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识字5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沙、浪等)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按笔顺描红、仿影。 3、通过朗读,了解大海的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5个生字(沙、浪等)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5教案,菁选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沙、浪等)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按笔顺描红、仿影。
3、通过朗读,了解大海的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5个生字(沙、浪等)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能按笔顺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 创设情景。
二、 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 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麽?(相机出示卡片:沙滩、贝壳、脚丫)
沙滩:想象一下走在沙滩上会有一种什麽感觉?(软软的,沙子烫烫的.)
贝壳:贝壳是什麽样的?
2、 在海面上又有些什麽呢?(出示:海风、海鸥、海浪)
3、 你觉得大海美吗?
三、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 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
2、 指名读、正音。
沙:是翘舌音,不要读成*舌音。
3、 齐读,边读边想象大海的美景。
四、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风:第二画是什麽?(横折斜钩)教师示范。
学生按笔顺仿写描红。
实施修改意见
脚丫是谁的?他们的心情怎样?指导感情朗读。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沙滩:想象一下走在沙滩上会有一种
什么样的感觉。
贝壳:是什么样?(出示贝壳)
脚丫:脚丫是谁的?他们的心情怎样?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 生字写四遍。
选做:
搜集有关大海美丽、富饶的资料。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识字5,识字5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而这一些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谚语的特点,使学习谚语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需要,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预设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理解谚语,对积累谚语有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2、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小博士这次来是想挑选一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组成“谚语学习小队”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想不想参加?那可得先过课外知识关: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顺利闯关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过学习关,学习《识字5》,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朗读谚语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书的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读好书。
2、配乐范读课文。
3、同桌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4、读全文。
三、理解谚语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3、学习谚语:(顺学而导)
(1)“人心齐,泰山移”(理解“泰山”在此处的作用,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语的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4、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巩固谚语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互对口令。
3、师生合作背5句谚语,男女学生合作背谚语。
五、巩固生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3、我会写,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2)写正确。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
(3)写美观。
4、看看写写。Yìhuādúfàngbúshìchūn
báihuāqífàngchūnmǎnyuán
5、摘录自己喜欢的谚语。
六、拓展实践
1、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顺利通过了学习关。接下来就是实践关了。
2、读读收集起来的谚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划浆开大船。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3、总结:小博士说了,你们全部过关,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谚语学习小队”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现在布置考察任务: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再收集一些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然后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编制一份谚语报,在全校进行宣传。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王洙勤奋好学的好品质,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王洙勤奋好学的精神。
2、正确规范地书写11个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都在哪里学习呀!*时都是怎样学习的呀?(生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窗外听课的孩子》。
板书。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要知道呀?(生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互读课文,(相互指导)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相互认读)
4、教师指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
a、画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的语句。
b、画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的语句。
(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拓展思维
(1)想一想老师发现王洙在窗外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小王洙又会说些什么。
(2)假如当时你就在学堂里读书,你能给小王洙什么帮助?
(这项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深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在语言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五、总结全文
师:你们能谈谈读课文后的感想和体会吗?(交流之后)
第二课时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练习。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游戏中巩固识字)(学生指读)
(2)指导书写11个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了解谚语的意思,读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童谣《拔萝卜》,和学生一起表演说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语文学习做准备。
2.师:小朋友以前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又听了这首有趣的童谣,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谣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拔出萝卜,后来又成功了呢?
生:……
(引导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3.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依靠小朋友们的集体力量,团结一心才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再放资源,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自行纠正语音语调。
3.师:小朋友喜欢电视上老师读的吗?你也来模仿一下吧,然后读给同桌听听吧!
4.之后教师点名让小朋友读,同学集体帮忙正音。教师播放资源,和学生一起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有重点的教授。
5.小朋友,这么多的精彩的谚语,你最喜欢那一则呢?为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这些谚语的理解,之后逐一进行讲解。
(1)教师为学生出示512抗震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
(2)教师为学生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含义。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教师请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请一位女同学来折一根筷子,请班级最高最壮的男生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让学生从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教师给学生出示植树造林防止沙尘的画面,帮学生理解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的含义。
(5)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
3.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5句谚语,老师希望大家都将这些谚语铭记于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五、课外拓展
老师从别处又收集了几则谚语,大家课下也一起来收集吧,然后我们开个谚语发布会,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成行,隔行押韵,分别介绍了夏天特有的气候、瓜果、昆虫、花卉,易于诵读。课文配有插图,为学生了解夏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识字识词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2、学习目标3、: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两个偏旁。
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4、教学重点:
1、了解夏季的特点,2、积累词语
3、掌握生字的字形。
5、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积累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6、教学准备:卡片、挂图、图片
7、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2、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指导谈话看图
同1、学们,2、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情景吗?想看看吗?
3、播放有关资料或图片,4、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5、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6、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7、观察说话,8、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小组读
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用“夏、台、桃、瓜”口头组词
三、指导诵读
教师范读,生评议跟读
四、人小组读
指读
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文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写字
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了解两个新偏旁。
教学过程:
1、复2、习导入
组长带同学复习生字词
开火车认读老师罗列的生字
比赛读课文
3、学习写字
认识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读读。
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重点反馈“桃、蛙、荐”的笔顺。
学生描红、书空,播放轻音乐。
相关热词搜索: 识字 教案 菁选五篇 识字5教案 菁选五篇 识字5教案1 识字五教案 识字四五教案 识字5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