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1-18 19:50:07   浏览量: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1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1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1)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3篇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1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龙里格龙》

  课时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京歌《龙里格龙》的演唱,体会歌曲中浓郁的京剧韵味,增强对戏歌的了解与喜爱。

  2.知识与技能:学习用京剧行当中“生”和“旦”的演唱特点进行歌曲的合唱。

  3.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唱法、表演法、合作法、声势表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演唱京歌《龙里格龙》的合唱,并能在演唱中体验浓郁的京剧神韵。

  教学重点:

  1.完整演唱歌曲《龙里格龙》。

  教学难点:

  1.唱词中儿化音的准确演唱。

  2.边唱表演,通过眼神、动作来表现京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京调》音乐中进入音乐教室,并带京韵进行师生问好。

  2.认识京歌

  (1)多媒体播放《唱脸谱》的视频表演,请学生欣赏后讨论这样的演唱与一般的儿童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2)教师小结:《唱脸谱》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

  (3)教师范唱京歌《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我是*人》片段,增加学生的京剧的印象。

  2.节奏游戏:龙里格龙

  (1)按节奏朗读象声词:

  4/4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 龙 O ‖

  (2)声势律动游戏:

  具体方法:运用戏曲中的脚踏方步、手作揖的戏剧动作进行声势节奏练习: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 龙 O ‖

  右脚 左脚 右揖 左揖 右脚 左脚 正揖

  要求:a.在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后全班学生自主练习,边律动边念词,直到嘴、手、脚完全配合正确。

  b.声势律动要求带上戏曲应有的感觉和架势。

  c.将全班学生分成2部分排成2列队伍,第二列学生较第一列学生晚走2拍开始,形成二声部卡农式的节奏声势形式。

  (如果场地有限,只限在原地练习的话,此律动动作可改为适合在原地的其他声势动作,如拍腿、跺脚、拍手)

  设计意图:在一开始导入环节的节奏练习中,运用戏曲中的脚踏方步、手作揖的戏剧动作进行声势节奏练习,目的是想一开始就用走方步和作揖这两个京剧表演中常用的动作来表现京剧的神韵,帮助学生能很快体验到京剧的感觉,这两个动作比较简单,容易上手,学生学习起来也不费劲。而且运用奥尔夫中的声势律动,使京歌学习变得愉快、轻松,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运用二声部卡农式的节奏声势形式进行节奏练习,一方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掌握歌曲的横排,第二也能为歌曲伴奏的编配、歌曲的.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歌曲演唱《龙里格龙》

  1.在学生固定节奏的伴奏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固定节奏,也可以是四四拍子的基本节奏),教师范唱主题乐句:

  4/4 5 3 6 5 0 ⅰ0 | 6 5 3 6 5 0 ‖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 龙 。

  2.学生跟随、模仿、边打拍子边重复学唱,直到唱好。

  3.教师完整范唱低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出主题乐句首先重复了几次?接着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

  4.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学唱低声部。教师帮助纠正,直到唱好为止,唱出该有的气势和情感。

  5.师生合作,(学生唱低声部,教师唱高声部),请学生注意聆听:在学生主题乐句重复2次之后,教师的演唱发生了什么变化?

  6.学生交流讨论。

  7.学习老师演唱有变化的乐句。(将低声部旋律的音高移高四度演唱。)

  8.反复学唱,分析规律,并能快速记住旋律(此部分由2个半个乐句和4个完整乐句构成)。

  9.师生合作二声部合唱练习。(教师起到合唱的调控作用)

  10.生生合作合唱。

  11.指导学生唱出情感,要稍快速度,充满活力地演唱,注意顿音的正确使用,最后主题乐句反复时渐弱、减慢的正确处理。

  设计意图:当教师完整范唱低声部时,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出主题乐句首先重复了几次?接着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以及师生合作,(学生唱低声部,教师唱高声部)时,也请学生注意聆听:在学生主题乐句重复2次之后,教师的演唱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且分析其变化规律,快速记住旋律,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能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自主掌握技能,而不是老师把什么都告诉学生,使得学生缺少了重要又珍贵的思考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体验中快乐学习以及歌唱要以情为先等等。

