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舞蹈表演专业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5-22 14:25:03   浏览量:

成敏 张维琪

摘 要:四川省是舞蹈大省,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极具四川省特色,因此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均开设了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然而,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未从音乐美学和审美角度出发对藏羌彝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且很多教师只重视舞蹈肢体动作的训练,而忽视了对民族舞蹈特性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以及对学生审美体系的建设,导致学生对舞蹈教学、艺术美学和少数民族文化美学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开展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的意义,并提出开展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建议,以促进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各自独具特色的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同时舞蹈表演艺术领域也不断形成了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中,歌舞一体的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是四川省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种类。

一、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四川省是舞蹈大省,涌现了许多舞蹈人才,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是四川省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因此,四川省内多所高等院校例如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以及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民办本科高校,还有位于四川省内民族自治州的四川民族学院、西昌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等地方性院校,均开设了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课程。

因此,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课程规划,还是舞蹈专业教师的日常教学,都对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课程非常重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也侧重于对这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进行研究。自参加工作以来,笔者长期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担任舞蹈表演专业古典舞课程以及舞蹈表演专业和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在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美学素质的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感知到在某个舞蹈情景之下如何才能更加放松、自如地去表现肢体语言。因此,无论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在舞台实践上,良好的音乐素养都对学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而且更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美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实现音乐和舞蹈的巧妙融合。

另外,在日常的课程设置中,很多高校未从音乐美学和审美的角度出发对藏羌彝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教学和研究,通常只重视舞蹈肢体动作的训练,而忽视了对民族舞蹈的特性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以及对学生审美体系的建设,导致学生对舞蹈教学、艺术美学和少数民族文化美学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舞蹈过程中存在“只有形似而无神韵”的现象。长此以往,这会对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及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影响舞蹈表演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也不利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因此在对藏羌彝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时,高校应加强和重视对相关音乐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开设相关的美学课程,比如舞蹈史课程、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艺术理论课程、艺术批评学课程等。

二、开展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与

实践的意义

(一)政策的要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我国加大了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视。四川省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中心区域,是唯一一个包含藏族、羌族、彝族三个民族聚居区的省份,拥有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康藏核心区。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四川省的民族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在四川省地区的各大艺术院校的舞蹈课堂教学中,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舞蹈表演专业中,教师应加强对藏羌彝音乐美学课程的教学,以促进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二)学科性质的要求

舞蹈是一门横跨舞蹈与音樂两大艺术种类的交叉学科,歌舞一体的藏羌彝民间舞蹈更是体现了这一特性。《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作者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杨荫浏在该书中对音乐的起源进行了描述,比如“劳动创造了艺术”“劳动产生音乐内容,劳动产生舞蹈动作”“这时期(指原始时期,笔者注)的音乐,是在诗、歌、舞三者的密切结合中间存在的”。我国古代记载音乐和舞蹈部分的情况以及乐舞、歌舞等词汇便是如此而来。“乐为舞之魂,舞为乐之形。”舞蹈和音乐二者相辅相成,琴瑟和鸣,也是对这一关系的最好诠释。

(三)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音乐是学生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所接收到的最为直接的听觉感受。声音的表达就是对舞者的命令传达。无论是什么舞种,舞蹈表演者都需要通过音乐释放出的语言来抒发和展示自己的身体语言,并且通过音乐来感受肢体表演的律动、节奏、动作、呼吸以及身韵、体态,从而更好地把握肢体动作的细节和标准。因此,通过对音乐美学课程进行学习,学生能提升整体的专业水平,增强舞台表现力和提升综合艺术素质,同时学校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人才。

(四)舞蹈美学思想的体现

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文化美学先后在30年代、50年代、80年代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变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学习西方美学的理论,到后来为促进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提升民族凝聚力而服务,再到改革开放后通过美学理论对文化精神进行传播,中国传统美学在与西方美学、国家文化形态的融合中循次而进,建构了不同时代话语下的美学体系,并对与其关系密切的艺术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艺术门类的创作、表演、研究等。舞蹈艺术虽然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受到美学的关注较晚,黑格尔等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未承认舞蹈美学的存在,但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通过“西学东渐”将美学引入国内之时,中国的舞蹈艺术便随即受之感染,并在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奇特的舞蹈景观。因此,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优秀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开始出现。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舞蹈编导艺术家门文元的中国古典舞作品《金山战鼓》获得了观众和评委们的热烈欢迎和讨论。该作品的英雄主义主题并没有陷入空洞的说教,而是将戏剧冲突与人性色彩相结合,在情节推进中塑造了情感细腻、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而更具有历史意义的则是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使中国古典舞超越了对技术层面的追求,开始挖掘传统艺术的精髓与本质,寻找传统艺术的内核所在,最终确立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属性和审美品位。中国古典舞在找寻本质和人性的同时,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从最初简单的反映及歌颂生活的模式转向了刻画人物心理与抒发人物情感。

