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发布时间:2022-03-22 10:57:37   浏览量:

姚迪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一个动态演进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一点从服务型政治文化、混合型经济文化、批判型社会文化和永续型生态文化等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文化转向可以知晓。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话语体系等进行综合思考,可以就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9-0017-03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问题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围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如此大的力量,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之中,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毋庸置疑,这种交融不仅是从外向内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特色由内而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具体体现。

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全球化浪潮让任何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国家都不再与世界相隔离,而是寻求与世界各国更加频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在这种交流与合作中,民族国家依据自身特色,就消减利益冲突、弥合利益裂痕、形成利益共识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全球化时代也警醒着民族国家如何在外部挤压与内部分化中展示自身特色,获得地球村中的一席之地。身处全球化时代,悲观者慨叹强势的民族文化同化和侵蚀着弱势的民族文化,乐观者则对全球化时代所赋予民族特色的创新空间额手称庆。那么,对于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来说,如何在全球化中体现中华民族风貌和民族精神,进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基于这种理路,下文首先意在分析“全球化”内涵,进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中观层面的表征,定位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尽管全球化已然触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但是学界对于全球化的具体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综观来看,学术工作者以社会发展为视角,在信息通信全球化、经济运作方式全球化、问题共识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现代化制度的全球扩展、未来文明发展的共同目标等主要论域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并且针对全球化的终结与消亡,戴维·赫尔德在《全球化理论》一书中进行了批判性理解,提出了全球化将深深嵌入人们的人际互动之中的论断,不过他忽视了全球资本主义天然具有的深刻矛盾,如积累过剩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政府合法性危机等。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洞察了全球化未来发展趋势。尽管他们没有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但他们经由对资本主义扩展趋势的考察,在关于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中对全球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全球化不是越来越膨胀的泡沫,而是世界历史发展演进的方向。对于未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来说,全球化会日益延伸至其未曾触及的空间和场域,并逐步嵌入人们的行动交往之中。

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溯源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特色理论框架?面对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特色的结构转型?对于二者的思考,无疑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理论共识、深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生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将对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进行解剖。

政治文化的民族特色。尽管“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G.A.阿尔蒙德在1956年首次提出,但是我国“政治文化”的实践却早已有之,有着丰富的政治文化遗产,比如我国历来重视“天下为公”“得民心者得天下”“民贵君轻”等思想。尽管这些理念带有前瞻性,但在封建社会与帝国时代,它们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续封建帝国统治。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国着力从权威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型,尤其近年来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国早已摈弃“家天下”的“权威—服从”型政治文化,逐步转向服务型政治文化。这种转变从“以人为本”“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等重要论述中可以窥视到。其中,朝向“良政善治”政治文化的转变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基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判断,扎根本国土壤,而不是照搬西方所谓的民主政治文化。

经济文化的民族特色。整体来看,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就经济文化来说,主要有农耕型经济文化和游牧型经济文化两大类型,并以农耕型经济文化为主。而农耕型经济文化的形成与中国气候环境、区域状况等密切相关,并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崇尚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观念的形成。由此,在中国传统经济文化中,家庭是经济生产的基本单位,具有极为浓烈的“家户制”色彩。而且以家户为单位,依靠地域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使得依赖土地生产生活的人民境况趋同。故而中国老百姓崇尚“勤俭节约”“不患寡而患不均”,而鄙弃“拜金主义”和“挥霍无度”,质疑“理性”经济中的利益观和分配原则。这种经济发展的观念意识的形成表明,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个体物质收入的结果,更关涉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社会文化的民族特色。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社会文化存在着稳定与解构两个方向的运动:在稳定中传承社会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在解构中扬弃社会文化中的糟粕部分。社会文化作为社会发展中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是人们追求理想社会过程中鲜明的社会价值取向,带有地域性、民族性、整体性色彩。并且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和社会价值取向的驱动下,社会文化对人们的社会互动、社会心理、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就中国社会文化的民族特色来说,集中表现在古代人民对“大同社会”的丰富想象和不懈追求中。具体来看,“大同”是一种可以达到的理想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它所构想的衣食有着、“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安居乐业、“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公共精神得以弘扬、自由与平等的健康社会。

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在传统中国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并没有现代工业化中那么强烈。但这并不表明传统中国农业社会没有自身的生态文化特色,只是与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下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具有显著差异。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与其他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对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种警醒作用尤其体现在人们抗争自然灾害时形成的诸多思想中。例如,“大禹治水之道,重疏不重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总体来看,中国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并没有其他文化的民族特色表现得那么明显,但它所体现的中国想象却又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因为在有关生态文化的想象中,充满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天地之理的穷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由此观之,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主要是体现在对政治合法性、治理能力提升的实践中,体现在朴素的安贫乐道中,体现在对大同社会的追求中,体现在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类发展结合的思想中。历史更替表明,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治理不可能长治久安。历史实践告诫我们,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深刻矛盾,催促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三、全球化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转型