  (三)拓展练习

  1.运用京剧伴奏中常用的锣、鼓等小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请一部分学生担任京剧乐队的伴奏角色。

  2.将剩下的学生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模仿老师“生”角色的演唱,配上合适的动作,承担低声部的演唱任务;另一部分学生模仿老师“旦”角色的演唱,配上合适的动作,承担高声部的演唱任务。加上学生自创京剧动作、眼神、亮相等辅助表演唱,直到体会出浓郁的京腔京韵的感觉。

  3.完整演绎京歌表演《龙里格龙》

  设计意图:用京剧表演中最熟悉的“生”和“旦”两个角色,来分别代表男、女生的不同声部完成歌曲的合唱,再加上分别配上与“生”和“旦”两个角色相适合的典型动作辅助演唱,使合唱变得形象更生动,形式更活动,也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歌曲演唱中浓郁的京剧神韵。

  教学反思:

  在京歌《龙里格龙》的合唱学习中,运用了奥尔夫声势律动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合唱艺术变得形象更具体生动,形式更新颖活动,也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本歌曲演唱中浓郁的京剧神韵,大胆尝试了将新体系的音乐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传统的音乐学习中,不仅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体现“以唱为先”、“以生为先”、“以情为先”的新体系歌唱教学理念。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2)

——四年级上册第3课课件3篇

四年级上册第3课课件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并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

  二、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据内容分段。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比较: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短句读来有韵味)

  3、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4、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结尾句)

  2、 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朗读

  3、 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二、学习第二段。

  1、 作者描写的大榕树有何特点?

  2、 理解句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颤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

  3、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指导朗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5、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自由地读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2. 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1

  3. 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理解“应接不暇”。

  4. 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5、读一读课本上写鸟的句子。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联系上下文解释

  6、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7、小结: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六、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要想更多地领略南国风光,就请大家去读读巴金先生的《旅途随笔》。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3)

——四年级上册29课课件3篇

四年级上册29课课件1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4)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课件3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课件1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记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课件出示:我国人口)

  谁能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

  指名读数,并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读的?

  二、探究交流 解决问题

  出示例1:1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课件2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 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课件3

  教学目标:

  1、结合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的数的过程。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教学用具:

  数字卡片、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汇报家用电器价格,揭示课题

  师:现在,家用电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老师课下让大家对家用电器的价格进行了调查,谁来说说你的调查结果?

  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1、千以内的数。

  2、万以内的数。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看这组数(千以内的数),谁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数,同时复习读法。

  师任指两个数让学生说数的组成。

  师:观察左右两组数有什么不同?

  师:看来这些数都是1000以上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活中的大数》。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认识万以内的数

  师:同学们刚才都展示了自己的调查结果,老师也想展示一下我的调查结果,可以吗?

  1、出示情境图,说说这些电器的价钱。

  师:你们想写写这些数吗?

  师:好,让我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写写这些价格吧。

  2、出示数位顺序表。

  师:看屏幕上的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

  师:那你知道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位吗?

  出示万位,再来读一读。

  师:将这个新的数位补充到你的数位顺序表中吧。

  3、将上面的数写到数位顺序表中。

  师:试着把3200写到你的数位顺序表中吧。

  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再试写4008。

  试写8080和2165。

  师再从黑板上选择3个不同类型的数让学生练写,再进行展示,集体订正。

  师:看来我们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于是几就写几,数位上没有数字的要用0来占位。

  三、读万以内的数

  1、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些数?

  3200

  师:末尾的2个0?

  4008

  师:中间有几个0?

  师:刚刚几个同学都读了几个?

  师:看来中间有2个0我们只读一个。

  8080

  师:中间的一个0?

  师:末尾的一个0?