通过这些美学家的研究理论可以得知,在舞蹈表演专业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以使舞蹈表演艺术更好地体现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思想。

三、开展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与

实践的具体建议

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主要是对高校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课程的一些补充和辅助。在上文中提到的四川省内这些艺术高校的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都采用钢琴来进行音乐部分的伴奏和教学,所以不难看出钢琴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一种媒介,作为一种能使不同艺术形态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钢琴不仅能够在表演中和其他器乐及人声产生共鸣,而且在现代教育体系下也具有重要的音乐美育的启蒙作用,在舞蹈教学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钢琴具有音域宽广,高音明亮、穿透力强,低音浑厚有力的特点,在声学上具有很强的共鸣效果,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再现各种复杂精巧的节奏排列和动作组合,有利于学生利用其声音原理上的优势完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因此,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教学和舞蹈动作的伸展及表达中能够展现出很强的协作能力,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通过实际观察和调研发现,在一些本科院校的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中,很多院校缺乏对钢琴基础教学活动的开展,忽视了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中基本的节奏辨识和音乐旋律的认知,导致学生缺乏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因此,高校应重视钢琴课程的教学,并加强舞蹈表演专业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课程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心。同时,高校还可组织教师走入民间,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以加深对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其次,钢琴是一种听觉艺术,声音的表达是音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具体的教学中,钢琴伴奏教师应对声音进行处理,通过琴声的变化把声音转变为各种音乐的律动,并且投入情感进行呈现。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各类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技能,还要重视学习与钢琴相关的课程。同时,学生还应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升自身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这不仅包含对音乐语言的理解程度,还涉及对相关的乐理知识以及对音调、音色的理解。此外,学生还要重视音乐基础课的学习。一般来说,音乐基础课主要包括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这些基本音乐素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舞蹈专业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旋律、节拍、调式、表情记号等基本音乐素养,是学生在进行音乐、舞蹈等技能课程学习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对藏羌彝民族舞蹈表演人才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舞蹈表演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强的辅助和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在藏羌彝民族舞蹈表演专业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音乐基础课程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

在笔者看来,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建设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在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培养。如今课堂教学的藏羌彝民族民间舞蹈已经和原本的民间舞蹈不同,大多数民间舞蹈已经失去了民族群体的情感凝结功能。以藏族舞蹈为例,藏族民间舞是我国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是藏族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藏族民间舞蹈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对藏族文化的动态展示。由于藏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所以才被世人所传承和发展,从古至今藏族民间舞蹈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随着现代化文化的不断发展,藏族民间舞蹈也在不斷传承和创新,在藏族文化传承中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藏族民间舞蹈在现代化艺术的发展中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融入了时代特色与形象,所以具有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综合性特征。同时,藏族舞蹈又是一种歌舞一体的民族舞蹈,所以学生应掌握藏族舞蹈的音乐发展历史和特征,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藏族舞蹈。

四、结语

藏羌彝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丰富的文明和文化遗产,而历史悠久、乐舞一体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代表。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岁月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历久弥新。因此,在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优化和思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促进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文,李亮艺.藏羌彝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编创论略[J].音乐探索,2020(2):110-118.

[2]刘绪源.节奏:最初的审美体验[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4):5-21.

[3]赵尖草吉.安多藏族民间舞蹈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4]单南.高师民族音乐教学探究[J].当代音乐,2017(13):23-24,28.

[5]王代言,刘云强,夏文光,等.关于将成都建设成西部重要文化中心的若干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6-18,29.

[6]杨萌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7]李泽厚.美学:第3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8]庞宏.对立统一规律在乐理教学中的体现[J].成才之路,2008(24):65-66.

[9]董慧文.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33,35.

作者单位: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注:本文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舞蹈表演专业藏羌彝民族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2021JG4041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人而不仁。如乐何?”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4期)2019-07-12音乐美学背景下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探究艺术评鉴(2018年16期)2018-12-29高校音乐美学课教学探析戏剧之家(2018年9期)2018-06-09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相关学科有何区别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5期)2017-08-242006—2015年《乐记》问题研究综述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材料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高校书法专业古文字学课程教学探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6期)2016-12-15大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改革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混合学习视角下《建筑水电工程计价》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浅谈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美学特征艺术评鉴(2014年14期)2014-08-26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音乐 美学 舞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