在全球化外力和中华民族特色优秀文化内力合力的作用下,中国传统社会服从型政治文化中统治者的神秘面纱被公众参与的民主力量撕开;田间地垄、鸡犬相闻式的“家户制”经济也在市场作用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在继承“大同社会”人人平等、共享改革成果后,开始着力消弭社会冲突、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困境的和谐社会建设;并且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逐渐改变了人们过去对自然“不可知”的认知,掀起了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永续运动。这些转变,一方面是中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对过去优秀文化批判性继承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共同体的现代化要求。

政治文化实现了管制型政治文化向管理型政治文化的过渡,以及向服務型政治文化转变。在封建统治时期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严密控制是其整个政治系统输出合法性和影响社会系统运作的基础。尽管整个国家稳定而有序,但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特权阶级利益,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而且有碍于民主权利的伸张。近现代以来,随着民主观念深入民心,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产生变革,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掌控者,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供给者。无疑,这种政府身份的转变,既是公民权利觉醒后抗争的结果,也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体现。政府不再是全能型家长,而是一个充分调动多方有效资源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协调者与监督者。一个公私合作、公共治理的时代已然到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抛弃了封建时代的权威统治,并向着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懈努力。

经济文化由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农耕经济转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新中国成立以计划手段着力发展工业,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及21世纪以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社会主义特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风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特质和实践气魄。其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该克服的困难、共同的底线和发展目标的确立。这一点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发展中等收入者;全面深化改革以走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困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规范市场秩序;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不竭动力可以见之。而从激发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行动主体动力来看,在发展中形成创新氛围,在创新中推动发展,双向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格局是新时代中国经济文化的民族特色。

社会文化开始从服从型社会文化转向批判型社会文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往往决定了社会文化的特征。中国社会建设的方向是一个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而不是一个阶级地位悬殊、利益固化和人民不平等的社会。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社会文化的转型不仅要遵从人民利益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关注公共事务的人民。要求人民走出原子状态,形成整体性力量。这种整体性力量有别于团体力量,是一种人民批判力量的凝聚。我们知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批判性思维服膺理性、逻辑和真理,是一种讲道理的、健康的怀疑主义态度,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可以并且应该接受质疑和批判,都应该通过论证为自身辩护。因此,面对全球化,中国传统人情社会中“关系”场域对个体发展的巨大影响应逐渐予以扬弃,才可能走向一个服膺理性、追求真理、保卫公益的健康社会。

生态文化从神秘型生态文化转向永续型生态文化。一方面,既要继承和弘扬传统中国生态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成分;另一方面,也要抛弃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神秘主义色彩。生态文化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当今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永续发展。一分为二来看,人类社会物质世界的发展不能是没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而是应当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进行可持续开发。而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进步则是一个较为形而上的部分,它可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形态,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下的束缚。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来说,不但要走出过去生态文化中虚无的天命说,还要克服生态文化中人类物质世界欲望膨胀,贪婪与掠夺招致的社会心理扭曲和社会行为失范,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永续发展。

四、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路径选择

首先,高度重视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结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又反映当代中国民族特性,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特色的本质要求。具体来看,就是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群众需求和期望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作用下的产物。进而将群众能动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体化和大众化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民主风格和民主实践,区别于西方选举政治迎合选民的政治文化。这就要求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调以人为本和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群众力量为基础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其次,坚持厚植发展优势,凸显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中国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地方治理来说,在兜底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在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过程中充分重视加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紧扣五大发展理念。在创新中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在协调中增进文化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在追求绿色发展中,提升文化品格,消弭“低俗、媚俗、庸俗”之风;在开放中展现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包容性,促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共享中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制度保障、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型文化格局。

再次,實施“互联网+”行动,提高民族特色的国内外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际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说,这是任何以往时代不曾有过的沟通行动革命。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无疑需要创机关报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而网络空间的即时性、去中心、开放性和零壁垒等特质,可以使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网络营销更加理性、公共辩论更加成熟、议题交流更加深入。因此,“互联网+民族特色”带来的将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简单地复制粘贴式延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集体反思后的丰富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克服以往传播的空间限制,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传播途径,进而在批判性思考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成长。

最后,构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话语体系。从以“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到江泽民同志结合“与时俱进”的要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接着到胡锦涛同志根据“求真务实”原则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判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以体现中国风格、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科学解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用中国式概念,讲中国式的现代化,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同,这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体现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因此,对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来说,不仅要积极应对全球化,还不能将民族特色与我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相割裂,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群众色彩和理论内涵。

参考文献:

[1]房广顺,杨晓光.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特色的依据、本质与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6).

猜你喜欢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7年6期)2017-06-20高职院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究文教资料(2017年1期)2017-04-22试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的党的建设决策与信息(2016年12期)2017-01-14古代生命哲学与中国艺术生命论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今秋试用出版人(2015年11期)2015-12-14穿着校服去上学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3期)2015-04-20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上海工艺美术(2009年2期)2009-08-17

相关热词搜索: 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特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