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12:00:04   浏览量:

曾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学院;教育合作

1 高等职业教育推出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分析

2021年,我国技能人才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总量的26%,然而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成才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但职业教育如何摆脱 “附属品”甚至“低人一等”的固有印象,就需要职业教育主动结合区域农业发展实际更新教育内容与手段,探索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实施路径,切实发挥出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方面的推动性作用。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教育服务提供过程中,应当秉承着因扶贫而起,因产业而动,要按照产教融合的方式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培养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就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实践前期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校科研力量还不足,高职院校的智库建设急需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力圖通过借力借势借脑,利用专家团队的智力资源,探索高职院校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尽早发挥高职院校为地方服务的作用。同时,通过搭建平台,既能培养学校自身科研团队,又能为对口乡村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衔接的平台,实现双赢,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使命。

2 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探究

2.1 强化各部门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合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高职院校应当趁势而上,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扩招的契机顺势而为,对照国家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共赢。实践中,高职院校学院需要融入区域建设活动,与驻地政府就职业技能培训、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文化、旅游、艺术事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具体如下:

2.1.1 与区委区政府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高职院校应当持续践行“低重心”办学特色,积极对接区委、区政府,利用自身职业教育的优势,在职业农民的培训,区域文化旅游建设、农业生产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关于深化校地融合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合作框架协议,努力将高职院校建设为区域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应当主动与合作方展开沟通交流,定期举办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进行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与区委区政府的合作实现了乡村人才培养新途径的创新,并开创了乡村振兴课题研究的新模式,同时学院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了职业技能型人才高地的作用,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1.2 与区委区政府合作开展农副产品销售技术培训

高职院校要积极和区委、区政府对接,充分利用专业(电子商务)的优势,为区域的农副产品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为当地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在与服务驻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双赢,牵头举办区域“互联网+农业”高峰论坛和“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座谈交流会,实现现代物流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且每年为当地农民网络销售农产品超万斤[1]。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缺席,高职院校需要抢抓机遇,锐意改革,以新时代职业农民的培训为抓手,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探索出一条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2 依托职业院校组建乡村职业人才培训班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培育新时代乡村职业人才。依托专业的职业培训活动,有效提高区域各类职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区域农民参与各岗位实践的工作水平,为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保安全的区域职业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让美好村庄有规划,提高乡村职业人才的自身素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乡村职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新时代农村砌筑工匠职业培训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农村砌筑工匠而言,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应当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共建城乡共荣,着重维护农村自建房质量和安全。因此,依托职业院校开设新时代农村砌筑工匠职业培训班有着极高的现实价值。在本培训班的组建以及相关培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特聘区域资深的专家授课,选聘优秀的老师担任培训班的班主任,并采用小班制教学。课程围绕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法规、农村自建房的抗震安全知识、修缮加固、建筑识图、施工技术、施工安全、建筑材料等展开,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参训人员提供通俗易懂的理论讲解,便于参训人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让农村建筑工匠进一步掌握房屋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施工技术,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工匠队伍,规范农村居民建房行为,确保农村房屋质量。

实践中,还应当积极展开职业教育进乡村(社区)的相关教育活动,依托区域职业院校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组织教育专家团队深入乡村基层,并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一系列职业教育活动。例如,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将创建乡村风情小镇作为契机,联合区域社区教育中心、区域风情小镇创建办、区域旅游学校及区域富民资产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办学。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起区域景区旅游服务社区教育培训集团的正式成立,并开展农家乐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对于相应的培训班而言,所有的培训都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紧密合作,政府负责组织和联络,社区教育中心、旅游学校负责提供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关企业提供培训所需场地、设施、设备等,对所有参训农家乐人员免费提供。并在实际的职业技能培训中,主要针对农家乐经营者展开旅游形势、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主要针对农家乐的工作人员展开文明礼仪、餐厅、客房等技能的实务操作培训,以此达到持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效果,推动农村地区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加速实施。

2.3 重点发挥出校企合作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优势

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与区域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出农业国家龙头的企业优势,共同合作建成集实践教学、教育培训、技术展示、生产服务和创新孵化“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群。对于该基地而言,其能够为区域农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企业,承担垦区及以上重点应用课题和技术开发项目的组织与进行,并着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工和企业员工。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大在现代农业技术实训示范园、区域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农垦新道科技创新孵化器项目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努力将区域内的产教融合到实训基地中搭建为能够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将区域农产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为能够被认定为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在此基础上,还要配套组建优质教师队伍,在高职院校现有专任教师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起总人数超千人的“专业教师+岗位导师+技术技能大师+企业专家”双师结构师资库,根据乡村人才培养需求和实际农业生产项目动态组建教学团队,使建设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均获教育部认定。另外,还应当依托校企合作编写特色教材,并尽可能将相应特色教材转变为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以此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出实训资源的共享与辐射作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2.4 积极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平台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旨在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强大助力,通过各行业部门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逐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平台携手区域乃至全国职业院校逐步實现城乡基本信息的融合发展,按照省级、地市级、院校级不同的权限分别提供乡村振兴专家库、乡村振兴项目库、乡村振兴资源库服务。平台依托服务能力指数(扶贫数据)为抓手,核心模块为乡村振兴项目库、乡村振兴专家信息库、乡村振兴课程资源库、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扶贫成果展示、学信中心、公益银行,七者之间相辅相成,旨在打造以共建为起点,以众筹为根本,以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

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平台中,主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始终遵循“众筹、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构建健全乡村振兴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机制,利用信息化交换共享手段,实现数据的快速、精准汇聚并产生实效。通过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转,为校企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该平台具有极为理想的合作优势,主要如下:

2.4.1 高端技术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三产融合,积极推动农业发展,全心全意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2.4.2 政策融合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发展动态,协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4.3 运营模式

采用授权、代理和自主经营等方式,构建区域乃至全国校企运营管理体系,确保整个平台的运营稳定。

2.5 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职业教育有了新的使命,而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全方位服务“三农”。如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成为各所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结合区域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开设专业课程,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新农”人才。为了能培养更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人才,可以在高职院校内开设农业管理专业,如果蔬花卉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等。农业管理专业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着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按照职业教育规律,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专业与课程设置实践中,高职院校必须要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生产、服务和经营人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职院校需要遵循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满足农民求学并兼顾生产的现实要求,创新出“三结合、三对接”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即从乡村振兴不同人才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学历提升+岗位学习+生产培训”的育训结合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对接;以基于现代农村职成教育三级网络体系的专递课堂为载体,创新“忙种闲学”的农学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2];依托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教学资源,开展虚实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和工作成果的学分转换,实现人才评价与生产成果相对接。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还应当积极组织乡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并与多个农业企业共建远程互动教学平台,推动生产过程进课堂,实现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可见可学。另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开展多元化招生形式,设置普通高考、单独招生、对口升学、扩招专项招生、“3+2”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多种招生形式,拓展社会群体接受高职教育的渠道,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并且愿与基层政府、企业等主体一起努力,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共同做好美丽乡村振兴、区域职业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目标,充分彰显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3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结合区域农业发展实际更新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探索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实施路径。实践中,通过强化各部门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合作、依托职业院校组建乡村职业人才培训班、重点发挥出校企合作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优势、积极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平台、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等策略的落实,切实发挥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方面的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钊,吴佳欢,许文敬,等.“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路径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群视角[J].知识经济,2020(13):121,123.

[2] 刘红.2017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绩、问题与挑战——基于《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22-27.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20期)2016-12-12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10期)2016-11-18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相关热词搜索: 助力 振兴 路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