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发言范文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范文网

“双高”建设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管理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3 11:30:03   浏览量:

摘要:高职学院通过校企双方开展合作,以达到教育的培养目标。管理路径提升,是当下中国高职学院发展和为学校企业培养人才的关键措施。而高职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实现双赢,所以,本章将具体分析与院校企业之间深化合作的情况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校企合作;管理水平提升

高职学校应该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型实用人才为重点,向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新型管理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主要对“双高”建设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管理水平提升路径作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体制建设

(一)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中重点要巩固在以往的校企合作工作中所获得的成绩,充分运用高校发展的各类资金,努力克服制约在校企合作中的各类障碍和困难,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办学方式。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依托学院现有建立合作关系的12个工业园区和13个行业协会以及学院与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创立的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产业人才培养联盟的平台,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行知合一”的办学基本原则,贯彻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成才;以人才为先,服务社区"的办学理念,依托四川天府新区腹地的地理优势,构建了"园区、企业、学校"和"协会、企业、学校"两个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形成了基于"学做、工学、实习就业"三个合一的"1234人才培养思路,实施"分级分段分岗工学交替的合作育人"的培养方式。

(二)创新"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校企管理体系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多年研究的结果,是培育高层次技术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学校自2008年转变为高职开始,就在积极地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模式。2012年成立校企合作处,同时在各教学单位设置为专职的校企合作市场专员,于2020年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学院的领导班子对校企合作工作十分重视,各二级院校也在积极行动,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作。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最着重做好的工作就是积极建立企业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重找到学校和企业双方互动的效益平衡点和长期合作的价值激励点,并主动转换管理观念,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内涵。因此学院将就构建校企联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

1.建立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管理运行体制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引导企业进校,让企业积极投入学校培养,校企合作双方形成了明晰的责、权、利体系,形成了运行保障的管理制度措施以及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管理制度措施。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已出台《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校外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教育保障制度。邀请企业积极参与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教学质量监测,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评估要和教学规范、企业要求与技术标准结合起来。通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学校专职老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专家来校开设新专业的比例和频率均增高百分之十八,校企双方横面纵向项目交流达到了十三项。

2.形成了公司员工培养、学员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

学校从事企业管理人员培养工作,运用本校教师优势,通过协助公司制定行业标准、考核制度和培养方法课程深入投身到企业的管理人员培养工作。以四川现代职业学校为例,公司每年培养的校企合作企业管理人员不小于二千八百人次,使企业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在进行了相应的管理训练之后,尽快进入企业和融入公司,并寻找自身的理想职业生涯位置。同时公司还每年为学校学生进行了认知学习、贴岗见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相互合作,学院在公司员工培养、学员顶岗实习与就业的过程中,拓展职业途径,形成稳固安全的校企合作网络,得到众多的公司青睐。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2021年,校企合作企业为2019级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岗位数7617个,是集中实习学生数的3.78倍,为2018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3786个占毕业生人数的97.75%。

3.创新“分级分段分岗,工学交替协作育人”培养机制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在各学科方面都采取了"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践+就业"的分级分段教学分岗,以及工学交替合作的教育培训模式。以四川省现代职业学校为例,通过采取按等级分段分岗,工学交替协作的育人培养模式,毕业生留任企业工作比率提高12%;在校学生对行业就业好感度增加25%,实习就业转化率达75%,就业对口率达87.3%。现代学徒制满足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推动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推动“双师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质量,实现培养既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够胜任学科理论课教育任务,又又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精深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可以完成学习辅导和传技带徒工作的"双师型"教师的需要。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标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工作方案》《“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管理办法》。从现有550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遴选一批深度合作企业,从中建成30家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二)推动“产教融合型”基地建设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坚持"园区、企业、学校"和"协会、企业、学校"两个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依靠区域政府、当地商会、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對标人才培养数据中有合作企业的专业数占专业设置总数比例省级数据和学校数据,学校现有合作企业专业覆盖率已经大于全省平均,企业数总体是够的,但是缺乏优质规模型企业。在这一基础上,学校调整工作思路,制定产教融合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关制度,加强规模化企业建设、优化合作企业结构,开发基地项目把普通型基地向现代学徒制基地和产教融合型基地转化,2021年学院完成30家产教融合型新基地建设,30家一般基地向产教融合型基地转化;使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全面对接。全力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工程,提层次,扩规模,创模式,打品牌。校企合作单位与学院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推进实体化运作,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质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项目,积极拓展校企订单培养规模。以四川现代职业学校为例,每年学校与知名企业合办近四十个订单培训或冠名课程,订单数量2000人,订单教育比重已超过百分之六十,形成了"学徒-技师-员工"的一条龙职业发展路径,积极争取国家长焦融合的重大项目,大幅提升了办学水平与实训条件。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国际合作水准,提升办学品质,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为主要目的,积极推动项目进校园、团队进项目、标准进专业、任务进教学成果进社会,构建“订单班”“管理培训生”“现代学徒制”“产(行)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学生项目组”等产教融合项目,实时启动“新型学徒制”项目建设,持续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形成学校办学品牌。

四、建设一批高层次校企合作项目

(一)积极建设“产业学院”

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学院”,引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企业进学校,与学校共同建立“产业学院”,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师资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产教融合项目运行。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先后与中电锦江、科捷物流、环球国旅等优势企业建立冠名产业学院。利用学校教室场地,全面引进企业生产真实场景进校,学生可以通过在校的课程了解真实企业生产环境、标准和工艺。同时通过产业学院,学校还与企业共同研发科研课题,研究行业标准,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二)构建研发共享新平台,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哺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1.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的自我增强能力

"双高计划"中高校与企业双方都要在坚持社会服务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社会服务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标,通过利用企业对外技术推广和服务,可以得到合理的社会服务收费,進而减少了企业对校企合作母体项目的资金依赖性,将公司赢利资源投入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并反哺社会行业,这样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良性的经营循环,同时更有助于提升社会行业的服务质量与价值。

2.高效益呈现,建立社会服务的高收益健康经济循环圈

效益是项目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产品升级、营销创新、工艺改造、人力支持上;体现在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职业能力增强、创造能力培养上;体现在学校专业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成效、社会服务品质上。学校与公司的社会业务由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扩大至产业生态圈,共同联合成立课题作室,将着力于对行业技术领域进行新突破,并加强学校和合作行业生态圈企业的沟通与联络,用技术领域作为"链条"把学校、合作企业与其他生态圈企业捆绑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礼贤.高职院校学术内刊发展对策思考[J].传媒论坛,2019,2(15).

[2]温优华.新形势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出版发行研究,2016(5).

[3]刘文华,张琴.高校学报改革创新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5(5).

[4]宋岩,魏银立,黄丹.高职内刊学报的困境、症结及对策[J].淮南职.技术学院学报业,20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现代职业学院2021-2011年度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佟莹,项目编号:K21-YB1-015

作者简介:佟莹(1986-),女,四川成都人,学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猜你喜欢 双高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11期)2022-05-31数说高教北京教育·高教版(2022年4期)2022-04-27“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1期)2022-04-25全职妈妈浪费吗孩子(2017年1期)2017-01-16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水平 路径 深度
Top