  2165

  师: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2、师:根据刚刚同学们读数的方法,你能从这组数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读一读吗?

  3、师:你能试着总结一下万以内数的读法吗?

  4、出示数字卡片进行读数练习。

  5、组数游戏。

  将4、9、0、0四个数字按要求组数。

  (1) 一个0都不读的数。

  (2) 只读一个0的数。

  四、万以内数的组成

  1、师:你能试着说说这些数的组成吗?

  2、师: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喜欢的数把它的组成说给你的同桌听。

  3、师生互动游戏。

  师:老师来说数的组成,你来写,然后告诉我这个数是多少,看您反应最快!

  (1)9个千。

  (2)5个千、2个十和8个一。

  (3)4个千和4个一。

  (4)3个千、2个百、8个十和6个一。

  五、写万以内的数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些资料,谁来读一读。

  出示四幅情景图,让学生读文字信息。

  1、师:试着在你的数学纸上写写这些数吧。

  2、指名四位同学板演。

  3、让板演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怎么写的,教师相机进行写法的指导。

  师:看来我们写数的时候也要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几,几百就在百位写几,几十就在十位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当数位上没有数字时要用0来占位。

  4、写出横线上的数。(76页)

  六、知识延展

  1、师:其实生活中的大数还远不止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呢?谁来说一说?

  指名说同桌说。

  2、师:数除了表示数量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也可以用数来表示。如:老师家的门牌号(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

  师:表示什么意思?

  师: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来表示。

  师:课下调查了解一下河北省各地区的邮政编码,把他记录下来。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5)

——《语文活动8》第2课时四年级教案3篇

《语文活动8》第2课时四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在"大舞台"上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旅游景点。

  教学重点:

  在"大舞台"上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旅游景点

  教学难点:

  交流旅游经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随着作者到过江南第一楼一一岳阳楼,去过令作者魂牵梦绕、引以自豪的湘西小城一凰小城,还观赏了黄山云海日出的壮丽景象,不禁让人感叹,祖国河山,风景秀丽,祖国名胜,不计其数。说说,你到哪些地方游览过?收集到哪些相关资料?

  (学生自由说)

  二、课件展示图片、资料,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

  1、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图片、资料,并配合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

  2、教师提示:

  (1)要把自己旅游的时间交代一下。

  (2)景点或名胜的名称、所在地介绍清楚。

  (3)重点说说这一景色或名胜有什么特点以及自己游览时的真实感受。

  (4)尽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并且要组织好语言,介绍要有条理。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介绍。

  4、讲得好的上台展示,在全班交流、介绍。

  三、总结这次展示活动

  四、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图片、资料,组织一次"祖国河山真秀丽"的.主题展示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展板等形式展示。看看谁的展示吸引人。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6)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老课文,我是先用丝瓜和葡萄这两种藤状植物引入,让学生知道爬山虎和这些普通的藤状植物不一样,它是有脚的。接着讲课文时,我抓住“今年,我注意了。”这句话,先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注意”上,作者注意了什么?学生能很快答出:作者注意了爬山虎的脚。然后就学习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段落。我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脚和墙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在拓深感情的时候学生没什么互动,只是一味听我在说。接着我又让学生把注意放在“今年”上,“今年注意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也能很快想到是他以前没有注意。我马上提问:“他以前注意什么了呢?”学生就能想到以前注意叶子去了。然后就学习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段落。通过看图片和感情朗读,我让学生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引人注意,感受到了叶子的美感。本来想让学生感悟爬山虎的脚在叶子后面默默奉献的精神,可学生都不大愿意去领悟这其中的深意,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分析。最后让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是在连续观察,部分学生能先从表示时间的词语入手,体会到作者的连续观察。一小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动脑筋,看来以后上课要逼一逼这些不愿动脑筋的同学多举手发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讲爬山虎叶子的这段,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叶子的美,通过朗读把叶子的美读出来。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采用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从文中找出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默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在学生精读课文后,再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另外,在讲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以及怎样爬的时候,顺带提及到作者怎样观察植物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写的秘密。并布置《观察日记之生豆芽》,这样比*时上作文课时,单独来讲怎样观察植物,怎样写植物要容易多,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

