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例谈如何利用教科书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07-08 16:25:04   浏览量:

彭玲

摘要:面对新教科书,小学数学教学在观念、方法和手段上都需要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研读和分析好教科书,把握教材全部内容和新变化;要优化呈现方式,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要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和思考习惯;要把握概念范畴,联系生活,最终落实到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关键词:数学 教科书 课堂教学

新教科书的推广和使用推动了数学教学朝着素质化教学方面迈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用例,谈谈如何利用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

一、领悟课标要求,灵活审慎地使用教科书

教科书是经过专职编写人员和有经验的教师、教研人员等精心编制,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等严格审定通过后推广到各学校使用的图书。教师上课使用教科书,首先应该尊重教科书,一般不提倡随意增删和更改教科书内容。小学数学新教科书跟过去比,在理念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新教科书,要想搞好教学,我们至少要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被放在首位,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重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亦被理解和接受。所以,每节数学课都是一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数学思考,注重发展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和思维习惯。对照这些要求,教师就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面对新教科书和学生,这里要强调,教师自己也是个学习者。比方说,我们只有学习,才会发现教科书中“观察物体”章节所举“小药箱”的例子不太适合在小学生面前呈现。于是,我们不妨把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实物作为学具进行观察、教学。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分蛋糕”无论是对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是不错的题材选择。教师要在扎实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留心观察和熟悉生活,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同时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

第二,要认真研读和分析好教科书,把握教材全部内容和新变化。只有真正领悟新教科书的内涵,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创造。

首先,读透教材,把握本质。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也一样。课前,教师必须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读懂读透教材全部内容,把握本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课不乱。如《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主题图和插图,教学中如果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只看主题图就让学生动手拨“整时”写“整时”,那就不能对教科书编写多个插图的用意充分认识、利用,从而很难总体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和讨论,这属于没有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这一点,我们认为相对较好的做法是:把92页的插图以“先分后总”的方式,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插图进行图意分析解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认识理解这几幅图后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起床、上学、回家和休息等生活经验,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有的老师只注重其概念教学,忽视了平行线间的宽度(即距离)不变的平行本质。学生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这一操作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这种画法实际上就是给画平行线的三角尺做平移运动,而直尺的任务就是帮助三角尺做平移运动。我们不单要让学生知道“是这样”,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是这样”。

其次,新旧对照,把握教科书变化。如和老版教科书相比,三至六年级的新版教科书的主要变化,是按照新课标的减负要求,整体降低了难度,尤其是在概率和统计内容上的难度做了较大调整。五年级上册的概率计算和统计里的中位数、众数内容都被删除,小学不再学概率计算。此外,新版的小学数学教科書,更加注重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就增加了一个“打出租车要花多少钱”的现实问题,如“3公里起步价是7块钱,超过3公里部分每公里1.5元”,像这样的生活例题,要实际运用到小数的乘法计算。教科书的这种变化比较普遍。

二、优化呈现方式,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课堂上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教学上,这被看作一种探究式学习过程,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质上追求呈现方式的优化,是一种唤起学生深层需要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多把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组织和优化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这样来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和思考习惯。

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们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游戏导入:凑十“对口令”游戏(课件演示)

师:听!谁来了?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出示“好伙伴”机灵狗。机灵狗叫“汪汪!汪汪”给课堂带来一片童趣)

师:机灵狗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使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

生用凑十的方法和机灵狗做游戏。

游戏做完后,教师要及时进入常规教学。

师:笑笑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这可难倒了她。聪明的你们能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

生1:我通过数数,知道共有14瓶牛奶。

生2:左边有5瓶,右边有9瓶,请问一共有多少瓶?

老师积极表扬:这个问题提得好,可怎样列式呢?这就引起悬念,很多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意识,部分同学甚至在认真进行着推测和猜想,欲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教师需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过后,教师边小结边迅速打开多媒体,画面上出现了同学们刚才讨论的较合理的解题过程。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适度呈现关键教学环节,既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

三、多方联系生活,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观念方式时下颇为流行,但在实践中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我们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教师要明白,“与生活对接”只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四分之一,与学习主题对接,与学生的知识“缺口”对接、与综合应用对接,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少。既然使用教科书教学,那我们只能适度而恰当地联系生活,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但不能喧宾夺主。

例如在教学“倍数”时,我们以“倍数与因数”中“倍数的导入”为例,教师可以以年龄为素材,探讨倍数问题,比如:“小明今年6岁了,小明的爸爸今年36岁,小明的爷爷今年60岁。”根据这些信息让学生讨论一下小明家人的年龄是怎样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倍数关系。这样学生既乐于接受,也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由此导入“倍数”的概念,这十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总之,对教科书进行严谨的、创造性的使用是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教科书数学课堂教学 打麦阅读(低年级)(2021年6期)2021-08-09藏起来的教科书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12期)2021-03-21藏起来的教科书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8期)2020-12-23我们爱数学学苑创造·A版(2019年5期)2019-06-17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师道·教研(2017年11期)2017-12-10藏起来的教科书小猕猴智力画刊(2016年3期)2017-05-31我为什么怕数学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教科书 利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