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余方梅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的方式,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笔者将符合诊断结果的368例患者集中到一起,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直接口服盆炎II号方治疗,观察组则在口服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定向透药、学位敷贴等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两个疗程过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病状体征积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且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病患在治愈率以及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的统计学数据都是(P<0.05)。结论:在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上,盆炎II号方的治疗方式具有明显效果,但采用中医内外合治的方式进行,疗效会得到明显提升,该治疗方式有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症,中药治疗, 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的368例患者案例均出自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他们的诊断结果均为存在高危因素,符合纳入标准。根据观察数据可知,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
后面的半年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7%;
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在使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还配合了中医定向透药和穴位敷贴疗法,说明中医药内外合治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极具医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察[1]。
1.2 诊断标准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方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就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这种治疗方式是通过中频电流的方式让患者体内产生无害电场,然后利用其对中药离子产生定向推动力,使药物成分能更好的深入人体并帮助其更快的吸收,加快新陈代谢和细胞修复,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2]。
1.3 纳入标准
①既符合西医的诊断标准,又符合中医症候的诊断标准;
②年龄限制在20岁~50岁;
③自愿加入本研究的同时还需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有出过不良事件的患者;
②在接受本治疗的期间还接受了其他类型的治疗,使得最终疗效转变的患者;
③没有按照本研究方案执行的患者;
④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中药口服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敷贴的综合治疗方案。(1)中药自拟经验方为盆炎II号方口服治疗。具体药物成分为:柴胡9g,延胡索9g,乌药9g,香附9g,赤芍9g,桃仁9g,丹参15g,莪术9g,皂角刺9g,王不留行9g,没药 6g,桂枝3g,红藤15g,败酱草15g,生苡仁30g。用水400mL煎服,每日两次。(2)中医定向透药+穴位敷贴治疗,自拟中药外敷盆炎II号方,具体药物成分为黄芪30g、透骨草30g、三棱15g、莪术15g、赤芍15g、红藤各15g、乌药10g、桂枝10g、皂角刺10g、红花各10g、乳香6g、没药6g。将这些药物打成粉末状搅拌在一起,取用10g加水调成糊状,将其渗透在纱布上,然后将纱布放在电极板上,再打开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将温度调为5,再将将正负电极板对合放置,等电极板变得温热之后放在患者的子宫穴、腰阳关、腰俞穴上,再将治疗仪的温度和频率分别调整到3~5和8~12的范围内,保持贴敷状态20min,时间到了之后取下电极片,将穴位敷贴留置6h~8h后取下。
1.5.2 对照组 单纯使用自拟中药经验方进行口服治疗,中药治疗方案及疗程与观察组一样,即从月经干净起的第一天开始治疗,一直到下月月经来潮为止,此为一个疗程,总体需要治疗两个疗程,治疗期间需要做好避孕,随访要持续半年。
1.6 疗效观察
1.6.1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血常规、B超和不良反应情况。
1.6.2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1个月的随访期内,未出现复发情况则为治愈;
显效标准: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妇科检查以及理化检查结果有明显的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则为显效;
有效标准: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妇科检查以及理化检查结果有一定的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则为有效;
无效标准:临床症状没有减轻的迹象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妇科检查以及理化检查结果没有改善迹象,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则为无效。
腹腔镜手术史后的230例,盆腔炎症后有50余例,经期不良性行为和宫腔术后不良性行为的20例,有宫外孕病史的18例,有经历过输卵管造影术的16例,有经历过宫腔镜手术的15例,有阑尾炎病史的17例,有反复阴道炎病史2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184例,观察组184例,见表1。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式是自拟盆炎II号方,有效率为100%,说明该方法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确切疗效;
观察组在使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还配合了中医定向透药和穴位敷贴疗法,不仅显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说明中医药内外合治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极具医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邸志芳,吴佳欣,张楚洋,等.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9(7):1122-1125.
猜你喜欢性疾病体征盆腔炎如何预防盆腔炎幸福家庭(2021年1期)2021-03-08天宗穴刺络拔罐联合平乳汤对乳腺增生患者体征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18期)2020-07-26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伴侣(2020年6期)2020-07-04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及治疗今日健康(2020年3期)2020-06-29盆腔炎的危害及治疗大众科学·上旬(2020年5期)2020-05-26探讨100例肺脓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健康大视野(2019年21期)2019-11-27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医学美学美容(2019年4期)2019-08-22儿童喘息性疾病影响因素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8期)2019-08-16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医学美学美容(2019年3期)2019-06-10盆腔炎如何才能治愈家庭医药(2019年3期)2019-03-31 相关热词搜索: 气滞 后遗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