会不同。[3]

2.3材料选择具有無序性

主题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要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彰显主题的内涵,而在现实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在选择这些阅读内容没有一定的选择标准与条件,若选择的文本是不具备经典气质的读本,对学生的心灵不能起到涵养作用,阅读素养的提升便是天方夜谭。部分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范围很广又缺乏统一标准,或者直接根据一些教研材料直接挪用他人在主题阅读教学中的配套阅读材料。这种状况为教师减轻了工作负担,但是具体教学效率则会大打折扣。

2.4过程开展具有自发性

主题阅读教学过程只有在系统科学的设计规划中,才会变得更具实效性。很多教师并不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工作,任由学生根据提前设定好的阅读主题、教学目标自发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没有在课堂过程中设计一定的教学步骤,简单跟随“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评价”的授课程序完成主题阅读课堂的教学。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特殊性的考量,很少针对本班学生特点设计专门的教学环节,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和启发性的课堂主题阅读环节,总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活动。

3.花木文化下小学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3.1走进文本,选择单元主题

教材是教师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参考文本,教师只有在深入审视教材相关内容、把握单元主题,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具科学性的教学引导。很多教师浅显的浏览课文并简单以单元既定主题为阅读主题的方式,并没有将教师自己的思考加入其中,表现出自身对于语文教材理解的表面化缺陷。真正的主题阅读教学应当首先深入文本内部,以专业的语文阅读素养帮助学生确定有效的阅读主题,并且综合考虑其阅读主题的道德性、思想性、情感性、人文性等因素的体现,将核心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于具体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工作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包含七个阅读单元24篇课文,每一个单元中没有提前给出的主题,需要教师提前充分阅读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充分寻找每个单元文章中的共性,从教材的单元训练点入手,因为单元训练点自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鲜活的且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主题。[5]在这一教材第一单元中,分别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一类课文,根据其总体的单元特征,教师可以将阅读主题确定为“走进大自然”。深入文本内部确定主题,然后再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搜索相关的课外文章进行详细阅读,并且在课上进行共同赏析。

3.2双向把握,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课外拓展性教学目标的横向目标把握,也要遵循不同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单元相对于整本书所要达到的目标的纵向目标把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教育教学工作担负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教师在从业过程中更加应当已综合性的目光看待自己的每一项教学行为和相关内容的选择。以双向把握的姿态确定教学目标,毫无疑问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具全面性,帮助学生获取多重维度的教学启发。

其中,横向目标中,教师注意到教学目标指向和课外阅读目标的综合整合,避免单一性、片面性问题。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以课内教学目标为主线,深入研究找到某单元课文中所统一体现的核心思想主题,严格把握学生群体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喜好,选择与课本核心主题相似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又可以尽可能让课外阅读性内容与课内内容存在体裁、写作方法、描述特征等方面的不同。核心思想相契合、写作方式各有千秋,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厌烦情绪,通过不同的内容、体裁和表现方式,达到阅读过程中的“耳目一新”。

3.3依据主题,整合阅读内容

教师在根据阅读主题选择、确定阅读材料时,最好遵循相关性、经典性、人文性、趣味性等原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更加综合、立体的教育理念,达到全方位的语文能力之提升。

第一,相关性。这是选取阅读材料时最基本的原则,一个阅读主题往往需要包容很多篇阅读性文章,其文章内容首先要做到相互存在密切关联,于主题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种相关必然要体现在文章内部的思想精神层面上,避免文章群之间仅仅在题目字面意思上存在相似性,而实际描写内容上却毫不相关的问题。第二,经典性。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体现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思想文化内容的文章,避免因为一时的轰动选择看似反响热烈实际却毫无营养的文章。思想深沉而耐人寻味的文章才是真正值得学生深入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节选古诗词内容、鲁迅、冰心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各大文学大家的纯真与醇厚。第三,人文性。即阅读内容要深入贯彻文化传统,以本国、本民族人文情怀为基本情感元素,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第四,趣味性。充满趣味性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3.4结合目标,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看似轻松活跃、实则尽在掌握的过程中完成阅读学习。教师要巧妙设计课程教学程序,以单元导学、识字认词、以文带文、读写联动、对话讨论、名著欣赏、自由阅读和巩固反思为主要的课堂运行框架。其中,以文带文是重点绝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阅读主题,引导大家在每一篇阅读性文章中找到能够彰显主题的部分,并且以整合性思维对文章进行内容赏析、情感体验,最终在不同的文章内容中学习作者对于同一种核心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

此外,教师对于学生具体的課堂表现,要施以收放有度的教学管理方式,鼓励学生尽情释放自己的阅读才能,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切身感受文章表达的内容。因而,我们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又要站在整体性角度实行宏观调控,及时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帮助大家在有利于增强学习效率的过程中开展阅读探索活动。

结语:

小学主题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在大量的文章中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加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本文系统分析并提出全新的主题阅读教学策略,让长期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群体的教学困惑得到一定的解决方案。在花木文化、核心素养和陶行知教育观等先进教育思想的帮助下,我们完全可以获取更具时代发展意义的教育新解。当然,本文所述内容从整体的教育意义而言,依旧存在很多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将彰显出更多的根本性问题,需要我们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对其教学工作展开持续性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凤.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8-05:14.

[2]李凤.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8-05:20.

[3]刘培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刘宪华.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主题阅读”[J].人民教育,2008(11):40-43.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宝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36期)2017-03-31例析“主题阅读”背景下的抒情散文教学策略语文世界(教师版)(2017年2期)2017-03-08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课外语文·下(2016年12期)2017-01-12浅谈如何通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课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11期)2017-01-04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12期)2016-12-30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年11期)2016-12-06统整 比较 联结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5期)2016-05-07让“主题阅读”为小学语文教学增彩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年3期)2016-05-07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学习探究考试周刊(2016年19期)2016-04-14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主题阅读:特征、问题与策略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33期)2015-12-10

相关热词搜索: 花木 途径 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