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写作教学的情境构建:指向深度与创意

发布时间:2021-10-16 14:13:20   浏览量:

摘要: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在挖掘写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情境。可借助社会生活情境,在典型情境中展开有意义的写作学习;融通个人体验情境,通过亲身经历触发具有个体特征的思想情感与写作思路;深化学科认知情境,在知性理解与想象力的融合中走向创意写作。

关键词:写作教学;情境构建;深度学习;创意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不同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交替呈现。我们需要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社会生活情境,融通个人体验情境,深化学科认知情境,在规范写作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学习和创意写作。

笔者执教《为艺术作品展写“前言”》一课的写作教学,精心挖掘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写作资源,从个人体验情境到学科认知情境逐步深入,促进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完善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现结合此课例谈谈指向深度与创意的写作教学情境构建策略。

一、借助社会生活情境:在典型情境中展开有意义的写作学习

情境的品质,关系到学生的体验。写作教学中的社会生活情境,可以分为真实情境与模拟情境,一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公园、郊野、社会场馆、名胜古迹等开放的真实情境中学习写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教室内借助多媒体、游戏等方式构建的模拟情境中学习写作。其中,借助模拟情境展开的写作教学,因其便捷、高效,常常成为写作教学的主要样态。无论是真实情境,还是模拟情境,都关注典型情境的构建。典型情境能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写作任务;同时,学生可通过典型内容的学习,体会典型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体验典型的思想情感,呈现典型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情境体验的深入度又取决于教师对于典型情境设计的精细化。

社会生活情境进入写作课堂,首先需要在典型情境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还原真实场景,聚焦主题开展读写活动。本课设计的模拟情境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2019年暑假,金陵美术馆为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举办了一次艺术作品展。将这一社会生活情境移入写作课堂,首先需要明确典型任务。本课将写作任务定位为“前言”写作,而“前言”写作属于实用文写作,具有规范性。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这份“前言”是给观众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立场,这份“前言”的作者一般是策展人。又因为是艺术作品的“前言”写作,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需要创意写作的介入。如在文体上,可以选择文艺性说明文、散文诗,或者诗歌。

其次,关注模拟情境的真实性,促进学生个体在情境中的深度体验与认知的不断深化。本课采用的图文资料均选自本次展览,但受教学任务、教学时间的制约,材料的呈现顺序、数量以及品种等均做了筛选。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将静态情境还原成动态情境,让学生通过集体观赏、对话倾听、自我反思等方式生成新的感受,这样才能体现这一典型情境的教学价值。

再次,聚焦主题进行情境设计。本次展览的主题为“黑暗中可见”,这一主题既有表层含义,也有深层意蕴,给撰写“前言”带来难度,也提供了多向度表达的可能性。“前言”写作的难点在于通过展品及作者的解读,生发深刻的思想认识:既要看见展品的表象,也要看见展品的内涵;既要考虑观众阅读“前言”的收获,也要传达美术馆策划这次展览的用意。

二、融通个人体验情境:通过亲身经历触发具有个体特征的思想情感与写作思路

写作体验趋于深刻,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迈进。写作教学中的个人体验情境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是沉浸式体验。情境本质上就是一个“場”,如果处在“场”中央,四面八方的信息就会汇聚其中,这样更容易促发能量的集聚与蜕变;如果在“场”的边缘,甚至游离于场外,感受的信息会愈来愈少,体验必然走向肤浅。模拟情境应该还原生活情境的原生态,并将学生引入情境。本课教学,我们不仅将展馆艺术品搬进课堂,而且指导学生以观众的身份去欣赏艺术品,帮助学生在观展时入乎其内,写作时出乎其外。本课欣赏的艺术品主要包括绘画作品《流泪的眼睛》《相寻梦里路》、非视觉摄影作品《小腿的情人》《选择》《合影》以及手工作品《幸运星》等。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绘画、摄影作品,引导他们采用“观察作品—研读说明文字—体悟作者心声”的方法进行深度体验。首先是解读图像,从绘画、摄影作品的主体内容、细节刻画以及色调处理等角度多方位理解作品。其次,通过研读绘画、摄影作品创作者的解说文字,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及创作意图。在欣赏过程中与作品、作者展开深入对话,将观众的心贴近作者的心,才能让健康的青少年体会到盲童生活世界的艰难以及他们热爱生活的勇气。

二是个性化体验。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的眼中有一千个蒙娜丽莎。艺术品的观赏极具个性化视角。本次艺术展品的作者是盲童,他们观察生活的方式是特殊的,他们创作的手段与构思也有特别之处。本课在观赏展品结束时,学生先研讨展览馆观众留言板上的文字——“盲人的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苦是甜”“所有的障碍都源自内心”,然后写留言:

盲人失去的只有眼睛,但我们失去的却是热爱生活的心。

失明并不难接受,最难接受的是解开自己的心结。

盲或许是一种痛苦,也许是一种幸运,这是上天给你的不一般的待遇。

盲人的世界,是一个由声音、气息、触摸物品而构成的世界,是一个更加神秘、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盲人乐观地敞开心扉,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表达了对世界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学生续写留言的过程,不仅与作品及作者展开对话,也与其他观众展开对话;前文的简练、深刻也会影响学生的书写内容与书写风格。

三是生命化体验。写作教学的本质不在于写作知识的运用,而是生命化体验的自然表达。生命化体验愈加深刻,写作的内容与技法也会随之趋向成熟。生命化体验需要换位思考、学会移情,这样才会理解他人、理解自我、理解自然、理解社会。精神不断发育,写作智慧才会逐渐生长;精神长期矮化或幼稚化,写作的视野与境界也会囿于原初状态。