  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

  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

  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

  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远航。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7)

——四年级最新上册语文课件教案3篇

四年级最新上册语文课件教案1

  教学目标:

  1.握本课8个一类生字,认识8个二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感悟词语在段落中的作用。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会*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2.制作课件、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基础知识:

  多音字:

  降四年级最新上册语文课件教案iàng(降落)xiáng(投降)

  重chóng(重复)zhòng(重要)

  恶ě(恶心)è(凶恶)wù(厌恶)

  背bēi(背带)bèi(背心)

  似sì(相似)shì(似的)

  蒙mēng(蒙骗)méng(启蒙)měng(蒙古)

  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置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3.课文围绕“一个降落伞包”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课一类生字。汇报。

  四、再读课文,认识二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有关语句体会*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飞机遇险时,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品读课文,体会*的高尚品质。

  2.介绍*和时代背景。

  二、读文:

  (一)遇险前: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看出*是怎样的人?

  3.课文是怎样描写小扬眉的?为什么要写小扬眉?她为什么那么高兴。

  读第二自然段时,要体会小扬眉的高兴心情,读出愉快的感受。

  4.简单介绍叶挺将军。

  (二)遇险时:在小组内自由读,研究问题。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飞机遇险时,情况十分严重?

  强烈的冷气团包上了厚厚的冰甲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落匆匆掠过

  2.为什么写这部分?

  为下文*让伞包埋下伏笔。

  3.你在读中体会到了*的什么高尚品质?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回答。(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从摇摆不定的过道”“几步跨到”“迅速解下”“敏捷地替小扬眉背上”----说明他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时的伞包就是生的希望,此时此刻,*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这是何等的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啊!

  4.细细品味*鼓励小扬眉的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看出*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5.指导朗读*的话。

  (三)脱险后:

  1.指名读,课文是怎样写脱险的?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2.从“欢腾”一词你能看出什么?

  3.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试着总结全文:本文主要写的是*在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赞扬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通过听写,巩固生字。

  二、读一读,写一写。

  惹人喜爱坚贞不屈千山兀立波涛汹涌不知所措斧劈刀削搏击长空沉甸甸冻僵坠落

  三、读一读,比较下列各组词语有什么不同。

  一股一股股一股一股

  一层一层层一层一层

  一件一件件一件一件

  一座一座座一座一座

  作业设计:1.写生字;2.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降落伞包

  遇险前遇险时脱险后

  *不顾气候恶劣,临危不惧,让出

  急忙乘坐飞机前往伞包,鼓励小扬眉一片

  小扬眉格外高兴急得大哭欢腾

  不知所措

四年级最新上册语文课件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把自己*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开学初就进行布置)

  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观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2.语言具体生动,观察要细致,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本组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把观察的经过和自己的发现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二、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

  2.有什么新的发现?

  3.观察过程中,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根据内容取题目

  1.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四、明确写作要求

  讨论明确:

  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要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学生动手开始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六、佳作引航

  水仙花

  3月16日星期五晴

  半个月前,爸爸从花市买回一盆植物,说是水仙,挺漂亮的,我决心认真观察它。

  我仔细端详,发现它与别的植物不同,不需要泥土,一盆清水加上一把雨花石就能养活它花。水仙花的底部比我的拳头大一点,像一个大蒜头,一层褐色的外皮裹着它洁白的“肚子”。“蒜头”下面长着密密麻麻的白色根须,像老爷爷的白胡须。“蒜头”顶部分开五大个枝条,它们均匀地生长,枝条中间长出一枝筷子粗细的茎。

  为了养好它,我去网上查找养水仙花的方法。天晴时,我把它端出去晒太阳,每隔两三天就给它换一盆清水。

  今天下午,我惊喜地发现,水仙开花了。白色的花瓣围成小喇叭的形状,中间众星拱月般围着黄色的花蕊。凑上前去闻一闻,哇,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让人舒服极了!

