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8-02 16:20:03   浏览量:

[摘要]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与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融合,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具有很多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拓展文化育人渠道、丰富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传统与时代、教学与实践、硬环境与软环境、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2-0108-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包括文化育人在内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在开展文化育人过程中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契合点,创新文化育人方法,加快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开展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基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思考,启发和激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不懈努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是对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追求,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推动力。“仁义礼智信”“孝悌睦姻任恤中和”是对个人是非荣辱观的思考,是高职院校学生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

(二)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职业教育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精湛技艺,还需要具备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更重视技能的培养,对文化育人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得到了极大完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并通过本土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一是传统优秀文化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精神追求;二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教学的融合,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同时,还能够将学生们培养成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渠道

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在专业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知识和技能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促进文化育人从理论走向实践,实现高职院校以文传情、以技求美的发展目标。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够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在一种互生互补的文化生态下接受教育,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技能,获得谋生和发展的手段,但职业的发展更多依靠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单纯地追求技能学习,还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又能实现技能和素质的相容共生,提高职场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工作不再局限在学校环境下进行,网络世界与现实的交织影响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的视角。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环节,能够补齐高职院校学生可能出现的价值观短板,拓宽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引导其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其未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打好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契合点

(一)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主要任务。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例如,班墨文化所体现的“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其中关于立德内涵的解释和行为规范对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文化依据。

(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指的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师生员工,“本”指的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主体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以人为本要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的价值取向,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将理想与现实、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三)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其主要内涵是将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应用于实践,认为知、行不可分割,主张将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新时代社会对学生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勉励学生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于实处用力。知行合一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表现为:文化育人为“知”,实训实践为“行”,文化育人为学生实践提供文化支持,而工作实践是对文化育人成效的验证。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重视学以致用、实践技能的训练,二者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提升实践水平。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融入知行合一的理念,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搜集和整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通过虚拟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实践水平。

(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我国古代的鲁班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劳动人民行为和职业价值取向的体现。这种精神集匠心、匠德、师道于一身,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精神特质,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学生对劳动和创造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形成对待工作和事业认真严谨、创新求变、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融合实践路径

(一)传统与时代相融合,赋予文化育人新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资源库,使其成为认知度高、认同感强的文化教材,增强课程吸引力。二是教学设计要坚持思想引领,把好思想政治关,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吸引力更强、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实现从单纯知识的传递向注重精神的熏陶转变。四是传统文化要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积极开发和应用各种教育软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增强文化育人实效。

(二)教学与实践相融合,搭建文化育人多维平台

高职院校要通过搭建多维育人平台,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一是完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教学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學体系中,开设一定课时的传统文化类必修课,利用现代科技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展分类教学,选择符合学生实用需求的文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将其内化为道德修养和职业准则。二是结合专业育人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在驱动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新课程教育机制,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选修专业与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元素融入各类课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课堂吸引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文化研究平台,共建文化研究机构,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研究,推广文化应用成果,制作和营销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研究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文化传承工坊等实践创新平台,培育学生文化实践能力。孵化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类项目,打造文化实践创新项目品牌,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提供新思路。围绕“一系一品”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讲坛、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融合,营造文化育人浓厚氛围

校园环境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主要指各类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所和实训场地、实验器材等;软环境主要指人文环境,包括校风校训、文化氛围、行为规范等。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多种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邀请行业大师和民间能工巧匠,在校园建筑、校园环境等活动场所融入优秀文化元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时随地熏陶学生。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制定学生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相融合,构筑文化育人保障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包含管理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和具体制度等,需要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在宏观层面上,要完善文化育人领导和管理机制,在落实“十四五”规划、“双高”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产教融合中体现文化育人思想,同时制订育人目标和具体计划,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育人融合工作有章可依。在微观层面上,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结合行业和岗位要求,制订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和学生行为规范,将学生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帮助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毕业生胜任未来的岗位打好基础。

(五)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相融合,形成多元主体育人格局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要集合多方力量,重视社会参与,重视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的支持,与社会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研究、文艺产品创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社协同发展。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育人方面,要完善校企协同文化育人机制,拓展人才培养合作渠道,通过产教融合促进文化融合,共同担负文化育人职责。通过校企共建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场馆等,共同开展文化传承、弘扬活动。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传统文化作品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增强文化育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完善校际合作育人机制,推动院校科研团队、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建,打造校际文化共同体,实现校际间文化育人资源的互联共享。加强与社会资源的交流,探索校社合作文化育人的新模式,共同开展理论研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文化育人优质资源。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02-27.

[参考文献]

[1]陈礼龙,陈新文.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动因、逻辑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19):46-50.

[2]李玉玲,孟祥建.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文化学刊,2018(7):170-171.

[3]章兢,何祖健.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11.

[4]张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教育与职业,2016:33-35.

[作者简介]张成飞(1983- ),男,河北宣化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2022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2,项目主持人:张成飞)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2期)2017-01-18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11期)2016-12-23技术文化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7期)2016-10-1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7期)2016-10-1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相关热词搜索: 育人 中华 文化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