本课在欣赏盲童艺术品的同时,一直引导学生关注盲童创作的手段与心态,探访他们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是生命的热情、信心与创造力。如欣赏摄影作品后,让学生揣摩“非视觉摄影”这一概念的含义,同时结合作者创作感言推测盲人摄影的手段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

失明并不代表我们无法感知这个世界,只是我们的角度不同而已。

当你看不见外面的时候,你就会更多地往自己的内心看。

我能感觉到光线照在脸上,能听得到风吹树叶的声音,能闻到空气中花儿的芬芳,然后我按下快门。

图文互读,学生能够还原盲童的生活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特别是一些后天逐渐失明的作者,他们的境遇更容易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不幸与幸福之间换位思考,从生命的怜悯走向生命的超越。学生有了对艺术品以及作者的生命感悟,再写作展览“前言”,就会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

三、深化学科认知情境:在知性理解与想象力的融合中走向创意写作

写作教学在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后,更要关注“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写作指导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写作教学中的认知情境关注學生的知性理解,培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激发学生的多向度思维,同时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转识成智: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写作过程中,缄默知识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缄默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往往需要借助学习情境通过个体深思默会的方式获取。“前言”写作属于实用文写作,为艺术作品展写“前言”需要的写作知识在现行教材中没有涉及,学生的知识背景中也缺少相关储备。但如果仅仅依赖教师讲述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并不能化解学生写作的难点。本课着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领悟必要的写作知识。

本课“前言”写作的难点在于对本次展览意义的全面把握。在情境中,学生能获取开放的、多元的、鲜活的知识。因此,在把握展览意义层面,本课设计了“答记者问”环节,从盲童、中学生、成年观众、美术馆馆长等角色中任选一个说说自己的感受,意在引导学生从作品作者、一般观众、策展人以及自我等角度领悟本次展览的意义。这种通过角色代入获取的现场知识,往往是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二)发展想象力:日常审美与文学审美的统一

类似“前言”写作的实用文写作,往往带有“格式化”倾向。但如果深思一下,这类“公文写作”在当代传媒情境下也会呈现个性化的色彩,每一家艺术场馆的地域色彩、文化习俗、馆长情趣等,都会影响“前言”的话语方式与思想走向。“前言”写作一般包括展览背景、展品内容以及展览意义的介绍,从文体来看,介于说明文与议论文之间。从创意写作角度审视,当下有特色的“前言”写作呈现“散文化”趋势,或以抒情为主,或以议论为主,但均聚焦“审美”,挖掘日常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美的因子,在写作过程中完成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美学散步。

本课情境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美术作品,从而走进盲童的内心世界。先多角度观察一幅《流泪的眼睛》:一是画面内容,眼珠刻画成时钟的表盘,眼眶用水晶珠串联,眼泪如晶莹的吊坠;二是画面色彩,蓝色的眼珠及眼眶,红色、琥珀色的眼泪;三是画面主题,猜测这是谁的眼睛,从眼睛里你读出了什么。接着呈现《流泪的眼睛》组图,让学生给作品拟标题。学生拟的标题如下:《盲人的眼睛》《闪烁的泪光》《盲人眼中的世界》《来自黑暗中的光明》《未知却充满希望》等。此环节依托绘画作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拟标题提炼作品主题,将感性体验与知性理解结合;同时从写作认知情境出发,让学生以文学审美的视角介入生活,获得原初体验与创作动力。

(三)跨界读写:多模态文本识读与表达的融通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海量信息以便捷交互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多模态文本的识读与表达,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必备媒体素养。本次展览为“盲人学校计划”的一部分,除了图片、文字等信息源之外,还有装置艺术以及相关的视频材料呈现。

本课写作指导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一幅图到一组图,从绘画作品到摄影作品,均需要从画面主体内容、色彩光线、细节以及意蕴等维度,由表及里理解艺术品的构成元素以及创作意图。在读图的同时,请学生通过口头语言分享读图的感受心得。

其次,关注图文互文阅读。在解读绘画及摄影作品的同时,结合作者创作心得相关文字进行深化理解,这种观众、作品、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容易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本课最后,学生分享“创意写作”的认识:有的说,生搬硬套就不可能是创意写作,创意写作最重要就是想象力,想象力要丰富,想象力是创新的灵魂;有的说,创意写作就是对描写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见解,还要有天马行空的表达;有的说,创意写作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要独立创作,要与世界不同,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这样鲜活的写作经验,是在写作情境中获得的活知识,其精髓与当代文论一脉相承。

最后,通过“前言”写作练习,深化观展体验,外化生命感悟,在理性写作中走向创意写作之路。构思的形成和充实是个不间断的过程,每日每时,在一切偶然事件中,在劳动中,在我们“转瞬即逝的生命”的喜怒哀乐中,不停顿地进行着。本节课一方面借助观看艺术展览帮助学生构思文章,立足于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与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黑暗中可见”蕴含的人生价值,汲取盲童的精神力量,这也是写作课程“立人”的意义所在。在信息畅达的现代社会,面对良莠并存的多模态文本信息,我们需要提升语文教学品质,培植学生高远的人生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 袁爱国.高阶思维与语文深度学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11).

[3]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M].戴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创意写作深度学习写作教学 仿拟式写作:习作进阶的统编本实践课外语文·下(2021年3期)2021-04-06关于语文高效课堂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年10期)2020-06-03依托绘本阅读进行创意写作的理论探索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4期)2020-05-21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策略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3期)2020-05-1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0年4期)2020-05-11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广西教育·A版(2020年3期)2020-05-09“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和学科教研方式转变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6期)2020-05-06诗与思的飞翔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4期)2019-09-18儿童创意写作教学平台Authorfy:教育与出版的融合出版参考(2018年4期)2018-09-18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之契合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14期)2018-08-11

相关热词搜索: 创意 情境 指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