  我看着眼前这水仙花,仿佛是从水中站立起来的仙女,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怪不得水仙花有“凌波仙子”的美称呢!

  点评:这篇日记采用总分的结构介绍了水仙花。先写买来水仙花,认识它,再写它生长环境,详写了它的外形特点,接着写查找养花资料,最后写水仙花盛开的样子。本文描写生动,巧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出了水仙花的美丽。

  板书设计:

  写观察日记

  明确习作要求动笔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鉴赏能力。

  2.让学生明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

  难点

  组织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评议内容及方向

  1.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2.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3.优秀习作的赏析。

  二、自我修改文稿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的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①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②意思表达是否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3.展示台。

  推选好的习作进行展示。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三、誊写评价

  学生誊写作文,老师对本次作文进行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写观察日记

  自我修改认真誊写

四年级最新上册语文课件教案3

  【学习目标】

  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

  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你喜欢笑吗?

  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哎!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吗?老师有个主意,咱们分角色来演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

  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

  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

  1、自由准备。

  2、学生续编故事。

  五、单元回顾,总结升华

  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话故事。

  六、布置作业

  1、续写《小木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_小木偶的故事

  笑——感受生活的快乐

  只会笑远远不够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8)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讲解课件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讲解课件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

  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

  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

  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介绍*。

  2、试着读课文。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测读,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

  3、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读文。

  4、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5、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7、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四、诵读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五、课外延伸

  1、读一读*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讲解课件2

  【学生视角】

  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这种想法,学生必会以独特的思维,以赞扬或批评的态度来阅读这篇课文。

  【教师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辩论地看,尤其是这篇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它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学习乌塔的做法。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商讨解决,并组织学生起来搞一些辩论活动。

  【信息资料】

  1、搜集、查阅*以及世界历史上独立自主、有个性的名人的故事。

  2、查阅有关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

  【教学要求】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用简短的内容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生活经验丰富;热情、活泼;有爱心;胆大心细;有主见……

  3、同学们介绍异国风土人情。

  (学生在课后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藉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

  1、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乌塔和*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吗?现在,同学们自愿结组,赞同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在一组,不赞同的在一组,大家进行辩论。

  (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会非常爱学,更会积极地讨论。鼓励同学们读书要有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说明“每一种认识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脱离书中的语言,不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认真地读书,认真地思考有一个界定。)

  2、展开辩论:

  (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更要参与到同学们的辩论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布置实践作业

  题目:《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乌 塔

  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

  自立自强

  正确认识

  【评析】

  陈晓录老师执教的《乌塔》是一堂“自主式”展示课,该课成功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为主体的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具体体现在:

  1、拓宽渠道,内外勾通:

  陈老师将语文教学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从语文教学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天地”,广开语文信息之源,变以往的“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如:课前发动学生通过翻阅课外书,网上查找,请教家长等多种渠道,收集有关论文等。小主人翁“乌塔”所到过的欧洲各大城市的风貌,并制成课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2、创设情境,身心愉快,其乐融融:

  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难,增强协作意识,学生学得轻松,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重视知识能力的"迁移:

  如陈老师在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并要学生回家把自己对“乌塔”的见解写在日记上。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快,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扩展9)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3篇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1

  学习目标:

  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廊、殿、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和摘录最感兴趣的词句,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

  2、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激情导语: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公园。板书课题。强调“颐”的笔顺。

  二、初读。

  1、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初读课文,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美丽大公园  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三、再读课文。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课件出示: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画一画旅游示意图。这就是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研读课文

  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

  (1)长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长: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②美: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栽满了花木,神清气爽……

  (2)“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现长廊的“长”、“间数多”

  (3)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4)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3、  练习说话: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四年级 课件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3篇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1 四年级上册第5课课件13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